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引起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论文_翟健1,胡万宁2,田炜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引起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论文_翟健1,胡万宁2,田炜1

翟健1 胡万宁2 田炜1

(1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000)

(2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 肺癌是引起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单一治疗的疗效常不满意,多种治疗手段综合应用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放射治疗技术与外科切除、内科化疗以及介入治疗是当今肿瘤的四大治疗体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放疗的副反应及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脱颖而出。但其治疗肿瘤的机理及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均不多。

【关键词】 肺癌;125-I;粒子;凋亡;p53;Bcl-2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002-02

肺癌是癌症相关因素引起死亡的排名第一位的癌症,是现今防治的首位癌症,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已经不在只进行单一治疗方法来进行肺癌的治疗了,多种方法并用将大大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缓解病痛,延长生命。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外科切除、内科化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四个方向。放射治疗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在癌症组织内部进行有效的放射性杀伤,延缓癌症组织生长甚至啥事癌细胞。

这种放射性杀伤癌细胞来进行肿瘤治疗的方法,其主要的病理基础是通过放射线来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2],进而导致肿瘤的萎缩,直至消亡。国外学者通过瘤体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的方法发现[3],对肿瘤细胞的近距离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导致患者的肿瘤消亡,我国学者同样进行了瘤体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的治疗研究,发现植入裸鼠的肝癌细胞出现了大量的凋亡,这种方法对直肠癌、前列腺癌患者及脉络层黑色素瘤都有一定的效果[4-7]。

1.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治疗的方法是指将微型放射源(如: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浸润侵犯的组织中,直接对肿瘤的组织结构进行放射破坏,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损伤,同时微型放射源还能够保证正常组织仅有微小损伤。放射性粒子产生的射线通过在肿瘤组织中的这种持续性损伤作用,经过足够的剂量和足够的半衰期,能使肿瘤细胞全部失去再生能力,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 p53 基因调控

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是一种核结合蛋白[8]。正常生理状态在DNA损伤或缺氧时p53蛋白被激活,引起DNA修复。修复过程中,p53还可以通过激活Bax系统维持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研究发现,在125-I放射性粒子的作用下,肿瘤细胞核的DNA链断裂,同时能够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造成DNA的氧化损伤,这些结果都大大促进了p53的大量表达,从而简介起到了抑制肿瘤增生的作用。有学者通过对子宫颈鳞状上皮内膜癌患者进行微型放射源的放射治疗发现p53表达明显增高[10],早期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在进过125-I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治疗后其p53表达明显增高,种植了大肠癌细胞的裸鼠在肿瘤生长后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治疗,同样发现了p53基因表达增加,同时出现的肿瘤细胞的过分凋亡证明125-I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治疗能够通过促进p53基因表达来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遏制肿瘤的生长。

3.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Bcl-2基因的表达

Bcl-2基因是凋亡调控基因之一,通过有效抑制细胞中许多不同类型的凋亡刺激诱导的细胞凋亡,延长细胞活力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对细胞周期的进程不发生影响。放射性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肿瘤组织中的Bcl-2基因水平,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够有效的短肿瘤细胞寿命,加速细胞凋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内外的研究都又类似的报道,有学者对荷人肝癌BEL-7402裸鼠模型进行了125-I粒子的放射性治疗,结果发下Bcl-2基因明显降低,也有学者对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治疗,结果同样表明Bcl-2基因能够在有效放射性治疗后大大减少表达。

4.前景展望

目前国内及国际上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前列腺癌、鼻咽癌、直肠癌、胰腺癌均有较显著的疗效,近年来也已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治疗肿瘤的机理及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均不多,将细胞凋亡做为其治疗肿瘤机理的突破口,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将成为热点。

【参考文献】

[1]殷蔚伯, 谷铣之, 主编. 肿瘤放射肿瘤学[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1.

[2]Kroger LA, DeNardo GL, Gumerlock PH, et a1. Apoptosis-related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lymphoma xenografts (Raji) after low dose rate radiation using 67Cu-2IT-BAT-Lym-1 radioimmunotherapy [J]. Cancer Biother Radiopharm, 2001, 16(3): 213-225.

[3]Szostak MJ, Kaur P, Amin P, et a1. Apoptosis and bcl-2 expression in prostate cancer: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outcome after brachytherapy [J]. J Urol, 2001, 165(6 Pt1): 2126-2130.

[4]宋金龙,邵文博,唐宪民.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J]. 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0): 750-752.

[5]Petraki CD, Sfikas CP.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therapies in the benign prostate and prostate adenocarcinoma [J]. Histol Histopathol, 2007, 22(1): 107-118.

[6]Kemény-Beke A1, Berényi E, Facskó A, et a1.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f 4-thiouridylate on OCM-1 uveal melanoma cells [J]. Eur J Ophthalmol, 2006, 16(5): 680-685.

[7]Zlobec I, Vuong T, Compton CC.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apoptosis protease-activating factor 1 in rectal tumors treated with preoperative, high-dose-rate brachytherapy[J]. Cancer, 2006, 106(2): 284-286.

[8]许少峰, 付丽. p53研究的新进展[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4, 33(6): 559-561.

[9]Shono T, Tofilon PJ, Schaefer TS, et a1. Apoptosis induced by adenovirus-mediated p53 genetransfer in human glirnna correlates with site-specific phosphorylation[J]. Cancer Res, 2002, 62(4): 1069-1176.

[10]Ishikawa H, Sakurai H, Hasegawa M, et a1. Expression of hypoxic-inducible factor 1alpha predicts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after radiation therapy alone in stage IIIB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4, 60(2): 513-521.

论文作者:翟健1,胡万宁2,田炜1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引起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论文_翟健1,胡万宁2,田炜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