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建设

“力学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建设

胡小丰[1]2004年在《“力学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建设》文中提出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一体化已成为大趋势,中国将要面临来自世界各国的竞争和挑战,这对21世纪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各方面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展开,“探究性学习”、“双语教学”等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教学的蓬勃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建设也越来越备受重视,而网络课程的正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发适用于网络教学的网络课程成为我国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基于上述原因,“力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分别对双语教学和网络教育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且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部分,首先从语言心理学角度和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阐述网络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叁部分论述了网络课程的定义、特点、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课程建设的模式。围绕此模式,论文此部分着重从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两方面论述了网络课程的设计,从脚本的编写和素材的准备两方面论述了网络课程的开发。 第四部分是“力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的实际建设部分。本章是在前面第二章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并且根据第叁章关于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原则及过程对“力学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进行建设。在此部分我们选取了“两个垂直方向的简谐振动合成”知识单元进行开发示例。最后阐述了笔者在本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以及经验教训,期望能给其他网络课程的开发一点启发。

童立红[2]2017年在《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连接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程的纽带,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推行土力学双语教学是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专业化人才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土力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对有效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方法从加强基础课程双语课程建设、双语教学效果的定期跟踪、双语教材建设、双语网络课堂建设等四方面进行了探讨。

皮蕾[3]2007年在《初中物理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初,中国加入了WTO,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这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物理的学习符合了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当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双语物理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发建设适合我校初中物理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首先阐述了我校初中物理双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网络与物理双语教学整合的研究现状,通过借鉴双语教育理论,在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网络课程设计原则和方法,利用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Illustrator等工具软件,对初中物理双语网络课程进行了开发与建设。在此部分,我们选取了“简单机械”进行开发示例。

原方, 王辉[4]2014年在《材料力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及双语教学体会》文中指出本文结合材料力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介绍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阐述双语(中文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陈白金[5]2011年在《《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双语教学是我国护理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而进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我国本科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高素质复合型护理人才的需要。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有双语教育理论与网络教学设计理论,并结合我国大学护理双语教育的现状和《妇产科护理学》的学科特点,对《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加以设计与开发。为我校护理专业开展《妇产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提供教学资源,同时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和多媒体先进的表现手段,营造良好的专业英语学习环境和气氛,可供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促进我校护理毕业生走向世界提供桥梁。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带动对《妇产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方式的初步探索,又能对一线教师进行的《妇产科护理学》双语教学实践有所贡献。【方法】在文献调研双语网络建设的理论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从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两方面来设计双语网络课程,其中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网站评价的设计,系统的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的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导航设计、网站管理的设计。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过程包括脚本的制作、媒体素材的准备、网页的制作与集成,最后进行网站的测试与运行。《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主要使用Dreamweaver、UltraEdit等工具进行网站整体页面制作和管理调试,并采用了ASP技术为主框架,在CSS、Javascript、Ajax等方面做全面优化设计,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数据库优化实现。双语网络课程运行后通过问卷调查法来评价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效果,以此来初步判定《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各个方面的建设情况。调查对象为2009级本科护理专业100位同学。问卷调查表系笔者参考相关的文献制作而成的,包括6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教育性、科学性、交互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使用性。每个二级指标分为优(4分)、良(3分)、中(2分)、差(1分)四个评价等级。调查所得数据,将其分类录入Excel表,对缺省数据或无效答题的问卷进行剔除和整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的均值分析(均数±标准差)。如“M(均数)=1分”为“评价极低”;如“2分≥M>1分”为“评价较低”;如“3分≥M>2分”为“评价一般”;如“4分>M>3分”为“评价较高”;如“M=4分”为“评价极高”。【结果】1、构建了《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双语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美观,色彩清晰、逼真,排版布局合理。导航结构清晰明了,对学习者有引导作用。课程资源丰富,可以方便的调用,兼顾教师双语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使用的第二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符合《妇产科护理学》专业英语的表达习惯。采用动态网络技术制作网页,资源内容可随时更新。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运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网络课程的论坛交流方便快捷,提供适当的练习和及时的反馈与评价。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能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网址为http://210.36.48.61/fckhlx/cn/default.asp。2、《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的评价采用《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初步问卷调查表来了解网络课程各个方面的开发建设效果。该问卷的信度为0.857。一级指标得分分别为(分):教育性3.51±0.35、科学性3.55±0.35、技术性3.50±0.38、交互性3.50±0.48、艺术性3.49±0.35、使用性3.54±0.34。教育性的6个二级指标得分分别为(分):3.74±0.48、3.61±0.55、3.66±0.52、3.58±0.57、3.13±0.67、3.33±0.66。科学性的4个二级指标得分分别为(分):3.62±0.48、3.53±0.60、3.55±0.58、3.49±0.61。技术性的5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分别为(分):3.55±0.69、3.54±0.58、3.60±0.55、3.40±0.60、3.39±0.57。交互性的3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分别为(分):3.53±0.61、3.52±0.63、3.47±0.61。艺术性的5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分别为(分):3.43±0.57、3.59±0.59、3.43±0.61、3.60±0.57、3.39±0.60。使用性的5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分别为(分):3.53±0.60、3.54±0.54、3.58±0.54、3.59±0.53、3.44±0.58。从以上的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本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效果的评价均一致且较高。【结论】构建了《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美观,资源丰富且可随时更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化,营造了良好的专业英语学习环境和气氛,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学生能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自主及协作学习的需求,同时也能为一线教师开展《妇产科护理学》双语教学实践带来参考。

于丽梅, 高占先, 姜文凤, 陈宏博, 王梅[6]2008年在《有机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首批精品课程——"有机化学及实验"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双语教学资源建设情况,以及如何将优秀资源服务于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应用实践。

龙琪[7]2006年在《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针对我国双语教学前沿研究的不足,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在研究方法上,遵循质的研究范式,重视实证,强调感性经验的基础作用,将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之上。在研究广度上,本论文综述了国外有代表性的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中提炼出有益于我国双语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在研究深度上,走进上海的理科双语教学课堂听课,参与双语教学教研活动和学术会议,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展开问卷调查,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再结合文献资料,采用归纳-演绎、比较-分类等逻辑方法揭示了我国理科双语教学的实施现状,反思了笔者参与建设的中学综合理科与大学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在这些事实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叁类理论问题:双语教学的概念、理科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问题、理科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我国的理科双语教学是指学习的引导者与学习者围绕理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遵循一定的学科课程标准,在思维水平上运用汉英两种语言媒介,通过传授、仿效与内化等过程而进行的学校活动。理科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问题有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语言使用比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理科双语教学的教学原则至少有叁条:学科本体性、学生主体性、语言工具性。教学目标要坚持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兼顾,学科目标优先;教学内容以学科内容为纲,语言内容为学科内容服务;语言使用比例取决于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渗透语言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兼顾语言教学特征;教学评价以学科目标达成为主,语言目标达成为辅。本文从理论的、实践的、政策的、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在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已经具备的地区,我国理科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上海地区的双语教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张建军[8]2007年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提出本文从《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入手,就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定位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同于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学习、掌握语言,而双语教学的目标却不尽然。双语教学不是外语教学,而是学科教学。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更好的掌握外语,实际上是借助外语对本专业的课程学习更深一步。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其次才是学生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和英文交流能力的提高。为此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专业特点、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授课方式,注重实效、循序渐进。

叶鹏松[9]2008年在《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并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但是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却面临许多困难,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建构高效的整合平台和整合模式,帮助一线教师快速跨越整合教学理念、策略和技术的高门槛,提升整合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促进整合教学的优化与普及。本文首先对概念图及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接着对概念图及其软件Inspiration在整合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应用策略,进行了多样化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概念图软件Inspiration与信息化资源、网络互动平台的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基础,以Blog/Moodle为网络互动平台,以概念图Inspiration为支架”的简易化实用性的整合教学新模式,成功化解了整合教学面临的各种困惑,有效提升了整合教学的品质,促进了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学生“叁位一体”的和谐发展。为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本文还将课题研究与网络教学了创新整合,建构了基于Moodle平台的“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实践研究”网络课程,为课题研究的有效延伸与动态发展创设了跨时空的互动空间和共享空间。

米吉提·热西提[10]2009年在《网络环境下的汉维双向学习平台》文中研究指明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很不适应当今的教学环境,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成为了教学以及学习活动的很重要的手段,是优秀的教学资源能够被更多的人享受的桥梁,并占领了重要途径,拉近了各族文化,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主旋律。不仅无限扩大了教育教学及学习活动的时空规模,而且也引起了目前教育系统的重组和社会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在我国人口众多面积广阔的现实面前具有更深刻的意义,是一个富有前景的远程教学、学习模式。本文吸收国外远程教育的优秀经验和相关标准体系并结合国内的国情给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对网络教学平台应包含的子系统与子模块进行了论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简述了网络学习系统的发展情况和网络学习系统在国内的发展阶段及对我国教育所起的作用;(2)分析了IEEE 1484标准体系、ADL SCORM规范以及我国远程教育技术标准CELTS的相关标准;(3)讨论了网络学习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4)分析了网络学习系统中自动答疑技术,并通过RMM算法初步实现了自动答疑功能;(5)研究了符合标准的网络课程的制作方法,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结构化课件模型;(6)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双语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并对其部分内容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该网络学习平台参照教育部和国外主要远程教育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B/S网络计算机模式,对网络课程和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综合策划设计,实现具有交互性高、跨平台和可扩展性好等特点,为我国西北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双语学习平台构建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力学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建设[D]. 胡小丰.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2]. 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童立红.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 初中物理双语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D]. 皮蕾. 苏州大学. 2007

[4]. 材料力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实践及双语教学体会[C]. 原方, 王辉. 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4

[5]. 《妇产科护理学》双语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D]. 陈白金. 广西医科大学. 2011

[6]. 有机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 于丽梅, 高占先, 姜文凤, 陈宏博, 王梅. 大学化学. 2008

[7]. 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D]. 龙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06

[8]. 《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张建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9]. 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实践研究[D]. 叶鹏松. 苏州大学. 2008

[10]. 网络环境下的汉维双向学习平台[D]. 米吉提·热西提.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标签:;  ;  ;  ;  ;  ;  

“力学双语教学”的网络课程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