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的疗效评价论文_王周模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的疗效评价论文_王周模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探析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研究对象:90例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急诊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实验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输尿管弹到气压碎石术(URSL),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下段碎石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但输尿管上段碎石率明显较对实验组低,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周内结石排除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但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给予ESWL及URSLf方式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各存在一定的临床优势,ESWL治疗后的上段碎石率较高,且手术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URSL治疗后中下段碎石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结石;肾绞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R6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05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mergenc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in the treatment of renal colic caused by ureteral calculi.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June 2017, 90 patients with ureteral calculi who underwent emergency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45) and control group (n=45) (ESWL) was given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ureteral pelvic lithotripsy (URSL)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lithotripsy rat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seg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0.05), but the upper cranial fossa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0.05). In addit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owever,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SWL and URSLf were used to treat renal ureteral calculi. There was a certain clinical advantage. The upper crushed stone rate of ESWL treatment was higher, and the cost of operation was lower, and the safety was the same. Well, in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isease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Key words】Emergency;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Ureteral calculi; Renal colic; Efficacy

输尿管结石发病后所致的肾绞痛属于临床泌尿外科较多见的一类急诊疾病,大多数输尿管结石均继发于肾脏,由于大量的结石在输尿管以及肾脏堆积,会阻塞尿路,从而不能使尿液顺利的排出,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尿痛、肾绞痛、血尿以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形成肾积水[1]。该疾病发生后,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的缓解疼痛,且疼痛反复发作,若长时间症状得不到缓解和控制,随着病程的发展,可能会引发一些胃肠道症状,甚至全身乏力以及尿毒症等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从而也增加了一定的治疗难度和风险。近几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输尿管结石疾病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其中以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和输尿管弹到气压碎石术(URSL)被临床广泛应用[2]。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泌尿外科介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给予ESWL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研究对象:90例在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急诊治疗的以腰部阵发性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5:20,年龄范围18~56岁,平均年龄(37.2±8.5)岁,平均直径(9.2±3.5)mm,结石直径<10mm有27例,直径>10mm有18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6:19,年龄范围在19~57岁,平均年龄(38.3±8.2)岁,平均直径(9.4±3.2)mm,结石直径<10mm有28例,直径>10mm有17例。纳入标准:(1)体格检查后显示:在肾区叩诊呈痛阳性,再无其他部位疼痛体征,且进行尿常规检查后呈现:红细胞10/HP-满视野/HP;(2)经B超及KUB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现象[3]。排除标准:精神、沟通交流及意识障碍的患者,以及其他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疾病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后显示,差异均不明显(P>0.05),可比性一致。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各项功能检查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验组患者给予ESWL手术治疗,采用HB-ESWL-108型号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行治疗,在术前一晚给予甘露醇清洁肠道,然后根据结石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上中段结石主要给予侧卧位,下段结石一般以L4为界,给予俯卧位,在进行碎石治疗的过程中,应用B超对结石部位进行定位,然后设置调节碎石机的电压在5.0~9.0KV,震级为3~8级,且持续性的冲击次数为1000~2000次,在进行检查术中监测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的调整焦点碎石位置,可以提高碎石率。并在术后给予患者止血、抗感染及利尿治疗等,可以间隔治疗2~3次,间隔时间>2周。第一次可在治疗后的2周进行复查[4]。

对照组进行URSL手术,患者给予截石位,进行硬膜外麻醉,从尿道外口在F4输尿管的引导下经患侧输尿管旋转插入输尿管镜,然后确定结石部位后,将气压设置为1.7~2.2kPa,以及1.2mm的气压弹道碎石弹体置入,再应用单个脉冲或持续性的脉冲方式,对结石进行粉碎,其大小为3~5mm,再应用夹钳夹出结石碎块,治疗后需要留置双J管以及导尿管。在术后2~4d内检查无变化,可以拔除尿管,同时在术后2周后拔除双J管,对于结石严重患者可在4周后拔除[5]。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经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后,在术后2周内,再次进行腹部彩超的复查后两组患者体内的结石全部粉碎以及排出的效果,大多数被粉碎,剩余小部分碎屑(<3mm)也可以判定为治疗成功,体内还存在较大的碎石,严重者甚至出现转移,判定为治疗失败。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表表示,采用视觉模拟标尺,从0分~10分表示疼痛的不同程度,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疼痛越剧烈。术后结石清除标准:在术后2周内经B超或X线扫描显示无结石存在,可视为完全清除。

1.4 统计分析

汇总的数据结果均采用SPSS 18.0版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行独立样本χ2检验,统计指标存在差异(P<0.05)。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分析

对照组患者输尿管中下段碎石成功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实验组71.11%(32/45);但输尿管上段碎石成功率75.56%(34/45)明显较对实验组93.33%(42/45)低,数据结果对比显显示存在差异,统计量表值分别=9.680、5.413,P<0.05。

2.2 并发症的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出现血尿1例、肾绞痛3例、发热2例,对照组患者存在血尿2例、肾绞痛4例、发热1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56%与实验组13.33%相比无统计差异,结果显示:χ2=0.890,P<0.05。

2.3 术后2周的结石清除率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周的结石清除率为97.78%(44/45)与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5.56%(43/45)相比无统计差异,结果显示:χ2=0.344,P<0.05。

2.4 疼痛缓解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为(7.58±1.23)、(7.56±1.36),结果显示:t=0.731,P>0.05;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3.45±1.25)与对照组(5.36±1.24)相比较低,组间显示存在差异,t=7.276,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引起了较多尿路结石疾病的发生,且发病率逐年呈升高趋势。输尿管结石发生的诱因较多,主要包括外界环境因素、代谢性因素、饮食因素等。尿输管结石是近年来临床泌尿外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只有较少的部分属于原发性结石。当肾脏结石进入输尿管后,会造成泌尿系统组织的损伤、梗阻以及感染等,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肾衰竭等疾病。发生该疾病后,其患者主要表现为尿痛、尿不尽以及排尿困难等,不能及时治疗,伴随着病情的迁延与进展,可能会形成肾盂积水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5]。急性肾绞痛主要是由于输尿管结石后引起输尿管管腔逐渐狭窄、梗阻,从而使近端输尿管及其肾盂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再加上肾输尿管平滑肌出现不同程度的痉挛,可加重梗阻程度,从而导致阵发性的腰背部疼痛。当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绞痛后,起病急骤,会加重疾病的病情程度,多出现镜下血尿及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同时会向大腿内测、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因此,在临床中,对于该疾病要早检查、早诊断,并及时给于合适的治疗措施是关键。发生输尿管结石,可能会最先出现肾脏损害疾病,如肾积水等,这些疾病会诱发输尿管结石的发生,也是临床诊断该疾病的重要特征依据。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应属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该检查,可以发现肾盂是否出现积水,可以清晰的发现输尿管各个狭窄、间隙的病理组织变化,还能够反映结石的大小、数目、性质以及相应的部位。

目前,经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传统治疗给于药物进行解痉、止痛治疗,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经多次反复发作后,患者疼痛难忍,且还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增加治疗难度与风险。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对于输尿管结石伴有肾绞痛疾病,多给予手术治疗方式,据有关研究显示记载,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后的结石排出成功率高达90%左右,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进行B超定位,可以准确的判断其结石位置,并进行清除结石的过程中,术中视野清晰,减少了对输尿管皮质、血管及神经肌肉及其它组织的损伤,且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短,治疗时间短,虽然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但由于对中下段的碎石效果不佳,也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URSL手术效果慢,治疗时间长,特别是对上段鹿角形结石的碎石效果差,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但该手术方式后,患者疼痛较轻,利于术后康复。在本文研究中,进行ESWL治疗的实验组其上段碎石成功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5.56%,但中下段碎石成功率为71.11%远低于对照组的95.56%,且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差异。

综上所述,给予ESWL及URSLf方式治疗肾输尿管结石,各存在一定的临床优势,ESWL治疗后的上段碎石率较高,且手术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URSL治疗后中下段碎石效果好,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雁威.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急诊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7):821-822.

[2]张卫星,杨守东,张焕彬,等.急诊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急性肾绞痛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9):73-75.

[3]陈尧康,虞利民,黄正,等.间苯三酚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4(3):443-444.

[4]胡道荣,徐世田,李杰.急诊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石所致肾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8):1210-1211.

[5]陈建,胡伟雄,车明明,等.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75例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87-87.

论文作者:王周模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  ;  ;  ;  ;  ;  ;  ;  

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的疗效评价论文_王周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