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盛智伟

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输血检验中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840例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根据其输血检验的方式分为常规组(360例,实施常规检验)和卡式组(480例,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对比2组患者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2组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差异。结果:卡式组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而2组自身抗体阳性率、抗-E阳性率、抗-Lea阳性率、抗-Ce阳性率、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和总抗体阳性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较高,且对抗体阳性检测结果与常规方法相近。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输血检验;正定型符合率;反定型符合率;抗体阳性率

输血属于一种替代性和支持性治疗方法,通过输注血液成分能够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改善凝血功能和微循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和机体免疫力。输血检验是临床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保证受血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输血检验的结果不准确,很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输血后紫癜、非溶血性发热、输血性血色病等,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1]。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检测血型,并且还可检测自身抗体和Rh血型系统抗体,为临床输血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为了进一步探讨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本研究特对既往收治的840例进行输血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详情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0例进行输血检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者均分别进行常规检验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均有完整的检验结果。根据输血检验的方式分为常规组(360例,实施常规检验)和卡式组(480例,实施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常规组男性210例、女性150例,年龄20~80岁,平均(47.2±5.8)岁,科室:外科126例、妇产科114例、血液科90例、其它30例;卡式组男性276例、女性204例,年龄18~80岁,平均(47.5±6.4)岁,科室:外科168例、妇产科153例、血液科120例、其它39例。组间临床资料经对比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检验,其中对血型检测方法为盐水凝集法,对抗体检测方法为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所有步骤均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卡式组:采用凝聚胺法进行配血,利用免疫试剂对血型进行定型,首先抽取肘部静脉血共3~5ml,采用枸橼酸钠进行抗凝处理,然后采用上述试剂进行定型;在进行抗原检验时需要对采集到的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在放入反应孔内部后孵育15min,并按照3000r/min的转速离心15min。若发现血清红细胞在凝胶上部或者中部悬浮则记为阳性,反之则记为阴性。对阳性患者采用血清和谱细胞作为抗体进行鉴定。

1.3 观察指标

(1)对比2组患者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

(2)对比2组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差异:包括自身抗体阳性率、抗-E阳性率、抗-Lea阳性率、抗-Ce阳性率、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率和总抗体阳性率。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2.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描述,以?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血型检测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对比

卡式组血型检验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输血前血型定型和抗体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若不进行准确检验,不仅会影响输血疗效,甚至会导致不良反应,严重者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增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风险的同时还可导致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对医院社会服务形象的树立和长远发展均可产生严重的额危害。有研究显示[2],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如灵敏度和特异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对试剂、仪器和设备的要求不高等,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卡式组血型检验结果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2组关于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的检测结果均相近,提示在输血检验中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能够有效提高血型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增加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例数,并且能够与抗人球蛋白试验达到相近的阳性率。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应用的原理是在血液指示红细胞中的上包被中存在有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体,指示细胞能够与Fc抗体相结合并发生反应。当血清中存在抗体时,该段就能与其相结合,进而形成复合物,在加入交联试剂后,网状结构便可形成。此外,该检验系统还能离心,并且能够筛选分析,凝胶表面还可与生成的网状复合物相结合,进而分离复合物和红细胞,出现阳性凝集[3-4]。但是由于阳性凝集的发生情况有明显的差异,所以需要对卡式凝胶试管进行标记并进行正向和反向定型鉴别,从而得出准确的结果。既往相关研究发现[5],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正定型和反定型符合率分别为100.00%、98.78%,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检验方法的89.02%和87.80%,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证实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血型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的确较高。

综上所述,建议在输血检验中大力推广和使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不仅能够提高血型检验中的正向和反向定型符合率,并且还能够达到与常规方法相近的抗原检测结果,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莹莹,霍姿含,王震,等.1350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的血清学检测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9):1357-1359.

[2]余海燕,丁后明,李凌波.不同标本对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3):386-388.

[3]周晔,刘业,蒋天舒,等.3种方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808-809.

[4]侯金友,李君,卢焱坤,等.预防不规则抗体漏检的实验技术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31(2):103-104.

[5]闫沁,陈剑,赵虹.2种放散试验方法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检测的临床效果评价[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6,39(6):175-177.

论文作者:盛智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盛智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