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明城市,共享城市文明--长沙市“文明行动日公约”系列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_文明创建论文

建设文明城市,共享城市文明--长沙市“文明行动日公约”系列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_文明创建论文

共建文明城市 共享城市文明——长沙市“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系列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沙市论文,公约论文,文明城市论文,阶段性成果论文,市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开展“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系列活动,是长沙提高文明创建参与度和覆盖面的积极探索。这一活动将每个月第一周的周六定为“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自2007年4月7日正式启动以来,已成功开展了“干群共建日”、“志愿者行动日”、“快乐小义工行动日”、“社区行动日”、“军民共建日”、“奥运日”、“国旗在我心中”等七个形式多样的“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成为全民参与、各方互动的有效载体。

一、主要做法

(一)多方联动,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部门联动。各部门把“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活动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部署,广泛进行会议动员、宣传造势,通过悬挂标语、条幅,发放资料,开展咨询。同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单位在对口联系的社区开展宣传活动,将《市民文明公约》送到居民手中。

二是上下联动。市文明委对“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活动整体把握、统筹部署,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各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明确了组织领导、实施方案和责任单位。各街道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邀请联点的县级领导全程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各社区通过张贴活动通知、组织楼栋长、文明创建监督员开会和流动广播车宣传等形式,对“行动日”的各项活动进行宣传和动员,形成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局面。

三是媒体联动。省会各主要媒体对“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活动高度关注、主动切入,进行了跟踪报道和深度透视。《长沙晚报》开辟“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家园”的专栏以及“文明城市,文明出行”等板块对各项活动进行了大量集中的报道,长沙晚报报业集团还专门制作了一批“文明礼貌传递卡”发到市民手中。“国旗在我心中”活动当天,省广播电台对市政府广场的升旗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营造了浓烈的国庆气氛,在全市迅速掀起了一股爱国主义新高潮。

(二)精心策划,丰富活动内涵

一是主题鲜明。活动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不同项目,“干群共建日”、“志愿者行动日”、“小义工行动日”、“社区行动日”、“军民共建日”、“奥运日”、“国旗在我心中”等形成了多个系列,做到每一个月一次行动、每一个月一个主题,并形成了有机衔接、全面覆盖的整体。

二是主体突出。“干群共建日”突出机关干部为主体,“志愿者行动日”突出青年志愿者为主体,“小义工行动日”突出中学生为主体,“社区行动日”突出社区居民为主体,“军民共建日”则突出部队官兵为主体,“奥运日”突出窗口行业从业人员为主体,“国旗日”突出公职人员和学生为主体,形成互动和联动的氛围。

三是主动配合。通过统一部署和深入发动,各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各个区县(市)都统一了思想,加强了协调,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每次行动都有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参与单位,都有方案、有部署、有要求,形成了比策划创意、比特色亮点、比参与广度、比活动实效的浓厚氛围。这样,既确保了活动的整体协调性,又发挥了各个部门的主观能动性。

(三)贴近群众,注重实际效果

一是把握民情。通过报纸、网络、电话、问卷等开展了广泛的民意调查,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整理归纳后,对问题和建议进行分析,建立台账,研究对策。针对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策划活动主题。比如针对市容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干群共建日当中精心组织“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万人劝导活动”,做到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感受文明。

二是汇聚民智。在每次活动方案制订前,我们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活动的开展立足实际而不脱离实际。像芙蓉区开展“我为社区文明献一策”、“文明大家谈”等活动,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而开福区的“社区活动日”当天在14个社区设立文明点评现场,近 600人参加点评,提出各种想法建议近200条。

三是贴近民心。“干群活动日”中,机关干部和广大市民群众共出动3000人上街劝导文明,对不文明行动进行劝导。开展“代值一班劝导岗,送上一杯清凉茶”活动,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带领10余位市级领导看望和慰问了在炎炎烈日下坚守岗位的1200名文明交通劝导员,引起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社区活动日”的开展覆盖全市220个社区,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奥运日”覆盖了银行、商业、公共交通等窗口单位,近10万市民群众组织参加了各类“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国旗在我心中”活动当天有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近8万人参加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之后国旗班战士在20多所中小学展示了“中华第一旗”,开展了国旗知识讲座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四)建章立制,推动工作深入

一是活动定期化。以“共创文明、共建和谐”为主题,以每个月第一周的星期六作为“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以干群共建日为起点,开展警民共建日、军民共建日、志愿者行动日、小义工行动日、新市民行动日等系列活动,定期举行,轮流主办。全市各级各部门都成为责任单位,广大市民都能够参与进去,在长期坚持下受到了长效效果。

二是活动制度化。各部门通过下发文件、制订方案等形式,明确了创建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工作责任,建立了一整套有操作性、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在“干群共建日”活动中,有关部门还同责任单位业主制定了“门前市容环境卫生三包责任制”,以此为推动全面推广,目前长沙城区内已有97条路段、96%以上的责任人与城管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初步形成了市容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活动品牌化。在“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活动中,各级各部门注意在整体部署下突出个体特色,打造了各自的活动品牌。像教育系统的“小义工活动”、建委系统的“新市民教育”、开福区的“长沙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品牌、岳麓区的“感恩行动”,天心区的“文化社区、文明做主”,雨花区的“社区五日”以及芙蓉区的“文明在行动”系列,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二、活动效果

该市文明公约行动日系列活动开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效果是明显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一是激发了市民的责任感。通过开展“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系列活动,增强了广大市民的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人人是文明形象,个个有创建责任”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市、区、街道和社区的四级动员,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广大市民的切身感受,大大增强了“长沙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先后有湖南日报、长沙火车站、友阿集团等37家单位在首个行动日中联合倡议为创建长沙美好家园自觉践行文明条约。特别是“干群行动日”、“社区行动日”覆盖范围广、参与人数多,使广大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多了一份认识,多了一点感受,多了一些支持。正如有的市民所说:“文明创建原来离我们这么近”。

二是扩大了创建的覆盖面。“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系列活动涉及到各个方面、各个群体,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是相当大的。据初步统计,全市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参与单位达600多个,参与人数超过50万人,从机关到基层、从部队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从老人到学生,可以说是全方位发动、全方位参与,广大市民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市委副书记吴志雄等10多名市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亲自组织策划,亲自参加活动,发挥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参加各个“行动日”活动达120余人次,其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亲自参加活动并做讲话的就达8次,使“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真正做到了覆盖全城,影响全民。

三是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系列活动由于形式多样、载体丰富,渗透到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市民教育、文明规范等各个环节,对长沙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形成了强大推动力。特别是1200名文明交通劝导员的上岗,1200名市容环境协管员的到位,10000多名行业志愿者的集体行动,各个单位的积极参与以及220个社区行动日的深入开展,为维护交通秩序、维护市容环境、推进社区建设发挥了教育引导作用和宣传发动作用,其影响力和推动力是潜移默化的。

三、几点体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始终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文明创建只有真正贴近群众,才能收到效果。无论是干群共建日、军民共建日,还是社会行动日、志愿者行动日,群众始终是参与的主体。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为广大市民打造了相知、相融的平台,构建了互帮、互助的载体,比生硬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更能让群众接受。正因为如此,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才得到充分拓展。

(二)文明创建只有不断创新栽体,才能基础牢固。“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各条战线、各个城区、各个街道、各个社区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量身定做了不少有创意的工作载体,可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快乐小义工”、“农民工交通劝导岗”、“诚信你我,感恩邻里”、“公德红绿灯”、“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等,各具特色又各有侧重,真正找到了创建工作与群众参与的结合点。这样一来,使文明创建工作常抓常新、不断出新。

(三)文明创建只有建立有效机制,才能深入持久。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市文明办牵头制定了总体方案,进行了整体部署,并建立了相应的领导责任机制、部门联动机制、日常协调机制、工作考评机制。由于有机制作保障,活动的开展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位、参与主体到位、经费落实到位,从而确保系列活动一个接一个的开展,行动计划一步一步地顺利实施。

标签:;  

建设文明城市,共享城市文明--长沙市“文明行动日公约”系列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_文明创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