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感:情感教育的高级目标--兼论小学语文悲剧文本教学_情感教育论文

悲剧感:情感教育的高级目标--兼论小学语文悲剧文本教学_情感教育论文

悲剧感:情感教育的高级目标——兼谈小学语文悲剧性课文的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悲剧性论文,课文论文,小学语文论文,悲剧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感不仅是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促进着思想品德的形成、净化和升华。因此,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情感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悲剧感则是情感教育的高级目标。

悲剧感指的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或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悲剧性情感体验,本质上与崇高感相近或类似。悲剧感不仅具有积极的审美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教育意义。它促使人们从目睹失败和灭亡、经历痛苦和同情中,认识到悲剧性冲突所揭示的美与丑、善与恶、新与旧、理想与现实、弱小与强大、个人与社会斗争的实质,以及一定历史发展规律,激发出为人类事业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地作出贡献的豪迈之感和悲壮之志。因此,我们把悲剧感视为情感教育的高级目标,正如席勒所说:“某个自然的目的性,屈从于一个道德的目的性,或者某一个道德目的性,屈从于另一个更高的道德目的性。凡是这种情况,全都包含在悲剧的领域”(《论悲剧题材产生快感的原因》)。

在小学阶段,由于儿童缺少生活经验和认识经验,他们的悲剧感主要是通过悲剧性课文的教学来酝酿和培养的。这些悲剧性课文是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社会意义价值的悲剧性现象和事件的能动反映和集中概括,表现了真、善、美或崇高价值的人物的毁灭,以及历史必然要求受到莫大阻碍,体现出生动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性,一旦深入地诉诸于儿童的感觉、想象、思维等心理功能,便能唤起他们的悲剧感。一般来说,这些悲剧性课文可划分为两个形态。

第一种形态是表现在黑暗社会,孤苦的主人公深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遭遇不该遭遇的厄运,以至死亡,属于平常悲剧。这类悲剧性课文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描写了悲剧性主人公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 可以说,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备受欺凌和压抑,令人战栗和同情。《粜米》一课中的旧中国农民因为丰收而满怀希望去粜米,结果米价大跌,希望落空。他们虽然十分愤怒,但迫于缴租还债,不得不忍痛将米以低价卖给了米行的老板。这件事深刻地告诉我们:农民深受帝国主义、地主和资本家的剥削压榨,即使遇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小音乐家扬科》是一个寄人篱下的“过了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的穷孩子,可他却酷爱音乐,钟情所至,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他。最后,他只是想看看摸摸那把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在明媚的春光中,在甜美的歌声中,凄惨地死去。课文淋漓尽至地表现了一个美丽生命的破灭,证明了在那样的社会里,人越具有美好的心灵,越是期望过上真正人的生活,越是要受到无情的摧残。这多么令人哀怜、悲悯、愤慨。

(2)表现了悲剧性主人公对光明的渴望和对黑暗的抗争 课文不仅描写了“小人物”的不幸遭遇,也开掘了他们身上的人性和人的宝贵价值,也正是这“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而增添了这类课文浓郁的悲剧色彩。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凡卡》,在学徒时挨打挨骂挨饿,苦难深重。于是他写信给爷爷希望能摆脱凄苦与孤独,希望能和爷爷一起守夜和砍圣诞树,看到乡村的美丽夜晚,感受生活的无限乐趣。丹麦作家安徒生用童话手法,创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一个悲剧性人物形象。她生活在一个充满饥饿、寒冷、痛苦的社会,在大年夜富人灯红酒绿时,蹒跚街头卖火柴。她无家可归,又冷又饿,多么想得到幸福和温暖。然而,一个弱小的生命如何能与这个黑暗的社会进行抗争?她只能以点燃火柴来点燃自己的幻想,幻想能得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得到慈祥的奶奶的疼爱。但冷酷的现实毕竟太强大、太无情了,将幻想击得粉碎。凡卡寄出的信,是一封永远收不到的信,那甜蜜的梦也只能是梦的甜蜜而已。卖火柴的小女孩则在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带着曾经拥有过的片刻的满足,带着冰冷的微笑冻死在街头。这类课文总是极力渲染着这美好的追求,以乐衬悲,使我们在披读之中,立刻沉浸在浓重的悲剧性氛围之中,心中充满了凄惨、悲凉和哀怨。

在这类形态的悲剧性课文的教学中,要注意揭示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成因,即阶级压迫。它泯灭人的价值,是横亘在历史前进道路上的极大障碍,必须诅咒它,推翻它。还要注意将幻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构成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营造悲剧气氛,震撼儿童心灵,激发儿童憎恨旧社会、憎恨丑恶现象,并为消灭悲剧之源,为人类美好理想而义无返顾奋斗终生的悲剧感。

第二种形态是表现在同黑暗势力的斗争中、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主人公的失败、痛苦或毁灭,属于英雄悲剧。这类悲剧性课文也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展示了悲剧性主人公壮烈的行为 悲剧发生在“历史必然的要求和实现这种要求的实际不可能性之间”(恩格斯:《致斐·拉萨尔》)。这类课文中的悲剧性主人公是在黑暗势力比自己强大的条件下,为捍卫正义和社会进步而壮怀激烈、英勇献身的英雄。课文将他们置身于尖锐的冲突、惨烈的搏斗和深重的灾难之中,描写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显示出超人的气魄,非凡的毅力和令人震颤的悲剧性命运,一如疾雷迅电显示出大自然的瑰丽一样。刘胡兰面对敌人鲜血淋淋的铡刀,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像钢打铁铸的巨人昂首挺立”;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部队主力和人民群众转移,英勇地抗击着众多的日寇,最后,“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纵身跃下深谷;……形象之伟岸,行动之悲壮,意志之刚强,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他们以热血和生命的代价为新的关系、新的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使我们“因目睹失败而同情,而‘哀怜’,但同时感到被摧残者的正义勇敢,而激励自己奋发兴起”(李泽厚《关于崇高和滑稽》)。

(2)表现了悲剧性主人公崇高的人格 这类课文以最大的力量呈现了尖锐的冲突,在冲突中,既展示了英雄的行动,也表现出行动的动机,显示出人的精神和性格最动人的崇高的特点。他们义无返顾地追求光明,坚定不移地信仰人类的进步事业,百折不挠地同黑暗势力作殊死斗争,视死如归地捍卫正义和自由,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令人肃然起敬,敬仰万分。这崇高的人格,通过悲剧性,更能震撼和照亮人心,帮助人确立美好的理想和完善人格。《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的李大钊无论是面对敌人的荷枪实弹,还是身处敌人的森严法庭,都是那样镇定沉着,泰然处之,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你们想错了”》中的方志敏不幸被捕了,敌人搜遍了他全身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找到,因为他“革命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天下受苦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高风亮节、可歌可泣;《草地夜行》中的老红军为了救护“我”(小红军)而被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牺牲前,他发自心灵的呐喊:“要记住革命”,这正是他能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原因所在,也正是他伟大的行动和动机使小红军在悲痛和敬仰中,心中升腾起庄严的悲剧感,透过天边的风雨和无边的黑暗,看见一条光明大路,并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奋勇前进。我们就是这样既为英雄的毁灭而感到悲悯、悲愤、悲壮,又从英雄的追求中倍受激动和鼓舞,在潸然泪下时领略到一种崇高的人格美。

在这类形态的悲剧性课文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英雄与环境的冲突。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助矛盾的对立,才能体现出来。”敌人越是凶险,斗争越是激烈,环境越是恶劣,考验也越严峻,胜利也越光荣,牺牲也越悲壮,充分而鲜明地显示出英雄性格和崇高本色;还要注意突出英雄的形象,通过抓住英雄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来揭示英雄美好的精神世界,激发儿童对英雄的崇拜和敬仰,和像英雄那样生活和战斗的悲剧感。

除上述两种形态的悲剧性课文外,还有一些含有悲剧性色彩和意味的课文,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再见了,亲人》、《别了,我爱的中国》、以及革命烈士诗抄等,也能唤起儿童的悲剧感,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总之,悲剧感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没有以痛苦为主要情绪色调的悲剧体验,人不可能成熟为现实的人”(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如果没有人愿意为人类的理想而奋斗而献身,就不可能摧毁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因此,培养儿童的悲剧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要我们真正地把悲剧感作为情感教育的高级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抓好悲剧性课文的教学,竭尽全力突出它们的悲剧性和蕴含其中的悲剧感,就一定能达到这一庄严的目的。

标签:;  

悲剧感:情感教育的高级目标--兼论小学语文悲剧文本教学_情感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