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旅行社要把“暴利”变成“小利润”呢?_北京旅行社论文

为什么国内旅行社要把“暴利”变成“小利润”呢?_北京旅行社论文

国内旅行社为何“暴利”变“微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利论文,暴利论文,旅行社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前,来自一年一度的上海旅行社年检报告中的数据表明,目前,在上海的429家国内旅行社中,有143家全年无利润或亏本,上海旅行社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即做1000元的生意只有10元的赚头。曾被认为大赚钱行业的旅游业,如今却变成了“薄利”行业,去年全国8000家旅行社,一年营业收入450亿人民币;而美国一家旅行社就是650亿人民币。而只能经营国内业务的国内社的经营情况又要差得多。

国内旅行社经营惨淡

国家旅游局近日公布的2000年底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工作结果显示,由于入境旅游利润率的明显上升,国际旅社的效益不断攀升;而国内旅行社依然没有摆脱数量多,效益差的问题,大部分经营惨淡。与1999年度相比,2000年度全国共新增旅行社163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32家,国内社增加了606家。统计表明,占全国总量14%的国际旅行社,旅游业务利润占到全行业利润总量的98%,国内旅游业务在国际旅行社中业务份额明显增加。而数量上6倍于国际旅行社的国内旅行社,利润总额及收入利润率均为负数,旅游业务收入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从主要旅游业务指标来看,旅行社利润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与1999年度相比,国内旅游业的利润率下降了一半以上,出境旅游业务利润率明显减少,入境旅游业务利润率则明显增加,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营业利润占到旅行社旅游利润总量的近50%。国际旅行社与国内旅行社效益出现如此巨大差距,其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中国的旅游业正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有关专家认为,首先是国家明确了旅游产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了以往不重视服务业的旧观念;二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将使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三是世界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机遇。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近年来一直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1倍以上,其产业空间潜力大;世界旅游业的一体化趋势有利于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未按市场机制运作是根源

面临如此大的发展机遇,为什么国内旅行社的业绩却出现了大规模的滑坡,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在于市场机制还未完全确立。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有关人士。

北京旅游学院的刘德谦教授说,首先,国家对国际旅行社的准入资质有严格要求,如资金,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加上国际旅行社多是经营年头比较长,人员素质比较高,有较广的客源渠道。因此,活动安排相对比较完善。

在旅行社中,国内旅行社增加的数量较多。这对于中国旅游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旅行社是由于看到旅游是个“暴利”行业,赚钱多。而对于此行业没有很深的了解,不熟悉相关的业务,相当多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效益的发挥,并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其次,由于国内旅行社中的一部分运行的不规范,其实际收入往往与帐面有出入,如在购物点获取佣金,在饭店获取优惠,很多均以回扣的方式进入了有关人员的个人手中。

第三,国内旅行社存在的恶性竞争也影响到竞争的正常化。如非规范的宣传方法,向旅游者做不切实际的宣传,造成旅游者的不满,影响到组团的选择。因此,虽然国内旅行社在增多,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却越来越少。

第四,旅行社人员机构组成不合理。非一线人员过多,从而增加了成本,效益自然下降。

除此之外,中青旅CEO蒋建宁先生说,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发育,消费者的消费观也在趋于成熟和个性化。过去旅行社赖以生存的团队旅游,正被个性化、零散化的旅游消费代替,人们不再愿意参加挥舞小旗、连上厕所都要统一安排的旅游团。

经营模式创新才有竞争力

据蒋建宁介绍,尽管中青旅为消费者制作了非常个性化的出行方案,但在连锁店里,几乎没有一个客户完全按照方案定行程,全都要自己来修改一遍。可见改进营业模式,跟进旅游市场发展需要,是国内旅行社的唯一出路。尤其入世的临近,国外同类行业的进入,必将加大竞争力度。应借加入WTO的契机,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和制度创新,从而建立现代化旅游企业。

为此,国家通过年检制,对不符合标准的旅行社实行限期改正、停业整顿等处分办法,以规范市场。然而,随着政府对旅游市场的行政管理越来越少,旅行社需要实行一系列变革,通过与国际惯例的对接,来实现自身的再生。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旅研中心的张广瑞先生说,目前,为了加强出入境管理,国家规定旅行社经营资格严格限制,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专营资格旅行社的经济效益。随着国内旅行社总体水平的逐步提高,相信准人的门槛越来越低。最后将由市场来决定旅行社从事出入境旅游业务的资格。

他说,旅行社本身不需要多少资产,基本上有人才和网络就可以开展业务。目前我国具有专业旅游业务素质的人才缺乏,在进入WTO以后,这些人才的流动性会大大增加,会给现有的旅行社带来压力。与此同时,为进入WTO做准备,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遵循国际惯例,实行规范运行,如国际旅行社分为两类,一类是批发商,负责组团,另一类是代理商,负责旅游,细分市场,各司其职。而国内目前所有的旅行社在做同一产品,形不成竞争力。

二是建立成熟的网络,使预订、信息网络化。从目前来看,单个旅行社做起来有困难。国家应该进行帮助,以增加行业的竞争力。

三是建立行业激励机制,形成行业和国家行业之间沟通渠道。这一职责应由行业协会担任。既能适时地掌握国家政策,又能建立严格的行规以自律。

标签:;  ;  

为什么国内旅行社要把“暴利”变成“小利润”呢?_北京旅行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