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谈课”三例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说课”三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数学论文,说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角的初步认识

长沙市天心区裕敏里小学 柯妍

“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教学内容之一,它是以后学习垂线,平行线以及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重要基础。教材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进行角的初步认识。先要求学生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张开的扇面等生活中常见的角,再要求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即静态中的角,最后要求学生用两根纸条做成活动角,即动态中的角。在学生有了丰富的角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初步抽象出角的概念。这样的编排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从静态到动态中看到角的形成过程,为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和如何画角打下基础。根据大纲对二年级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了解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空间观念正在形成,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特征以及掌握计算测量的方法都感到抽象,怎样才能使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呢?我以教材所呈示的知识结构为依据,对教材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从三个方面来设计。

其一,重视操作,感知概念。我认为,要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角的初步知识,关键一环是要重视操作。因为这堂课教学难度较大,一是几何教学本身就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要通过思维才能实现,而思维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二是本节课内容又是几何教学的难点,低年级学生往往认为角的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要使他们接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没关系”有一定难度。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摆角、折角、摸角、画角等操作活动,获得亲身感受和具体形象,他们才会对角的形状特征有初步感知,才有可能真正突破教学难点。

其二,设置矛盾,形成概念。在教学画角时,老师就做好铺垫:角的两边可以画很长很长。在演示活动角模型以后,出示大小相等的红、蓝两个角,问:“它们的大小怎样?”学生大部分会说蓝角大,因为他们认为角的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于是,我这样说:“老师想把红角的边画得更长一些,看一看,这两个角大小怎样?”如果按照学生的想法,反而红角大了。这就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不清,也道不明。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听老师讲解以后,头脑中会形成深刻印象。

其三,启发思考,巩固概念。在学生对角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启发学生思考,把所学知识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达到巩固和深化的目的。练习题要少用概念的标准形式,多用变式。如判断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数出钟面上的角……这些基本型练习,可以使学生舍弃图形的非本质属性,抓住其本质属性来判断。另外,教师还可以把角的内涵编成综合型、发展练习型,如数出图形中的角;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会变成几个角,组织学生及时练、集中练,以增强智力的参与程度,使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穿着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育思想。如摆角、折角、摸角、说角、画角等,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时间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思考,既有外显的操作活动,又有内隐的思维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分三部分进行: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1.摆角;2.折角;3.摸角;4.认识角;5.联系实际说角;6.画角;7.角的大小比较。

三、练习巩固

小数除法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西苑小学 陈会敏

一、教学内容

第9册第14~15页,“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并初步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善于动脑,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并解决小数除法计算中商的小数点位置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三、教学思想

小数与整数有密切的联系,加强小数与整数的联系是学好小数的重要因素。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也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小数除法还要处理小数点。这部分内容老师的教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精心设问,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迁移到小数除法中,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不仅使学生容易掌握新知识,还培养了迁移类推能力。2.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从而初步受到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观察、思考、讨论、发现等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想、动口说、动笔算,运用已有知识主动探讨新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新知。

四、教学设计

这节课教材分两大部分进行,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第一部分:首先,教师顺次出示教材中的三道复习整数乘除法应用题,请学生列式计算(贴出列式):500×3=1500(克);1500÷3=500(克);1500÷500=3(筒)。重点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在知识、能力、心理上为学习小数除法的意义做好准备。接着,教师提出要求:这三道应用题如果改用“千克”作单位,算式应该怎么写?使例题中的整数乘除法算式相应地变成小数乘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根据第一个算式,说说后两个算式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之后,提出问题:“你发现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有什么关系?”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计提问,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从而点明课题(板书:2.小数除法),然后完成“做一做”加以验证。

第二部分:在学生理解小数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转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学习新课前,让学生先做两组准备题:一组是复习计数单位转化的知识,如(1)1里有()个十分之一;(2)0.5里有()个百分之一。为学生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理做准备。另一组是整数除法计算:2145÷15,着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次除的被除数和商各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多少个一。有针对性地复习整数除法的方法和算理,为学习新课作知识上的铺垫。

之后,出示“例1”请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板书如右式:

6除以15不够除,学生已有的知识已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产生了思维上的障碍。这就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这时出示思考题,指引学生思维的方向。

想一想:

1.如果仿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4移下来,64表示多少?

2.把这个数平均分成15份,商几?怎么表示?

可以提示学生结合具体应用题利用米和分米的关系,想想怎样解答。

在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试做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同时教师深入小组,收集反馈信息,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当学生的观点不统一时,就会产生争论,教师就顺其自然结合思考题组织全班讨论。经过充分讨论,得出一个共同认识:64表示64个十分之一,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下面计算过程以此类推。板书竖式(略)。

这样教学,就让学生一步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做,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为下一节课学习“例2”总结法则奠定了基础。

随后,让学生做68.8÷4、85.44÷16,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段教学,运用了自学、小组学习、全班讨论等学习方式,揭示了整数除法和小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过程和算理,展示思维过程,做到心口统一。

最后,让学生看书质疑,及时消除学习中的疑惑。

为了巩固新知,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围绕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达到全班同学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的目的,可采用分组方式来完成。

42.84÷767.5÷15289.8÷18

101.7÷979.2÷6 716.8÷7

2.变式练习。重点是计算能力的训练。

(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3.发展性练习。下面这道题与“例1”不同的地方是被除数比除数小,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3.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多少公顷?

最后出示思考题:(左式)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如果想继续除下去怎么办?巧妙地引入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做到铃声止而学生的思维不止。

能被2、5整除的数

张家界市澧滨小学 李东海

一堂课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认真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能被2、5整除的数”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的内容。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整除,这部分属于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可定为“接受信息→辐合思维→巩固运用”。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整除。2.理解且掌握奇数、偶数的概念。3.通过观察、分析、探索,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其中,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为教学重点。基本的学习过程可初步设计为“直观→观察、分析→总结”。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大体可分为:1.行为把握阶段;2.图像把握阶段;3.符号把握阶段。五年级学生处于图像把握阶段,应通过实物、绘图等图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基于以上分析,这堂课我采取“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

出示一组数,如21、22、25、360、458、1260、3927654,先请学生找出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然后指出:能被2、5整除的数是有一定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可以迅速地解决这道问题。(板书课题)

这样由学生尝试做题,既可复习旧知(整除的知识),又孕伏新知。上面一组题中,简单的学生能做,数字较大的就难了,而老师又要求学生很快地判断,矛盾产生了,求知欲被激发了,为引入新课做好了知识及心理的准备。

二、观察探究,引导学生发现目标

1.先出示:

1(×2)2

2 4

3 6

4 8

5 10

6 12

7 14

8 16

2.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概括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根据算式4×2=8,引导学生按整除知识讲清4、2、8三个数有何关系。(2)引导学生说出右边的所有数与2有什么关系。(3)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数的特征。(4)指出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并让学生回答对这句话的理解。

3.及时训练。

①判断下列各数,哪些能被2整除?为什么?

12 37 34 206 138 850 1129

②判断下面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不能?

72 274 3896 72698

73 275 3897 72699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使学生不仅获得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且学会了探寻结论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并及时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加深理解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关键是看其个位上的数字,而与其它数位上的数字无关。同时设计练习②,为学习奇数与偶数的概念做铺垫。

4.指出如练习②上一行的数叫偶数,下一行数叫奇数,并引导学生给奇数、偶数下定义。

再出示一组数:1、2、3、4、5、6、7、8、9、10、11、12,判断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当学生找出奇数和偶数后,可设计下面几个问题:①如果按顺序继续写,下一个是什么数?再下一个?……②在自然数中奇数和偶数是怎样排列的?③如果把自然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另一部分是()。掌握一个概念,不仅要明确它的内涵,还要认识它的外延,即概念所指的整体。学生理解奇、偶数的定义后,通过练习认识自然数中奇、偶数的分布情况,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奇、偶概念的掌握这一个教学难点。

5.课堂小结:通过观察分析,找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掌握了“奇数”和“偶数”这两个概念。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我们掌握了,那么,能被5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

及时小结,对下一段的学习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自学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1.自学能被5整除的数。

出示: (1)提出自学提纲。

─────── ①右边的数与5有什么关系?

1×55

②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 (2)汇报自学情况,小组讨论,指出能被5整除的2×510 数的特征。

─────── (3)练习:下面哪些数能被5整除?

3

15 24 35 725 360 26

─────── 有了上面的学习基础,为自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

4

20 特征奠定了基础。

───────

5

25

───────

6

30

───────

7

35

───────

8

40

───────

9

45

───────

10 50

2.分析理解

通过观察、分析得知: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整除,关键看其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是0、2、4、6、8这样的数就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5这样的数,就能被5整除。并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适当质疑。

四、巩固提高,引导学生深化运用

1.从课前提出的那组数中找出:

①能被2整除的有__;②能被5整除的有__;③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的数有__。

根据③引导学生观察,同时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个位上是0)

2.填上一个数,使这个三位数同时能被2、5整除。

73□84□

3.用0、8、9组成既能被2又能被5整除的三位数,共有几种组法?

4.口答:同时能被2、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几?最大的两位数是几?

5.游戏: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举手,并依次报各自的学号。

6.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能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奇数?什么是偶数?

7.课堂作业:练习十二第1~3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选用教学模式应以正确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教学过程中的变量为依据,遵循对应性原则,即教师选用的教学模式要与学生选用的学习模式相对应;动态性原则,即教学模式的选用要随教学活动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综合性原则,即教学时不能单一选用某一种教学模式,而要综合运用各种相应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标签:;  ;  ;  ;  ;  

小学数学“谈课”三例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