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腔科护士锐利器损伤后的处理方法论文_文静 汪秀兰

浅谈口腔科护士锐利器损伤后的处理方法论文_文静 汪秀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文 静 汪秀兰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修复 四川 成都 610041 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1修复通讯作者:汪秀兰,女,(1966.10),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口腔修复临床护理,工作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摘要】 通过分析口腔护理过程中的各种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危害,提高对此类职业暴露的认识并掌握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并提高处理效率. 【关键词】 口腔科护士锐利器损伤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71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9-0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影响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锐器伤指医务人员被接触过病人血液或体液的锐器造成皮肤损伤[1].口腔科工作器材常为锐利器,且常常直接接触病人体液.有资料显示,使用过的医疗锐器导致的出血性损伤是医护人员医院内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此口腔科工作人员应加强有关职业暴露方面的认识同时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来避免职业暴露.

1 口腔护理中锐器伤发生的原因研究显示[2],锐器伤在口腔护理人员中较普遍,受伤率较高,其原因如下. 1.1 护理人员本身的原因 护理人员工龄短、学历低,对护理流程不熟悉或疏忽大意等都是造成口腔护理锐器伤的原因. 1.2 临床工作人员原因 临床工作人员不按规范操作或放置器械,导致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清理医疗用物或废物时发生锐器伤.2 锐器伤的危害口腔护士常见锐器损伤主要来自于麻醉用针头、探针、钻针等.这些器材上,往往带有病人的体液,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污染的器械刺伤皮肤或经皮肤及黏膜损伤感染传染性疾病,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HBV、HCV、AIDS[3].

2.1 被含HBV 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 现有研究分析表明[4],没有经过HBV 疫苗注射者,若被含有HBV 病毒的针头刺伤或割伤一次,其感染几率为6%-30%.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 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2.2 被含HIV 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 医务人员皮肤粘膜意外暴露接触HIV 阳性血液、体液或HIV 污染性材料、器具等情况下感染的可能性很低, 国外报道单次事件发生HIV 感染的概率约为0.09-0.3%[5]. 2.3 被含HCV 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 被HCV 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比率为1.2%-10%.以下几方面将增加感染暴露的危险性:器械上有明显的血迹;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静脉或动脉血管;伤口较深;无保护接触患者血液时间较长;晚期患者或患者病毒较高.

3 锐器伤后的处理3.1 伤口紧急处理 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 酒精或者0.5% 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酌情预防性用药. 3.2 报告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伤口处理完毕,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应做好调查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暴露者的姓名、姓名、年龄、发生时间、地点、暴露部位、暴露方式、经过,联系电话,暴露类别,严重程度和处理情况等,并形成文字材料,同时向院领导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3.3 判断暴露源性质 被HIV、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检验科抽血查相应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3.3.1 被抗-HIV 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请专家评估伤口暴露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服用→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3.3.2 被HBV、HCV 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4 随访 根据接触疾病的性质安排追踪时间,如艾滋病即在暴露后的第4 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用药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口腔职业暴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施医务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全体护理人员的相关教育,职业暴露事件发生可以明显减少且处理效率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1] 邓利平,江兰英,桐城市人民医院护理部等.手术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88-689. [2] 车蕾,赵雯,郝宝莲.口腔科门诊护士医疗锐器伤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35):3234-3235. [3] 刘冬梅,曲梅,辽宁省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自身防护[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385-387. [4] 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5] WilburnSQ.针刺意外损伤的预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1). [6] 曾文凤.锐器伤防护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2071-2072.

论文作者:文静 汪秀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浅谈口腔科护士锐利器损伤后的处理方法论文_文静 汪秀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