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四大关系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四大关系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四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学习和掌握好邓小平理论,对于反“左”防右,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可以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许多联系。但归结起来,它们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四大关系。

一、共处关系

本世纪初,当社会主义象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时候,引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极大恐慌。他们竭尽扼杀、围剿、封锁、直至武装干涉之能事,企图把社会主义斩尽杀绝。那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种水火难容,不共戴天的关系。经过80年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尽管历经磨难,但未被消灭,仍然以强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资本主义尽管屡遭危机,但没有灭亡,在世界上仍处于优势地位。这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纵观历史,两种社会形态更替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以典型大国的历史发展来看,封建制与奴隶制并存达千年,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同处也有数百年。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并存共处也并不难理解。从十月革命算起,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经共处了80多年,而社会主义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本主义还在发展,人类社会将长期处于“一球两制”状态。这不为人们的好恶所改变。邓小平正是从这个实际出发,深刻指出:“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6页)

根据中国自己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我们解决香港问题,允许香港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解决台湾问题也是这个原则。”(《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6-97页)“如果到下一个五十年,这个政策见效,达到预期目标,就更没有理由变了。所以我说,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统一问题后,对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策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还会不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7页)“一国两制”,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长期的并存共处。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我们在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同时允许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存在,这也是一种共处关系。

二、对立关系

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替代物而存在的。社会主义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本主义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它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资本主义世界用武力消灭社会主义的尝试失败以后,自50年代始,就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企图通过内部变质的办法消灭社会主义。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他们以为有机可乘,施加各种影响,试图改变我们的社会主义方向,把我们的改革开放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他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煽动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培植敌视社会主义的政治势力。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于是有人宣称“在二十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必将在二十世纪灭亡。”可惜,他们高兴得太早了。社会主义的旗帜仍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国际敌对势力纠集起来对我国进行制裁,他们还在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上制造障碍,甚至扶植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在我国的民族地区制造分裂。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决定的,我们必须在共处中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和平演变;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互进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共处中,一方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一方面相互借鉴,相互合作。

社会主义诞生后,以其全新的社会制度,新型的人际关系,崭新的精神状态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深入人心。处于深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资本主义世界,既对社会主义感到恐惧,也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启发,通过对生产关系进行调节,缓和了阶级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主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种巨大的压力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产生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利条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资金需要找出路,他们的技术和商品需要找市场,特别需要中国这样潜力巨大的市场。他们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所以,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帮助我们发展。现代世界经济进入全球一体化的阶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利用我发展你,我利用你发展我。我们就是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经济、贸易、技术、教育、环保,甚至政治、军事等领域广泛合作。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中美关系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互有需求,利益关系使它们谁也离不开谁。美国要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就必须与中国为友,不能与中国为敌。对中国来说,同美国发展关系也同样重要,不同美国合作,中国的经济发展就难成功,其地区和国际作用就难发挥。发挥美中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对世界也有好处。”布热津斯基的话不一定全对,但中美发展关系双方受益,世界也受益的观点是为中美关系的历史证明了的,是毋庸置疑的。

在我们国内,长期坚持“一国两制”也是一种互进关系。董建华先生说:“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香港回归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我们的国家在“一国两制”的旗帜下,将会日益兴旺发达。总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竞争中互进,在借鉴中互进,在合作中互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替代关系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繁荣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万古常青。恰恰相反,资本主义越是发展,越是为它自身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创造条件。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正在走向生产力空前发展、生产方式有重要调整、运行机制更加完善、管理经验与方法更加成熟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列宁说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向前跨进一步。资本主义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被迫地按照人民的意愿进行某些调整和改革。在所有制方面的国有化、合作制、股份制及股权分散化;分配领域中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宏观管理方面的计划调节;工人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管理和工农、城乡、体脑劳动差别的不断缩小,都在为社会主义准备着条件。总之,资本主义的繁荣发展过程,也是它的自我否定过程。正如大机器工业摧跨了封建主义一样,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必然使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替代。当然,在漫长的替代过程中,会有迂回和起伏,会有挫折和倒退,但更有跳跃和前进。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

共处,对立,互进和替代,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的四大基本关系。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关系,可以使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更加主动。

标签:;  ;  ;  ;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四大关系_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