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关系分析_供给弹性论文

供需关系分析_供给弹性论文

供求变动关系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动论文,关系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期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从宏观角度看,我国供求总量平衡已经基本实现。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需求结构又出现变动,新一轮的供求失衡在我国出现。如何判断此次供求失衡的性质?又如何实现供求均衡目标?本文在对供求变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来回答以上问题。

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之后,工业品供给总量大幅度增加,市场供应繁荣。然而,市场首先是一种交易,交易的成功取决于供给与需求双方。从理论上讲,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供给创造需求,另一方面需求拉动供给。从某一既定时点来讲,供给决定了需求,但从动态的过程看,需求不仅从产品的实现上制约着供给,而且在观念上引导着供给的变动。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供给与需求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各有所侧重:经济处于积累的时期,供给能力弱小,产品短缺成为经常性状态,消费需求结构滞后变动,供给结构处于主导地位;当经济快速增长,供给能力极大提高时,需求结构相应变动,并从产品的实现上对供给形成制约,而处于主导地位。需求结构对供给结构的制约往往是由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在层次、水平上的矛盾所致,当前我国市场上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逐步相对减少的消费需求面临着相对大的产品供给;而逐步相对增大的消费需求则面对着相对小的产品供给。这种情况就是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使需求对供给产品的实现形成制约,进而出现市场结构性疲软状态。供求结构失衡不同于供求总量的失衡,反映出来的是相对高的需求结构水平与相对低的供给结构水平间的矛盾。

我国消费需求结构层次的提高是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结果,这种提高是符合恩格尔法则所揭示的需求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的。需求结构层次的提高,意味着原有的消费观念已发生变化,消费偏好已发生转移,进而消费者追求的不再是产品的数量,而主要是物品的多样化和物品质的内容。从表面上看,确实是居民持币待购或储币待购,但居民待购的对象与内容已经发生变化,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把市场疲软简单地归因于有效需求不足。

供给与需求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供给与需求间的函数关系:需求是变量,供给是因变量,当需求变量发生变化时,供给因变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当市场供求总量趋于平衡,或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需求变量占据主导地位不时地制约着供给的变动及其变动的内容和方式,并制约着供给产品价值的实现程度;对于供给因变量来说,当需求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时,供给必须具有较强的弹性反应,不断变动自身结构以与需求变动相适应。供给与需求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较多地突出了需求对供给的引导、拉动及其制约的地位与作用,但也强调了供给对需求变动的弹性反应。

“弹性”是指某一物质对外界力量的反应力。这一物理学名词引入经济学中,是指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反应程度。

中国的经济成长过程,常为短缺与过剩所困扰,因此,以往供给的弹性反应常常表现为一种“缩长线、拉短线”的填平补齐式的平衡,其结果是实现了供求总量的平衡,抑制了通货膨胀,降低了物价涨幅。虽然,宏观的总量平衡有利于经济发展进度在回落中保持稳定增长,然而长期注重供求总量平衡,供求结构均衡问题就会被忽视。当前市场结构性矛盾便是长期忽视供求结构均衡的累积效应。因而也可以说,对供求总量平衡的倾斜制约了供给自身弹性反应能力的提高。从宏观角度看,供给弹性反应能力是指产业结构的关联水平、关联规模程度、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程度;从微观角度看,供给弹性反应能力是指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程度。解决供求结构性矛盾关键在于提高供给的弹性反应能力而不是单纯刺激需求。

经济运行中的均衡问题归根到底是总供求均衡问题,宏观均衡的目标包括产品总量的均衡和产品结构的均衡。我国建国后出现的几次宏观失控,都包含着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两个方面,只是在某一时期,某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建国初期,工业化处于积累时期,总体上表现为一种资源约束型的经济运行状态,这种状态反映在宏观经济总量上,便是一种供小于求的短缺型经济。此时供给对需求的弹性反应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积累率的进一步提高。积累率的提高则意味消费水平的下降。这时期我国供给弹性能力弱小,轻重工业也不相关联,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表现为一种滞后。改革期间,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人均175元,增长到1984年的327元。在这一时期,我国消费需求一改长期以来的滞后状态,出现了一次追求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超前变动。此时由于市场机制的局部引入,供给对需求的变动已具有较高的弹性反应能力。1981年彩电增长速度为373.8%,洗衣机422.9%,录放机108.1%,照相机67.1%,电冰箱13.5%;到1985年电冰箱增长速度达到164.5%,彩电325.0%,洗衣机535%,照相机41.8%,录放机79.4%[①]这一时期供给对需求的弹性反应主要是增量配置机制作用的结果。因为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投资决策分散化。投资决策分散化意味着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受利润率的导向。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高回报率,使预算外的各投资主体纷纷转向对耐用消费品的投资,因而极大地增长了供给对需求超前变动的弹性反应,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格局和市场消费品供给结构,满足了市场需求。

然而,1981—1984年的消费需求超前变动对供给的拉动,并没有成为一次改变我国轻重工业自我循环相分离状态的契机。相反,供给弹性反应能力的提高是以依赖进口,进而牺牲产业关联为代价的。因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产业分离,使我国的轻工业与重工业、下游产业与中上游产业长期保持着自我维持、自我循环的非关联状态。当消费需求出现超前变动时,由这种消费需求拉动的新兴消费品产业部门迅速崛起,并带来了对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先进技术装备的高度依赖。新兴耐用消费品产业的中间需求大量外移,加剧了我国产业非关联状态,使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互不衔接,呈现一种扭曲状态。尤其是在投资分散化机制作用下,重复性生产导致中下游产业和部门迅速增长并出现产品过剩的同时,上游产业的产品(即能源和基础材料)的短缺却日益突出,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在国民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的生产能力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它们必须按照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互相衡接与互相依赖,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在联动中发挥作用。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动的弹性反应,应该基于供给结构整体性的相应变动,而不能以各产业部门分离的加剧为代价,更不能以产品过剩、生产能力闲置的资源浪费为代价。因此,可以说1981—1984年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动的弹性反应虽然对满足市场需求产生了积极的效应,然而对供给结构自身的均衡却产生了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在持续的生产中形成累积,使供给的弹性反应能力日益降低。尤其当整个社会尚未形成一种推动和促进供给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和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时,受资源约束、体制约束、组织结构的约束,供给对需求变动的弹性反应能力一定是弱小的。中国产业结构关联度低和企业组织结构分散化的状态,在体制条件约束下表现出一种刚性。在原有的资源配置格局上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则更加剧了扭曲性的程度。在没有较大的体制改革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转型期的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关联度、组织结构等问题显示出一种与保持经济均衡态更趋背道分离的状态。这一状态的延续则为新一轮供求非均衡埋下了隐患。

自进入90年代后,我国供求关系表现出新的特征:(1)人均国民收入增加,需求层次日益提高。由于新兴耐用消费品需求的满足,居民开始转向对需求弹性较低的日用消费品的追求,但对日用消费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式方面的要求趋向高层次;(2)因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滞后,以及生产动力机制的缺乏和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到位,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缓慢,生产持续地保持一种低水平的状态,产品档次和质量低下,库存增多,效益下滑。供求关系变动的新特征使我国供求关系再一次陷入失衡状态。一般来说,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供求总量较容易实现平衡。在市场需求量不可能出现萎缩的情况下,新一轮的供求失衡就可确定为是供求结构性的失衡,市场疲软也是一种结构性疲软。

市场结构性疲软直接表现是工业企业产品积压与短缺的并存,即一方面企业产品滞销,产品价值得不到实现,效益下滑;另一方面,市场上所需要的一些产 品又出现短缺。当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国外产品便能容易抢占国内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的背后实质上是一种生产能力闲置与生产能力不足并存的供给状态,这种供给状态的形成原因可以归咎于资源的重复配置和生产优势的不足。从目前情况看,积压的产品主要来自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以及生产能力明显超过市场正常需求的行业和产品,如纺织、建材、一般机电产品和某些轻工产品,这些产品供给总量超过需求总量,且缺乏竞争力,在过度竞争中终于成为滞销产品。据资料统计,1992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额为450亿元,1993年为648亿元;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亏损额已上升到883亿元。企业亏损额增长,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一种低质量状态中,并由此会带来企业亏损——资金短缺——经济低速增长的恶性循环。如果供求结构性矛盾迟迟得不到化解,或者化解的力度不够,工业经济的增长只能是一种意义不大的产值增长而已。

从供给弹性反应角度看,解决供求结构性矛盾首先在于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格局,实行资产重组,以与需求结构变动相对应。

资产重组可以通过增量配置和存量调整来实现,即通过新的投资和对旧的资产存量的调整来变动原有的供给结构。具体来说,就是形成一种新的产业、行业的构成比(包括产业、行业或部门构成个数的变动和个数之间的比例变动二个方面),达到供给结构的部门增减及各部门规模放大与缩小的目标。

从现阶段我国供求结构失衡的特征及资金短缺的现实看,资源配置方式应该以存量转移为重点。这是因为存量转移和重组具有既能满足某些产业生产能力扩大的需求,又可以实现一些产业或行业生产能力收缩的双重功效。对于改变重复性资源配置格局来说,存量重组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重复性配置的存量转移可不受设备通用性的约束实现有效兼并的重组,从而使具有竞争力的同类企业在对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基础上实现规模经济。

现时期存量调整虽然具有较多的正面效应,然而中国尚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期,存量有效转移和兼并机制的缺乏,及行政性“条块”分割下的原有利益格局的刚性,使存量转移既缺乏有力的推动,又缺乏有效的渠道。即使在个别时期对一些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也往往是在行政性的“条条块块”范围内进行的,从而很少会出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存量大调整而可能带来的合理资源配置的新格局。此外,产业和行业存量转移的可能性还取决于转移的生产要素的通用性程度。一种生产要素的通用性越小,其转移的可能性越小。随着社会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生产要素的专业性增强,通用性下降,从而存量转移的难度增大。据有些学者估算,在改革以来的10年中,全社会固定资产存量中通过流动、转移而从闲置转入运转的总量在200—300亿元之间,仅占总存量的2—4%。近期中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市场还受到分割与垄断,因此,在较广范围内对存量进行重新配置,必然会存在相当的难度。减弱这种难度还在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存量转移动力机制的创立和强化。

在存量转移受阻的情况下,增量配置的余地会越来越小。因为增量配置是通过新增投资来实现的,而投资的增加又必须以相应的新增财力为基础。当存量转移滞后,市场疲软持续时,宏观实行适度紧缩政策,进而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最终导致可用于新增投资数额的减少。

在资金短缺约束下,目前政府已经开始重视存量转移的资源配置方式在产品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供给弹性反应的两个机制,增量配置和存量转移应该同时并重。并重的机理是:投资于那些既有相当经济实力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有利于企业适应正在转向和开发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增加有效供给;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企业在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具有了兼并破产企业的能力与要求,从而为启动存量转移提供了重要的活动空间;当存量转移、流动和重组的机制得到普遍强化时,存量调整便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宏观资源配置格局的改变在于增量配置与存量调整二种资源配置机制的交替并用。当然,这种交替并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

供求结构矛盾不同于供求总量矛盾,因而解决矛盾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后者往往通过“缩长线、拉短线”的填平补齐式的平衡就可得到解决;而前者则要求在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规模经济、实现产业间的关联,才能得到解决。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角度探视,供求结构非均衡化的问题实质为产业结构成长滞后问题。

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有规律性的动态过程。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很多,但需求结构的变动是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的重要本质变量之一。产业结构演进与需求结构变动升级化的相关性测量指标通常是产业的收入弹性。产业收入弹性表示某一产业部门产品的人均消费需求额随人均国民收入在某一水平上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一般来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从而需求结构的升级,农产品的收入弹性不断低于工业品,轻工业产品的收入弹性又不断低于重工业产品。在人均产值300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阶段,恩格尔系数较大,此时整个产业结构中的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占主导地位;在人均产值300美元以上,温饱问题大致解决,人们的消费需求重点转向了非必需品,与此相适应,产业结构开始转向以耐用消费品制造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的生产。可见,产业结构的转换、成长与需求结构变动升级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产业结构成长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推出具有超过平均增长率的新兴部门,在原有部门减速增长时,支持总体增长速度。一般来说,任何产业结构中总是存在着四种类型的产业,即成长产业、成熟产业、发展产业、衰退产业。从时间序列来考察,这四种产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原有的老产业增长减速,被新的高增长的产业所取代。正是这种产业之间优势地位的更迭,形成了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使产业结构在成长中不断走向高度化。产业高度化的标志是:新技术在各个产业部门得到广泛的运用;社会资金的有机构成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各产业部门的产业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满足新的社会需要的产业部门得到发展;新兴产业崛起壮大,夕阳产业衰落和被淘汰。实现产业高度化的推力在于创新,在缺乏创新或创新不足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就弱,成长速度就慢。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过分追求产值增长和总量均衡,因而缺乏对产业结构质的转换规律的研究。由于在任何一种产业结构水准上都可以建立起均衡态,因此,当人们单纯注意产业部门之间的均衡和供求总量均衡时,产业结构的转换或成长便会被掩盖或忽视。长期在一种水准上维持均衡决不是产业结构演进的目标,均衡本身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准。从发展观点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是要使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不断地达到新的水准。那种在低水准上维持的供求平衡,其实质意义并不大。

面临当前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政府开始了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着重点的结构调整战略部署,无疑这将会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格局,是迈出了实现市场供求结构均衡的第一步。但是,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仅仅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而已,其效应是资源的节约和产品结构的初步合理化。从长远发展眼光看,真正有效解决供求结构失衡问题,提高供求均衡的水准,政府的任务不仅仅是对资源再配置的调控,更为重要的是部署并实施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创新利益机制,加速创新扩散速度;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关联水平,推进企业规模经济,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等。长远发展的大举措归根到底是利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和技术、管理创新这两个经济效益增长源带动产业结构的决速成长,从而在更高水准上实现总供求的均衡。

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8年》第345页

标签:;  ;  ;  ;  ;  ;  ;  ;  ;  ;  ;  ;  

供需关系分析_供给弹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