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高产栽培管理技术_冬枣论文

冬枣高产栽培管理技术_冬枣论文

冬枣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冬枣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栽培技术要点

1.准备工作定植前,挖60厘米×60厘米×60厘米的定植穴,将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每穴施优质腐熟的厩肥25千克~50千克,同时混入三元复合肥2千克~3千克,与表土搅拌均匀后回填,浇足底水,准备定植。

2.定植密度一般株行距为2

米×4米或2米×3.5米。

3.定植期最佳的定植期为4月初至4月15日。定植后浇足水,并用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的地膜覆

盖树盘,以利于保温、保墒,促进生根。

4.定干高度一般留60厘米~80厘米定干,也可不进行定干,一次成形,从而稳定树势,提早结果。定干后,将剪口下的第一个二次枝留0.5厘米小桩剪掉,利用剪口旁的枣头上的主芽抽生新枣头,作为新的中心干。其下3个~4个二次枝留一个枣股短截,促其萌生新枣头,以便培养成主枝。

二、树形的培养

1.主枝的培养定干后,次年对发育健壮的枣头,进行短截,作为中心干的枣头,在80厘米处短截,并在剪口下选2个~3个方向好的二次枝,留基部1个~2个枣股短截,促其发育成第二层主枝,以后二层以上每距50厘米左右培养1个~2个主枝,树高3米左右。

2.侧枝的培养由于枣头生长能力很强,容易顺直生长而不分生侧枝,所以对各层主枝都要在50厘米~60厘米处短截,并剪去剪口下

1个~2个二次枝,使其萌生斜向生长的新枣头,以便培养成侧枝,一般每个主枝留3个~5个侧枝,间隔30厘米~50厘米对向生长,树体上部侧枝数量少些,下部可适当多些。

3.结果枝组的培养主要是维持合理的树体结构,更新复壮结果枝组,对成年树以疏为主,疏截相结合。①对主枝生长强弱不均的树,要均衡树势,强枝适当短截,用生长势强的枣头更新弱枝。②对生长势过弱的,除加强水肥外,适当加重修剪量,回缩骨干枝和衰老枝组,抬高枝头角度,减少生长量,集中养分,促使抽生强壮的新枣头,对二次枝进行短截,留3个~4个健壮的枣股,使所生枣头强壮,以提高产量。③进入大量结果期的树,应首先疏除干枯枝、病虫枝、交叉重叠枝、过密枝和细弱枝;其次,疏除位置不当和不充实的徒长枝,使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延长盛果期。

三、保花保果

1.开甲即环剥,一般在盛果期进行,待栽后4年~5年,树干直径达5厘米以上时,在距地面20厘米~30厘米处,剥一个3厘米~5厘米的环,以后每年上升2厘米~3厘米开甲。甲口上涂杀虫剂,以防虫蛀。

2.花期喷水和浇水冬枣最佳的授粉受精的湿度为80%,一般在盛花期的下午或傍晚喷水或浇水,促进授粉受精。

3.在盛花期喷l0ppm的萘乙酸和l0ppm~15ppm的赤霉素或0.3%的硼酸都有利于坐果率的提高。

4.花期放蜂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从而提高坐果率。

四、肥水管理

1.萌芽前后,结合灌水,土壤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进萌芽、枝叶生长和花芽分化。

2.展叶期每15天左右叶面追施0.3%~0.5%的尿素、0.2%~0.3%的磷酸二氢钾及其他微量元素,最好加上“绿风95”。

3.幼果期每穴追施速效氮、磷、钾肥1千克。并结合浇水和中耕除草。

4.果实发育期,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并结合叶面追肥和中耕除草。

5.果实成熟采收及落叶期,撒施或沟施有机肥,可掺入少量磷、钾肥,一般在9月底以前完成,并浇足封冻水。

五、病虫害防治

1.芽前喷保护剂杀菌4月初喷3波美度~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索利巴尔100倍~150倍液。

2.萌芽至展叶期喷1次除虫、杀螨、灭菌的药剂,以防止越冬病虫出蜇上树和病菌的传播。

3.5月底前后用80%的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倍~600倍液防治枣褐斑病、锈病及浆果病,每7天~15天喷1次,连喷5次~6次。

4.麦收前后视情况喷1次农药。

5.晚秋树干涂白,杀死越冬病虫源。常用的涂白剂配比为生石灰10份,食盐0.5份,动物油脂0.5份,加水适量。

6.认真清理果园,消灭病源。

联系电话:0311-7043498

标签:;  ;  

冬枣高产栽培管理技术_冬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