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子体操发展模式研究_体操论文

关于世界女子体操发展格局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操论文,格局论文,女子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04)01-0074-05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体联对竞赛规程和竞赛规则都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以使体操比赛更精彩、更激烈、更富有悬念。尤其是对团体决赛的记分办法做出了新的规定:由过去的6-5-4制,改为6-3-3制。这项“小小”的改革也对世界体操发展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世界各国(包括一些较小的国家)都将有可能每项派出3名优秀运动员参加团体(和单项)的角逐,从而使竞技体操更加普及。目前,国际体操联合会已有会员国128个;同时也使竞争更加紧张激烈,这已经被体操竞赛规程修改后的历史事实所证明。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共举行了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即2001年的35届根特世锦赛、2002年的36届德布鲁森世锦赛和2003年的37届阿纳海姆世锦赛。由于竞赛规程的修改,世界女子体操发展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37届世锦赛女子资格赛结束后,美国女子体操队主教练卡洛里(原罗马尼亚人),对西班牙、荷兰和巴西等国选手的进步感到吃惊。我国是世界竞技体操强国,在37届世锦赛中,我国女队的成绩虽然不尽人意,但却达到了“锻炼队伍,侦察火力”的目的,增强了雅典奥运会再铸辉煌的信心。因此,在全面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当代世界体操发展的格局,了解世界其它体操强国的实力,对于我国有的放矢地备战雅典奥运会,进一步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将有重要作用。本文是在全面分析悉尼奥运会后举行的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当今世界女子体操在团体、个人全能和各个单项的实力分布情况,为我国备战雅典奥运会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35届、36届和37届世锦赛的女子团体比赛、个人全能决赛和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为主要对象,以参加世锦赛的其它各国优秀运动员为辅助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间接观察悉尼奥运会后3届世锦赛的现场直播和录像资料等,搜集有关世锦赛中各国的整体实力、个人全能实力和单项实力等事实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阅读、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并对定性资料做逻辑分析,对定量资料做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2001年35届世锦赛是各国运动员调整自己的整套动作,以适应新规则比赛需要的第一次较量,尚属于“探索”阶段,导致动作质量下降,失误人次明显增多[1]。由于我国一线运动员备战九运会,只派孙晓姣一人参赛,致使比赛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世界体操发展的格局,只能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36届世锦赛各国运动员的整套动作已渐成熟,但只进行了单项比赛,没有进行团体和全能比赛。只有37届世锦赛进行了完整的4种形式的比赛,各国也都尽派最强阵容参赛,而且是雅典奥运会的预选赛,可以认为这是世界各国体操实力的真正较量。

2.1 团体比赛发展格局分析

团体名次是衡量一个国家体操整体水平的标志,是各国都极为重视的一枚金牌。在苏联解体后至悉尼奥运会期间,女子团体主要是罗马尼亚和俄罗斯争夺的天下,其它国家还都属于“第2集团”。但从表1可以看出新规则实施后团体比赛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表1 两届世锦赛女子团体名次的分布及变化

(1)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一批国家迅速崛起

美国队在37届世锦赛上,凭借看“天时、地利、人和”,首次登上了团体冠军的宝座,实现了参加体操世锦赛和奥运会以来的历史性突破。其实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早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美国体操就开始起飞,曾出现过雷顿等一批著名运动员。目前,美国已有体操俱乐部2千余所,后备人才济济。尽管获得36届世锦赛高低杠和平衡木金牌的库佩特和波斯德尔等“老将”因伤没有参赛,但美国队还是凭借着雄厚的后备力量,组成了强大的阵容,“并没有遇到比想象更大的挑战”(主教练卡洛里语),而获得了团体冠军。因此可以认为,美国女队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将以此次胜利为契机继续高歌猛进。同时,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和巴西等一批国家也正在迅速崛起,进步惊人,她们暂时还不可能夺取团体金牌,但是这些国家将会在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中对传统体操强国构成巨大挑战。

(2)传统体操强国的实力正在逐渐恢复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训练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曾称霸女子体坛近十年的罗马尼亚的实力暂时有所下降,从35届世锦赛的团体冠军降至37届世锦赛的第2名;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传统体操强国也处在新老交替之中,成绩都暂时下降,37届世锦赛分别降至第6名和第8名。但是,这些国家毕竟是历史悠久的体操强国,随着各方面关系的调整和新老交替的完成,她们的实力正在逐渐恢复,有望重新回到女子团体的第1集团,继续加入团体奖牌和金牌的争夺。

(3)中国有机会再上新台阶

中国队除了张楠和康欣稍有名气以外,其他人都没有在国际比赛中亮过相,这样一支“名不见经传”的神秘队伍,却在资格赛中扮演了“黑马”角色,不可思议地暂时排名第一。美联社在评价中国女队的表现时称:“中国队尽管派出了一批非常年轻、缺乏大赛经验的新人,但小姑娘们今天的表现完全如同久经沙场的具有钢铁意志的老将,她们如同孩童游戏般地表演,向人们展示出了体操运动所特有的柔情与优雅。”中国队本可以乘资格赛胜利之威“跻身三甲”,但缺乏国际大赛经验却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只获得团体第4名。同时,从表2团体决赛成绩比较来看,我国除了平衡木稍具优势以外,高低杠的“优势”已不复存在,而跳马和自由体操所表现出来的“业余水平”,都排在第6名之后。因此,通过37届世锦赛的资格赛和团体决赛,既使我们重新看到了冲击“顶峰”的机会和希望,增强了雅典奥运会再上新台阶的信心,也使我们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了锻炼新人、积累经验的目的。

表2 团体决赛前4名成绩比较

2.2 个人全能比赛发展格局分析

个人全能比赛是对运动员的技能、体能、智能和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只有各项实力平衡——没有弱项,并全部正常发挥——没有失误的运动员,才能最终获得全能冠军。因此可以认为,全能比赛是在一定实力的基础上,对整套动作“稳定性”的检验。表3是两届世锦赛个人全能比赛排名分布,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表3 两届世锦赛个人全能比赛排名

(1)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国雄姿仍在

传统体操强国的个人优势仍然存在,特别是俄罗斯老将霍尔金娜雄姿不减当年,她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多年来保持了极佳的竞技状态,继35届世锦赛获得全能冠军后,37届世锦赛又卫冕成功。她希望圆梦2004年雅典奥运会全能冠军后引退,应该说她具有这个实力。在霍尔金娜之后还有帕斯洛娃等年轻新手,她在国内比赛已经超过老将,在37届世锦赛上也已显示出了一定的实力(获得全能第6名)。同样,罗马尼亚在拉杜坎退役后,还有班欧娜带领的蒙泰努、伯娜和卢素等一代新人,虽然她们目前还比较稚嫩,动作也略显粗糙,但仍将成为全能比赛的有力竞争者。另外,乌克兰的亚罗斯卡也是极具竞争实力的全能型选手。

(2)美国、西班牙等国新秀迅速成长

在35届世锦赛中,美国的两名小将曾获得全能第五、七名;37届世锦赛她们又前进了一大步,资格赛和全能决赛都上升至第2名。佩特森、美梅尔和霍莉等一批年轻新秀,4项实力比较均衡,又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创造精神,她们将成为霍尔金娜卫冕之路的主要对手。其次,西班牙的戈麦斯已在36届世锦赛上初露锋芒(获得了自由体操金牌),在37届世锦赛资格赛中超过霍尔金娜和美梅尔暂列全能榜首,可见其实力之强、进步之快,只是在决赛中(尤其是跳马和平衡木上)没能发挥应有水平,才降至第5名。

(3)中国小将有能力再进一步

37届资格赛后,中国队教练组经过认真分析,果断做出由张楠和康欣取代资格赛排名第5的范晔出战全能决赛。事实表明这个决定是完全必要而正确的。两名小将果然不负众望,基本发挥了水平,分别取得了铜牌和第7名的优异成绩,这也是我国女队参加世锦赛个人全能的最好成绩。从表4可以看出,前2名选手的4项实力比较均衡,也都正常发挥了水平;而我国的张楠却在自己的强项高低杠上再次出现重大失误——后摆倒立时膝关节弯曲,致使整套动作起评分降低,落后于美国的佩特森。这不禁使人们想起了36届世锦赛高低杠的半决赛,也是由于同样的错误而使张楠无缘决赛。我们应该认真汲取这一教训。此外,张楠还有潜力可以挖掘,只要提高自由体操和跳马的落地稳定性,就可能超过第2名而接近冠军,另一名小将康欣的跳马明显是弱项,只要转变观念——以弱项促进强项的发展。相信她另外3项也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再加上其他小将的迅速成长,从而有可能使我国的全能水平再进一步。

表4 37届世锦赛我国与世界全能选手决赛成绩比较

2.3 个人单项决赛发展格局分析

(1)跳马格局分析 三届世锦赛跳马名次分布如表5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以原苏联各个国家和罗马尼亚等老牌劲旅实力最强,其中又以俄罗斯的扎莫罗奇科娃最突出,从悉尼奥运会至今曾多次获得金牌,37届世锦赛因为脚伤才退居亚军;在她身后又出现了新秀帕斯洛娃,也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其次是乌兹别克的老将丘索维金娜,虽已年近30岁的“高龄”,但仍然“宝刀不老”继续驰骋在体操场上,有能力与“娃娃们”争夺跳马桂冠。再有,跳马一直是罗马尼亚的强项,卢素在37届资格赛中排名首位,再加上老将班欧娜等优秀选手,也具有相当的实力。此外,亚洲的朝鲜是经常出现“黑马”的国家,本次世锦赛就冒出来一个康云美,与扎莫罗奇科娃并列跳马亚军,她选用了本届世锦赛唯一一个10分起评的高难度动作——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900°,获得了全部比赛跳马的最高分9.575分,其两次试跳的难度和为19.8分,可与冠军丘索维金娜媲美,这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将成为今后跳马金牌的主要竞争者。

表5 三届世锦赛跳马名次分布情况

(2)高低杠格局分析(表6) 高低杠原来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从1979年马燕红获得1枚金牌开始,我国曾经历了将近20年的辉煌时期。自从霍尔金娜出现以后,只要正常发挥水平,金牌非她莫属。36届世锦赛霍尔金娜意外失手,我国却没有抓住机会(张楠没能进入决赛),冠军被美国新秀库佩特夺走。本届世锦赛资格赛中,我国的林莉和范晔曾列第一、三位,表明我国高低杠尚有一定的优势,而霍尔金娜也没能进入决赛。可惜两名小将只获得第五、八名,再次与冠军失之交臂;而美国的霍莉和美梅尔两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秀,再次为美国队卫冕成功,获得并列冠军,这也表明高低杠正在成为美国队的强项。其次,乌克兰也有两名选手进入决赛,参加高低杠金牌的竞争。此外,像跳马一样朝鲜队又冒出来一个朴晶海,除了较好地完成了“立转360°”和直体后空翻二周下等常规动作外,还表演了高杠内向前大回环转体360°接前空翻转体180°换握低杠的新颖动作,最后获得了第4名。另外,还有英国、荷兰、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一批实力较强的运动员,将会加入高低杠的竞争行列。

(3)平衡木格局分析(表7)平衡木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仍有一定优势的项目。孙晓姣在35届世锦赛中,“单枪匹马”仍获得了并列亚军。36届世锦赛资格赛中,小将张楠曾以9.625分名列榜首,但在半决赛第1次掉下器械后,由于缺乏大赛经验,没能稳定住情绪又导致第2次掉下,失去了参加决赛的资格。37届世锦赛我国两名新秀终于发挥了应有水平,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金牌和第4名,也再次证明了我国平衡木的实力。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美国、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等国,都已逐渐缩小了与我国的差距。36届世锦赛美国的波斯德尔就率先获得了平衡木金牌:在本届世锦赛团体决赛中,美梅尔和维斯等后起之秀都有上佳表现,平衡木像高低杠一样也正在成为美国的强项,预计今后将是中国队的主要对手。另外,罗马尼亚、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也有一批优秀选手会加入平衡木的竞争。

表7 三届世锦赛平衡木名次分布

(4)自由体操格局分析(表8)

表8 三届世锦赛自由体操名次分布

自由体操过去主要是罗马尼亚和俄罗斯两强的天下。35届世锦赛后,随着拉杜坎的退役和扎莫罗奇科娃的受伤,罗、俄两强的优势已不复存在,而西班牙、巴西和荷兰等国迅速崛起,遂呈“天下大乱”之势。其中西班牙的戈麦斯,在36届世锦赛上获得金牌,但在37届世锦赛上却卫冕失败,冠军被巴西的桑托斯夺得。这是继巴西的海波利托在35届世锦赛夺得自由体操银牌之后,南美黑人选手在世锦赛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从而掀开了南美选手加入体操金牌争夺的历史新篇章。从现场表现来看,桑托斯整套动作不仅包括直体后空翻和屈体后空翻二周,而最有特色的是她把前空翻二周推向了“极至”,开场串表演了屈体前空翻二周,中串又完成了团身前空翻二周,同时,动作质量几近“完美无缺”,得到了裁判和观众的认可,最后以9.737分登顶,确实“当之无愧”。罗马尼亚的伯诺和蒙泰努组成的“双保险”,虽然也有很强的实力,但终究没能阻挡住桑托斯的前进步伐,获得了亚军和第4名,而西班牙的戈麦斯也只能屈居第3名。因此,一批体操“小国”正在迅速崛起,成为自由体操的有力竞争者。

3 结论

悉尼奥运会后实施了新的比赛规程和比赛规则,使世界女子体操发展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团体比赛美国女队迅速崛起,将对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等传统体操强国发起挑战,中国队也有机会再上一个新台阶。个人全能比赛的优势,仍然掌握在俄罗斯、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老牌劲旅手中;美国和西班牙等一批新秀也己初露锋芒,将会在未来比赛中对她们构成威胁;中国的张楠和康欣等小将,也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在个人单项比赛中,跳马比赛原苏联和罗马尼亚等国仍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美国和中国在高低杠与平衡木两个项目上都有较强的实力;巴西和西班牙等一些“小国”,在自由体操比赛中异军突起,她们将与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等体操强国进行较量。中国队只有转变训练指导思想,以弱项促进强项的发展,尽快提高跳马和自由体操水平,才可能在团体、个人全能和各个单项比赛中继续有所作为。

标签:;  ;  ;  ;  ;  ;  ;  ;  ;  ;  ;  

世界女子体操发展模式研究_体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