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的生命原型_格萨尔王论文

格萨尔的生命原型_格萨尔王论文

岭#183;格萨尔的生活原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型论文,格萨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藏族英雄史诗《岭·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岭·格萨尔的生活原型是不是历史人物岭·格萨尔?格学界颇有争论。藏文“格萨尔”一词最早来自梵文·其原意为格萨尔是“莲花的花芯”。少年格萨尔的本名叫觉如,是位被叔父晁同流放的可怜乞丐儿。12岁赛马登基后成为岭国的国王,从此尊号为“格萨尔”。在格萨尔夺取古印度却宗城之后,印度王玛哈拉扎在为觉如写的颂词中称其为“格萨若”,译成藏文为“格萨尔”:赞颂整个藏族地区美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君王格萨尔就是莲花的花芯,全体黑头藏民的心脏。

藏文典籍中曾经提到格萨尔武王、岭·格萨尔、昌·格萨尔、霍尔·格萨尔、朱古·格萨尔、阿尼·格萨尔、北方·格萨尔、仲·格萨尔、冲·格萨尔、突厥格萨尔、拉达克格萨尔等等众多的格萨尔。其中多数不是人名,而是部落、部族、民族的名称,唯有岭·格萨尔是藏族历史上实有的一位吐蕃时期岭尕部落君王、群众领袖和民族英雄。作为杰出的历史人物,岭·格萨尔的身世与业绩在许多藏文史书中都有记载。

藏族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气候温暖、水草丰茂的雅隆河谷。后来人口繁衍越来越多,逐步形成色、木、栋、敦、惹、朱六大族姓。其中敦氏又称穆布敦,出身最高贵,势力最强大,传说是天神的后代。岭·格萨尔王就是穆布敦的后裔。吉隆·图却多志的《果洛族谱》说:“敦氏益门纳卡以后,过了一十三非,因无儿子而由女儿主事时,神子布梧夏图投胎于仲妃赤金泽旦,生为敦拉叉干布的儿子,他是多康地区的头一位国王。其后是日赤赞和穆赤赞。穆赤赞生了三个儿子,即曲拉潘、喇嘛潘、曲潘纳布。曲潘长官生了三个儿子,即赛妃之子、温妃之子、降妃之子。岭族形成长、仲、幼三系,幼系主持国事。”根据该书的记载,曲潘纳布的三妃中,赛妃生子拉雅达噶,繁衍为上岭赛尔瓦八部落,属长系;温妃生子赤降华甲,繁衍为中岭温布六部落,属仲系;降妃生子扎都奔,繁衍为下岭穆降四部落,属幼系。扎都奔生子拖拉奔,拖拉奔生子曲拉奔。曲拉奔娶戎、噶、穆三妃。戎妃生子总管王戎查叉干,穆妃生子晁同,噶妃生子森隆。森隆娶汉、戎、葛三妃。汉妃生贾察霞尕儿,戎妃生罗儿布拉达尔,葛妃生子格萨尔王。他是阴历三月初八投胎,在第一个胜生土阳虎年(1038)正月十五日旭日东升之时,降生在吉遂雅地方河流交汇处,即今日的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河秀乡一带。

绛曲浙桂著的《朗氏族谱·灵犀宝卷》中写道:“朗氏家族有一位大成就者叫绛曲浙桂,曾经到五台山去修行,到了格措湖畔,遇到格萨尔大王。格萨尔向他供奉了一件罗刹的大氅,一条花辫子,一匹黑马,并且说:‘我立志驱除人间的恶魔,请给我的事业以护佑,并给我做长生不老的加持。’大成就者绛曲浙桂说:‘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天上的神也无法阻挡。我只能护佑你不受魔障的欺凌,活到八十八岁。’绛曲浙桂来到五台山,天天在禅房静坐修行。一天,忽然显现出岭·格萨尔派来使者的征兆。睁眼一看,果然有使者出现在身边。他说:‘大成就的瑜伽行者啊,格萨尔大王已经准备了足够的供奉,请你不要留在异域他乡,还是回到自己的故乡去吧!’……后来绛曲浙桂骑着神鼓来到岭国,受到空行仙女的迎送。到了岭国后,受到格萨尔王和他的将领们的欢迎。格萨尔遵照绛曲浙桂大师上次的嘱托,献上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五部遗教》,还有许多法衣法教和稀世珍宝。岭国的三十英雄、三十青年、三十大师、三十贵妇,也都供奉了自己的礼品,并请求大成就者绛曲浙桂留在岭国。”

松巴·益希班觉尔在《关于格萨尔的答问》中说:“所谓格萨尔的生地,是在德格左边·康地上部的林哇地区。此地名叫吉尼玛滚奇,格萨尔即生此地。”“关于格萨尔的出生地,从康地上部起,向上包括黄河、澜沧江、金沙江三水之内,在此三水之间的澜沧江拉吉雄及两水或三水的汇合处即是格萨尔的出生地。此地在德格堡寨的左面,属德格地区。”“其族属是康地德格地区的林哇及邓柯两大部落中的林哇部落。”“格萨尔降生为父亲僧隆、母亲尕如的儿子。他出生后不久,被其叔叔晁同赶到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凌湖及毒湖附近的拉隆玉朵地方。”“格萨尔是一位武艺很高、机智勇敢的人,娶了梅萨绷姬和林加里的姑娘珠牡姬大小两房妻室。”“那时候,霍尔白帐王、黄帐王、黑帐王的匪军到了林哇地方,杀了格萨尔的祖父皆居谢尕和兄弟三十人,掳走了叔叔恰干和珠牡,珠牡被白帐王纳为王后。”“格萨尔带了大批林哇军队来到牙才卡玛城,把铁链挂在城墙上,进入城里,杀了霍尔王和众多霍尔军。”“以后格萨尔到邓柯部落去,被那里的猛犬追逐,马惊坠地,因而致死。”

智贡巴·丹巴绕杰在《安多政教史》中写道:“从前,黄河上游西岸的全部地区,归岭·格萨尔管辖, 他诞生的年代, 有铁鼠年(公元1060年)和水蛇年(公元1053年)两种说法。无论是哪一年,均属于第一个胜生的六十年。从曾邀请绛曲浙桂和米德扎尼纳格德讲经、修建佛殿也可知道这一点。诞生地是察卜寺附近扎日山阴面澜沧江流域的措贡卡地方,也有说是居达尔的达尔萨纳合隆瓦地方。尽管他的历史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这个地区现在大约属果洛管辖。”

当代藏族学者夏格巴在《西藏政教史》中写道:“当时(指朗达玛被杀之后),在多堆、多买地区交界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叫格萨尔·洛布扎堆的人。他不但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自己还善于变幻,懂得法术。在老百姓中间有不少关于他同邻近的许多国家打仗的很动人的故事。很多文献中说,不但有许多关于格萨尔的生动的传说故事,而且还有铠甲、弓箭、宝剑等珍贵文物。”

当代藏族学者、西北民族学院教授才旦夏茸的《西藏历史年鉴》说:“麦卡加措三百七十四年,即第一个胜生前的六十年的第二十四年铁鼠年,也就是公元一千年,岭·格萨尔王诞生,传奇中和《朗氏族谱·灵犀宝卷》中说:‘朗氏绛曲浙桂曾向格萨尔王作了阳寿有八十八年的预言。’《五明明灯》中说:‘他是米德尼纳饶瓦和益西亮布两人的学生。’《青史》中说:‘作跟珠木端巴·米德学翻译。’《司都自传》中说:‘夏达的吉达地方是岭·格萨尔王的诞生地。’‘第二个胜生的火兔年即公元1087年,如同朗氏绛曲浙桂的预言,格萨尔王逝世。’”

据已故藏族学者昂欠多杰在《岭·格萨尔王的传说》一文中考证:“岭·格萨尔王的主要事业是:在玛西石岩上门,打开了战神的盔甲武器宝库门;在玛西石岩宝库中门,打开了治病药物宝库门;在玛西石岩宝库下门,打开了消除贫穷宝库门。这三库称为大丈夫事业的宝库。征服了黑魔、黄霍尔、萨旦木姜、更乃门,称为四方的四敌。攻占了达斯的财富城,拉下布的绵羊城、觉合惹的马城、扎吾的米城、松巴的犏牛城、加合茂的米卜城、克什米尔的山羊城、太让的狗城、隆吾地方的青稞城、岗尕尔的水昌城、托尕尔的玉城、玛帕木的黄金城、阿扎的玛瑙城、象雄的珍珠城、香香的药城、木尼的石青城、柏哈拉茶城等。这些事业称为攻占十八大城。还攻取了厘赤地方的马福祉城、纳保加的马税城、北地玉赛的曼扎财福祉城、扎日的药城、阿赛的铠甲城、祝古的盔城、下部地区察瓦绒的箭城、厘赤的铠甲城、阿赛的玉城、夏加的玛瑙城、阿里的黄金城、上方印度赛尔岭的金城、加纳合的生铁城、克什米尔的石青城、玛尔堡的珠砂城、高瑞的缎城、米努女王的绸城、楚玛尔的氆氇城、上方印度的教法城、下方汉地的茶城等。这些事业称为攻占二十座小城。他在一生中压制强暴,扶植贫弱。在打开九宝库门、征服四方四魔、攻占十八大城、攻取二十一座小城的同时,做了许多对广大人民有益的事情,对祖国的统一也有一定的功绩。”

大量的藏文历史文献证实:作为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生活原型的岭·格萨尔,不仅是藏族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确确实实生存过的有身世、有妻室、有思想感情、有血有肉的一位社会公民,而且是一位叱咤风云、东讨西伐、南征北战、统一青藏、事业辉煌、倍受尊崇的部落首领、岭国君王。对于这个铁的事实,绝大多数学者都确信无疑,然而,也有少数人不承认,认为史诗《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岭·格萨尔没有生活原型,是虚构文学人物,或者只是一种符号而已。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当代藏族著名学者安多·根登曲批,认为藏族历史上根本没有岭·格萨尔这么个人物,是后人在讲故事中编造出来的。他在《白史》中写下这样一首关于岭·格萨尔的诗:“高山之巅找不到凶猛的雄狮,雪域之邦哪里有格萨尔大王?任凭夸张的说法、生花的妙笔,纵情书写华丽的诗篇。”他认为狮子只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正如在雪山顶上不可能找到凶猛的雄狮一样,藏族历史上就根本没有格萨尔大王,所谓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只不过是民间艺人用文学作品固有的夸张、虚构手法创作出来的华丽诗篇。

当代藏族著名格学家、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降边嘉措的观点更具有代表性。他历来认为藏族历史上没有岭·格萨尔这个人物,他仅仅是藏族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一个文学艺术形象、一个象征性的符号。1986年他在其专著《〈格萨尔〉初探》中说:“我认为,格萨尔并不是一个历史人物,更不是唃厮啰和岭仓土司的祖先,而是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尤其是众多的才华出众的民间艺术家们创造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典型,是藏族人民,尤其是民间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8年以后,他在1994 年出版的《〈格萨尔〉与藏族文化》一书中又说:“我们有理由认为,格萨尔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他是勇敢型人物概括起来产生的艺术形象。”“因此,格萨尔是一个代表,一种象征,用符号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他只是个符号,一个寄托着民族希望的符号。”

令人费解的是,有些著名格学家在《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的生活原型是不是历史人物岭·格萨尔的问题上,前后观点不一致,甚至相反。已故的西北民族学院教授王沂暖先生1982年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第4 期上以建白平措署名的《关于〈格萨尔王传〉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研究一下现存的藏文资料,去考察考察康地藏族群众的口头传说,就不难断定,当初岭国占领的地方,是在多麦康地的德格、丹库色雪、果角、昌都、吉古多一带,后来才逐步扩大到安多的黄河流域。”“大约在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前,在现今的德格县境阿雪之加达地方,诞生了格萨尔王。那里的岭葱土司,就是格萨尔的后代。从其后嗣扎拉泽加算起,到现在已有四十九代人。”“纵观以上事实,我认为岭国格萨尔王乃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然而过了11年,他却改变了看法。他在《安多研究》1993年第1 期上发表《〈格萨尔王传〉中四个疑难问题之我见》说:“我的初步意见,《格萨尔王传》写的格萨尔,百分之九十九是虚构,不是历史事实。格萨尔其人是所谓箭垛式的人物,集体的创作,是随意虚构。故事中的地方、纠纷是虚构的,所有的人物情节也是虚构的。”

《格萨尔王传》的主人公岭·格萨尔的生活原型是不是历史人物,是格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蒙古国著名学者策·达木丁苏伦在1957年出版的《〈格萨尔王传〉的历史源流》中说:“首先要明确地肯定,是否确实有过格萨尔王这个人。如果确属历史人物,那么他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居住过?以什么内容著名于世?如果能够解答上述诸问题,那么就不难对这部渊博的叙事长诗得出正确的答案。我觉得,格萨尔王是否是历史人物,是解答关于格萨尔叙事长诗起源的一把钥匙。”

18世纪法国文学家伏尔泰曾在《论史诗》中说:“史诗一词来自希腊文Encs,原意是‘说话’。只是由于习惯相沿,这个词才与诗体写的关于英雄冒险事迹的叙述联系起来。”从这个关于英雄史诗的定义出发,我认为《格萨尔王传》主人公的生活原型,应该是,必须是确有的杰出历史人物岭·格萨尔。因为英雄史诗是用“诗体写的关于英雄冒险事迹的叙述”,其本质属性就是为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树碑立传。如果没有历史人物岭·格萨尔做生活原型,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成其为英雄史诗了,更不可能成为驰名中外,流芳百世的伟大英雄史诗。据许多学者考证,《格萨尔》史诗所描写的一系列的部落战争都在藏族历史上实际发生过,其中一些重大部落战争都是岭·格萨尔亲自发动和领导的。它是证明岭·格萨尔确是历史人物的最好注脚。

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创建的符号学认为,语言及非语言的标示类现象,都是符号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符号都不是为符号而符号,毫无实指的虚构,不表达任何特定意义,而是实实在在地代表着某种具体事物,反映其内在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人的姓名都是一种符号,把格萨尔说成是一种符号是有道理的。然而,表示某人姓名的符号总是同被表示的某人成对应关系,有格萨尔这个符号就必然有格萨尔这个历史人物。如果只承认格萨尔是一个符号,是古代藏族社会的民族英雄、部落领袖统称,只是“一个代表,一种象征”,“一个寄托着民族希望的符号”,而不承认格萨尔确是藏族历史人物,即藏族历史上确实生存过格萨尔这样一个杰出人物,这种观点本身就违犯了符号学的基本原理。我的这种看法,也可能偏颇或言之无理,愿与大家商榷。

标签:;  ;  

格萨尔的生命原型_格萨尔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