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翠静,唐宏霞,鲍喜静,田金霞,辛丽娟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名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二甲双胍口服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BMI、HOMA-β指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BG、2hPG、HbA1c、BMI指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OMA-β指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BMI、HOMA-β指标降低幅度均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地塞米松;亚急性甲状腺炎;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91-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张家口市第一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1999年)。排除标准:①除2型糖尿病外的其他类型糖尿病;②患有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③患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者;④既往有患胰腺疾病史;⑤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⑥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分组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平均年龄56.35±10.27岁,男16人,女14人,平均病程(10.31±3.13)年,空腹血糖(FPG)(9.56±2.41)nmol/L;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58.72±8.51岁,男15人,女15人,平均病程12.08±4.63。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只要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0.5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0,1片/次,3次/日。观察者在此上同时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20058,规格为100mg/片,1片/次/日。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

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A1c)、体重指数BM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1.5 疗效判定[1]

显效: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降低,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治疗后,血糖下降不明显,或血糖波动较大。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66.33%,经fisher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81,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肠促胰岛素作为一种肠源性激素,具有增进肝糖原分解,抑制肝糖原合成,促进糖异生,特别是在进食后,能够正向诱导胰岛素的大量分泌,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2]。然而内源性的活性GLP-1在体内可被二肽基肽酶(DPP-4)迅速失活,而失去促胰岛素作用,外源性的GLP-1的类似物质虽不能被DDP-4裂解失活,但需要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途径,且降糖效果远不如内源性的GLP-1[3]。DDP-4抑制剂,能够抑制DDP-4对于GLP-1的降解作用,血液中以活化形式存在的GLP-1大量存在,胰高血糖素分泌受到抑制,胰岛素分泌得到促进,还可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4],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DPP-4抑制剂倍受关注。目前,中国已获准使用的DPP-4抑制剂包括: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西格列汀是第一个投入临床使用,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口服DPP-4抑制剂类药物,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还可起到保护胰岛β细胞,从而延缓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的病程,且不易引起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5]。二甲双胍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6]推荐的控制血糖升高的一线首选药物,同时可与多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是联合用药的基础药物。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改善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收到较好的疗效,西格列汀的问世打破了2型糖尿病治疗的传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问题,为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鉴于其上市时间不长,仍需大量的长期的临床资料证实其对于病程的延缓或逆转作用,观察其长期的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吉,孙家忠,李广森,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7):836-843.

[2]邹大进.肠促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点.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3):241-242.

[3]刘霞.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海南医学,2014,25(10):1429-1431.

论文作者:张翠静,唐宏霞,鲍喜静,田金霞,辛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翠静,唐宏霞,鲍喜静,田金霞,辛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