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维护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邹日海

医院医疗器械维护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邹日海

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525200

摘要:医疗器械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也在不断引进医疗设备,新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但当前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医院的长久发展。本文从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出发,总结出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医院长久发展。

关键词:医疗器械;维护管理;问题;对策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器具、设备、体外诊断试剂、校准物、材料、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物品,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也属于医疗器械的一部分。医疗器械在医院日常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当前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大,许多医院正在不断更新设备,以期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但许多医院对医疗器械维护管理关注较少,直接引起了医院诸多医疗器械使用寿命简短或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医院资源浪费,严重时还会影响诊治效果,导致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发展。以下结合我院实际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状况,对维护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总结。

一、医院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中的问题

(一)医疗器械盲目购买

当前许多医院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对存在大肆购买医疗器械的状况,且进行购买时以新型、热门器械为主,如: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一些医院为吸引患者,在引进器械时,未了解医院患者来源状况,盲目跟风,购买新型器械,导致同一地区不同医院大型医疗器械功能相同,导致诸多医院大型医疗器械供大于需,引起资源浪费。新型医疗器械上市后价格较为高昂,盲目购买将引起医院大量消费资金,影响医院正常运作。医院进行医疗器械购置时,盲目跟随相关宣传广告进行购置,一些医院甚至盲目相信进口器械,使得医疗器械的安全性缺乏保障。部分医院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导致引进器械闲置,影响医院整体经济效益。

(二)医院等级评定与医疗器械存在紧密关联

当前医院等级评定中,医院疾病诊治能力是评定等级的重要指标,而医疗器械配置状况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医院医疗水平。因此,部分医院为提升医院等级评定结果,常在短期内大量购置医疗器械,而其中诸多医疗器械购置时参照上级医院购置标准,以便增加等级评定中的必备分和超额分。这些设备购置后常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再次使用时,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技术问题,导致无法投入使用。

(三)医疗器械产权多元化

当前许多医院因发展需求急需购置新型设备,而医院又存在资金短缺状况,进而导致医院诸多医疗器械存在产权多元化状况。当前医疗器械产权多元化主要分为:国家拨款购置、自有资金购置、上级调拨、银行贷款购置、集资购置、职工合股、向外租赁等[1]。医疗器械产权多元化状况使得医院中存在许多功能相似,但型号、档次、名称等不同的设备,受产权多元化的影响,各医疗器械投入使用时,涉及到到投资回报问题,进而易导致医院部分医疗器械使用较少。

(四)替换器械缺乏管理

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医疗器械的引进成为医院发展中的必备过程。医院根据实际发展状况、相关人员技术水平、发展规划及目标等购置相关器械是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促进医院发展的基础[2]。部分医院在购置新型器械后,一些专业设备将会被替换,替换器械将处于闲置状况,而部分替换器械仍存在使用价值,引起资源浪费。

(五)医院医疗器械维护人员水平不够

许多医院中大型医疗器械维护人员均非专业人员,且部分人员上岗前仅经过短期培训,上岗后未及时进行专业培训更新知识储备,进而导致一些医疗器械维护人员对器械的相关功能、原理、结构、工作流程等相关内容了解不够,不仅影响医院器械使用状况,影响患者诊治效果,且难以及时维护器械,影响器械使用状况[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医疗器械维护人员水平自身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医院器械出现故障时难以及时进行检修,影响医院正常运作,同时医院需请专业人员进行器械维修,也增加了医院经济支出,影响医院效益。

二、医院医疗器械维护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购置医疗器械

医院进行医疗器械购置需避免盲目购置状况发生,进行医疗器械购置时需保持实用原则和经济原则。实用原则是指医院购置器械前,需对医院实际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及时了解医院患源状况、医院发展状况、医院规模、医院实际医疗器械配备状况、医院相关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等,并结合医院未来发展状况为合理挑选器械,以满足医院发展需求,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购置[4]。经济原则主要是指医院在购置器械医疗时,需从节约成本、患者接受程度状况出发,为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诊治器械,减轻患者诊治负担,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二)器械购买审批及验收

医院相关管理部门需加强对医疗器械购置状况的审核,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有科室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申请,并评估器械的效益,由设备科人员进行核实、评估,确定购置方案后,上报上级管理人员进行审批、购置[6]。设备购置后,科室相关人员需加强对设备的检测、验收,以保证设备的完好、功能正常、数量准确等,保证患者诊治安全性。

(三)医疗器械使用管理

医院需加强对相关器械使用及维护人员的定期培训,及时提升相关维护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促进相关人员了解器械的构成、性能、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保养维护方法等,促进相关人员规范操作,提高器械使用寿命[7]。医院购置新型器械后,需改变传统“科室所有”的相关管理方法,将相关器械借至其他科室使用,以充分利用替换器械,提高器械使用率,提高医院整体医疗器械整体使用水平,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四)医疗器械的维护

医院需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维护,维护过程主要包括两种:保养和维修。相关器械维护人员对定期对器械进行自检,若医疗器械在保修期间时,可也根据相关合同内容,要求相关厂家对器械进行润滑、参数检测、管道清洗等,以保证器械正常运作[8]。若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状况,相关操作人员需及时通知科室管理部门及相关器械维护人员,器械维护人员需在接到通知后及时达到现场进行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

三、结束语

医院医疗器械是医院正常运行的保障,医院需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维护管理,合理购置医疗器械,提高器械维护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及时对医疗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提高医疗器械的使用率,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医院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群.医疗器械维护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07):107-108.

[2]尹军,何庆华,陈维平,等.仿生(人)管理学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应用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09):81-82,85.

[3]黄亮.关于大型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思考[J].医药前沿,2015,05(18):316-317.

[4]徐恒,许锋,田金,等.医院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新策略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09(07):46-48.

[5]吴超.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内容初探[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10(08):339-340.

[6]闫翔.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探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06):125-126.

[7]李宏鹏.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09(03):60-62.

[8]叶淑华,石鑫,郑艳珠,等.探讨医疗设备的维护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12):108-109.

论文作者:邹日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医院医疗器械维护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_邹日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