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蔡兵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蔡兵

蔡兵 (武胜县桥亭初级中学 四川 广安 638400)

中图分类号: G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12-007-01

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收获知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初中数学是一个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相关解题技巧。并且初中生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也在逐步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也相应地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若教师不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会导致有些学生不能有效地吸收知识,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改变这一不利现状,很多教师开始探索适应目前状况的教学方法,经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分层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有很多,现主要从分层教学的概念出发,引出分层教学在数学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阐述自身对分层教学法的几点做法,希望能够有效地推动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层教学中的"双主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双方均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调控和反馈来联系教师的辅导和学生的自学,实现教与学的目标。把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成由低到高的A,B,C三个层次,这一教学模式关键是着眼差异,分层制定目标,制定目标既要根据原有教材结构,又要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作科学合理的补充和调整,以形成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分级学习目标,使各层次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 知识基础、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将每个章节教学目标分成A,B,C这样三个层次: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基础知识的应用, 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按照这三个层次目标,再根据教学内容使之具体化,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数学教育的普及性和发展性。例如,在解题训练,我提出了A,B,C三层教学目标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各自的学习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多媒体网络的支持下, 我把三个层次的题目同时展示出来,每层次目标配备三道题左右,让学生先快速浏览A层基础题,若每题都感觉思路清晰且有十分把握的话,则可立即进入B层,若B层题稍作思考还是会迎刃而解的话,又可马上进入最高层C层题后静下心来好好思索。如果自己在哪一层次浏览中感到不熟练或遇到困难,就选择这一层次题目来练习。对A层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具体引导,逐步完成;对B层学生,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C层学生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施教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

对于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在学生内部的分层,也相应的在作业分层,及时检查备; 备课分层,有的放矢;测试分层,增强信心;教育分层,尊重学生。作业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而言,课外作业是最好的、即时的课堂学习效果检测;对教师而言,课外作业是最好的、即时的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可以尽早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实践中,我们将课外作业的完成质量看作是对课堂效率最好的检验,故实行分层对待,低层次的学生作业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为主;高层次的学生除完成低层次学生的作业外,还要增加两道要求较高的附加题;同时也会根据情况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做一做高层次的题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资源的取舍、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步骤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的高低应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内容应有不同的量的要求;针对学生认识、理解能力的不同,在课堂提问、知识讲解、巩固练习上也应有不同的质的要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单元测试成绩非常重视,考得好,就信心百倍,努力追求新的目标;考得不好,就垂头丧气,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和动力。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编制测试试题时,我们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分成高低层次试卷,只要学生完成了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就能考出好成绩。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思想千差万别,所以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不但要跟上,还要区别类型、因人而异。在对待学生态度上要谦虚谨慎,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领悟道理,在情感交流的理解中获得心理平衡。

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数学问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学习,这会使各层次学生都受益。 总之,作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分层教学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使每个学生都有提高,不断的进步。

论文作者:蔡兵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1

标签:;  ;  ;  ;  ;  ;  ;  ;  

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蔡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