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虚衔,还是实授从郎世宁奉宸苑卿官职的性质谈起论文

是虚衔,还是实授?从郎世宁奉宸苑卿官职的性质谈起

王幼敏

「奉宸苑卿」是清代内务府管理宫廷事物的官职,任职于清廷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曾被乾隆皇帝授予此职,但这个职衔是虚衔还是实授?郎世宁等传教士画家对皇帝赐予的官职又是什么态度?教会对此又是什么态度?从这些问题中亦可窥见清代中西交流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一七六六年七月十六日,在清代宫廷服务了五十一年的西洋画家郎世宁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八岁。乾隆皇帝闻奏报,于当日特发上谕,给予优恤:

西洋人郎世宁,自康熙年间入值内廷,颇着勤慎,曾赏给三品顶戴,今患病溘逝。念其行走年久,齿近八十,着照戴进贤例,加恩给予侍郎衔,并赏内务府银三百两,料理丧事,以示优恤。

追赠正二品的侍郎衔、赏银三百两,这种待遇在以往服务宫廷的西洋人中前所未有。除了死后哀荣,上谕中还特别提到郎氏生前「曾赏给三品顶戴」,但没有说明具体的任职情况。

郎氏画作中有一件《围猎聚餐图》,款识:「乾隆十四年四月奉宸院卿臣郎世宁恭绘。」由此可知,「曾赏给三品顶戴」的职务是奉宸苑(又作奉宸院)卿。据此,有研究者认为郎世宁曾负责「掌管皇家园林工作」,并进一步推测是其「参与设计长春园西洋楼建筑时担任的职务」。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笔者持怀疑态度。因为奉宸苑卿属于内务府高级官员,按当时的制度,身为外国人的郎世宁并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所以,其官职的性质值得进一步探讨。

郎世宁的奉宸苑卿应非实授

2.3 充分认识“统计距离”的重要性 基于应用的《体育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理解方法本身所蕴含的统计思想外,还需要清楚具体统计方法是如何实现“统计思想”的。这就需要理解“统计距离”的概念及其表达的含义。它构成了“统计思想”与“统计方法”之间的桥梁。

奉宸苑卿官至正三品,算得上是内务府的高级官员,其主要职责是「掌总理苑囿事物及本苑职官迁授升除之事」,权力不小。从目前的文献记载来看,此职都是由旗人担任,外人不得染指。如晚清宗室、权臣肃顺就曾在道光末年担任过此职。从身份上来讲,郎世宁不过是宫廷画画人,而且还是西洋人,他如何能在体制内被授予此职务?这其中一定包涵了其他因素。

其实,对于郎世宁担任奉宸苑卿这件事,宫廷档案、史料都有明确记载。如乾隆十三年十月初八日上谕:

奉宸苑卿职衔郎世宁,着赏给俸禄。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乾隆十三年十月记此事言:

有研究者推论,乾隆皇帝此次赐官王致诚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王致诚有了这一官衔后,就可以取代郎世宁而成为清宫领衔画师」。(汤开建《清宫画家法国耶稣会修士王致诚在华活动考述》,《国际汉学》二〇一二年第二期)这种说法恐难成立。因为无论从画技、资历还是对皇帝逊谨的态度,乾隆皇帝都没有让王致诚取代郎世宁的理由。事实上,皇帝赐予郎世宁的官衔和待遇比王致诚要优厚得多,且对郎世宁的欣赏、眷顾从未减退。实在看不出有让王致诚「取代郎世宁而成为清宫领衔画师」的迹象。

两条史料透露出三点信息:第一,郎世宁获得的奉宸苑卿,只是职衔。如果是实职,自然有相应的俸禄,皇帝没有必要再特意下旨「赏给俸禄」;第二,其最初获得这一职衔时并无俸禄,相应的俸禄是后来追加的;第三,上谕、圣旨发布的时间是赏给其俸禄的时间,其获得职衔的时间,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推测应在上谕、圣旨发布之前的一段时间。

清 郎世宁 万吉骦图轴
绢本设色 纵二三八·五厘米 横二六九·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郎世宁 自在驈图轴
绢本设色 纵二五〇·五厘米 横二七〇·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乾隆末年,西洋画家贺清泰、潘廷章也获得了六品顶戴的恩赏。《上谕档》乾隆五十八年七月八日:「……今只须索德超带同善画喜容之贺清泰、潘廷章二人,于七月二十日前来热河。七月十三日:西洋人贺清泰等,俱着加恩赏给六品顶戴。」

教会和修士画家对皇帝授予官职的态度

在中国宫廷服务的西洋画家都具有修士、画家双重身份,他们都是受某个教会的派遣来到中国的。对于宫廷画画人来讲,能被皇帝授予官职是梦寐以求的事,但在修士画家看来,却是遇到了「不幸」,因为按教规和他们的信仰是不应该接受俗世官职的。这就使得皇帝授官这件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阻碍,矛盾涉及到皇帝、教会和修士三方。

谈及经济犯罪立法,不能绕开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犯罪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很多论者对我国刑事立法单轨制提出了质疑,认为应当采取经济犯罪立法双轨制模式,即在刑法典之外单独制定“经济刑法”,由刑法典规定自然犯和常见、相对稳定的经济犯罪,而绝大多数经济犯罪则由经济刑法予以规定。其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经济犯罪具有易变性的特点,为了保持刑法典的稳定性,宜采取立法双轨制模式。二是除了中国内地之外,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采取经济犯罪立法双轨制,单独制定“经济刑法”。[13]笔者对此种建议并不赞同。

称取250 mg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溶于50ml的无菌去离子水中,配置0.5%的SDS溶液,于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处理。将获取的实验组大鼠股神经用无菌刀片在神经分叉处切断,分别获取股神经的皮支、肌支和主干。置于50 ml的0.5%的无菌SDS溶液中,分别于定轨摇床中常温下震荡处理。取出股神经分支置于50 ml无菌离心管中,加入40 ml 0.01 mol/L的PBS,分别洗涤10次,每次2 h。取出股神经分支置于0.01 mol/L的PBS中4℃条件下备用。

不久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报告,并传达了毛泽东这次谈话精神,指出在社会主义的美术学院里,应该让各种派别和风格都自由发展,准许开课。彩墨画系除了画人物,还要画山水、花鸟。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未来派、形式主义都可以开课讲授,学校要全面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和“古为中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其次,对于教会方来说,选派技艺高超的修士画家进入宫廷服务,就是要投皇帝所好,满足其想了解西洋事物的好奇心,借此与皇帝之间建立起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以备在遇到麻烦时求得庇护。因此,尽管接受俗世的官职有悖教会的规定和修士的信仰,但是出于某种考虑,教会在修士画家任职问题上表现出了灵活性,并没有主张强行拒绝。

研究中的计数资料需用n(%)加以表示,并接受χ2检验,若相关数据比较后结果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据一七五四年十月十七日《钱德明神父致本会德·拉·图尔神父的信》记载,这一年夏天,王致诚曾获得四品文官职衔。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五月,王致诚奉命前往热河绘制乾隆皇帝筵宴「三车凌」(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的三位首领,即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的一系列纪实性绘画,持续工作了五十多天。其绘画技艺得以充分展示,并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认可。由于工作辛劳,大病一场。为了嘉奖王致诚,皇帝封他「四品文官,并赋予神父一切该级别的官员所享有的特权。这样,王致诚神父就可以具有该级别官员的标志,享有该级别官员的俸禄了」。但王致诚以修士不追求尘世的荣华富贵为由,婉言谢绝了皇帝的恩赏。对此,教会一方面对他的行为大加赞颂,另一方面也不免担心由此产生的后果:「我们所有的人都劝他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一味地或强行地拒绝,以免造成令人不快的后果。应当深信不疑的是,当我们处于不幸的时候,如当皇帝赋予我们此种性质的奖赏,并以为他已经为我们做了一切时,如果我们想继续在情况紧急时能求助于他,并能自由地跟他去诉说的权利,那么,我们就不能够过于思虑如何避免接受这种奖赏。」

清 郎世宁 平安春信图轴
纸本设色 纵六八·八厘米 横四〇·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画面右上方,乾隆皇帝题诗曰:「写真世宁擅,缋我少年时。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表达了对郎世宁绘画技艺的赞许

钱德明神父的信中还记录了乾隆皇帝与王致诚的一段对话,其中也提到了郎世宁获得官衔的事:「『朕听说你一点都不想当官,这是为什么?朕想知道你的理由。』王致诚神父答道:『我是个修会会士,作为修会会士,我不能够享有这种荣誉,它和我的身份是不相配的。』『但是,郎世宁神父就是官员,然而他也和你一样是修会会士。』皇帝说。王致诚神父答道:『没错,但陛下知道他曾多次谢绝这一荣誉,他最后是因为陛下您下了绝对的命令才接受这一官衔的。』」信中还讲到:「事实上,皇帝曾在不同场合表示要让这位可爱的神父当官,但只是在皇太后的指使下,皇帝才用充分的权威使郎世宁神父接受了官职。」

首先,在乾隆皇帝眼里,郎世宁等人的身份就是为宫廷服务的西洋画画人,与本国画画人没有什么区别。画家服务的好,给予赏赐顺理成章,而在诸多赏赐中赏给官衔的分量最重,只有那些最令他满意和信任的画画人才能获得。至于修士身份合不合适接受,似乎没有更多的顾忌。

由此可知,郎世宁也是迫不得已才接受了奉宸苑卿的职衔。对于他来说,一定和王致诚一样非常不情愿。但他的处理方式似乎更符合教会的意思,即不能因为赐官的事与皇帝闹僵,影响到他与皇帝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而维持这种关系对于教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至于修士画家本人,在是否接受官职这个问题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被迫接受」(当然,这应该是得到了其所在教会的默许),明确表示拒绝接受的只有法兰西画家王致诚。

由图5可以看出,在采用瓷介质磨矿时,方铅矿矿浆电位基本保持不变。但铁介质磨矿条件下,方铅矿矿浆电位要比瓷介质磨矿时的低,并且随着磨矿时间的延长,矿浆电位急剧下降。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铁介质磨矿时,随着磨矿时间的延长,铁介质磨蚀磨损加剧,生成的铁粉具有还原性,改变了矿浆氧化还原气氛,从而降低了矿浆电位。但是,瓷介质磨矿过程中,没有铁质物质参与反应,因而矿浆电位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些新出现的治疗方案是针对疾病特异性的病理生理信号通路起作用,因而选择适宜接受不同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在应用抗IgE抗体的疗效研究中,Pinto等[37]未严格区分CRSwNP和CRSsNP患者,二者的免疫病理机制不同,导致Omalizumab单抗的疗效与安慰剂未见差别,而Gevaert等[38]选择CRSwNP合并哮喘的患者接受治疗即取得显著疗效,因为哮喘患者鼻黏膜中IgE显著升高。

正如钱德明等人所担心的那样,王致诚的辞官行为显然使乾隆皇帝感到了不快。因为在他看来,皇帝的权威是任何人都不能挑战的,这导致他对待王致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宫廷档案记载来看,乾隆二十年以后,王致诚的主要工作是画一些普通的人物、美人之类的装饰画,没有再被允许主持重要纪实性绘画作品的创作。我们甚至推测他所在的教会或许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这件事的牵累。

要讨论这个问题,还得从奉宸苑卿的本职说起。内务府是清代一个特设机构,专门负责管理皇家事务,其最高长官为内务府总管,一般由满族王公大臣兼任。奉宸苑,是内务府下属「三苑(院)」之一(另两处为上驷院、武备院),设立于康熙二十三年,初设时以内务府总管领之;雍正六年设立卿职,定为正三品;乾隆十四年,设卿二人,由侍卫补授一人,由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苑内人员编制多达一百五十人。

此外,对于乾隆皇帝赏给王致诚官职一事,宫廷史料也有记载,与钱德明神父的信札略有出入。《上谕档》乾隆十九年六月初十载:

西洋人王致诚,着赏给内务府郎中职衔。钦此。

推荐理由:《讲给孩子的二十四节气》是一套为儿童讲述二十四节气的原创科普图画书。通过古朴淡雅的中国风格图画和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二十四节气这项古老而伟大的中国发明的历史由来以及它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是一套孩子们能真正参与互动的二十四节气绘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和自然科学教育的精品读物。

内务府郎中是正五品,并非四品文官,且同郎世宁的奉宸苑卿一样,也只是职衔而已,并非实授。是否赏给相应的俸禄,谕旨中没有明示。

初八日,司库郎正培来说,大学士傅(恒)传旨:郎世宁着按品级赏给俸禄。钦此。

郎世宁去世后,真正取代其获得奉宸苑卿官衔的是来自波西米亚的西洋画家艾启蒙。《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记载,乾隆三十二年正月二十八:

纳入标准:①均存在性生活史;②宫颈完整无器质性损伤;③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进行调研;④病历资料齐全者;⑤入选对象对本次调研的过程、方法及原理清楚明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患者;②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肾衰竭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近1年内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者;⑤拒绝接受宫颈检查者。剔除标准:①随访过程中失联者;②主动要求退出调研者。

西洋人艾启蒙在内廷行走,尚属勤慎。着照之前郎世宁之例,加恩赏给奉宸苑卿衔。

可见,皇帝赏赐官衔的标准,除了画技高、人勤快之外,谦恭谨慎,顺从皇帝的意志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就这一点而言,王致诚显然比另外两位更有个性。

清 王致诚 十骏图册(共十开)
纸本设色 每开纵二四·二厘米 横二九·一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艾启蒙 锦云骓图轴
绢本设色 纵二二九厘米 横二七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清 艾启蒙 驯吉骝图轴
绢本设色 纵二二八·八厘米 横二七六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还记录了乾隆皇帝要求郎世宁在画作上题写官衔的情况。《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乾隆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如意馆载:「传旨,着郎世宁仿木兰图画画一幅,高一丈,宽六尺,落款写现今官衔。」从绘制的时间和内容分析(见后文),《仿木兰图》应是前面提到的《围猎聚餐图》,所谓「现今官衔」就是该图落款的「奉宸院卿」。由此可知,其获得官衔的时间应在乾隆十三年七月左右,与获得俸禄的时间的确存在几个月的时间差。史料记载还显示,其他西洋画家如王致诚、艾启蒙等所获官职也属虚衔性质。

奉宸苑卿职衔的赏赐范围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郎世宁等西洋画家所获得的职衔都出自由皇帝直接管辖的内务府。内务府就是皇帝的政治「后花园」。至于赏赉对象,那得看实际需要。

目前的研究大都认为,郎世宁的奉宸苑卿是其「参与设计长春园西洋楼建筑时担任的职务」。但这可能是个误解。或许是因为郎世宁除了绘画外,其技艺还包括建筑设计师和园林设计师,但后两项与他的画家角色一样,同样是为宫廷服务的一部分。关于这方面的情况,笔者拟另做专文讨论,在此不赘。

清 郎世宁 弘历射猎图轴
绢本设色 纵一一五厘米 横一八一·四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如果进一步拓展视野,把讨论的范围扩大一些,就会发现奉宸苑卿职衔不仅用来赏赐服务内廷的西洋画家,还赏赐为皇帝效力的各色人等,如乾隆南巡时出钱出力的两淮盐商。

3.3 通过香气成分归纳总结并结合调香技术配制香精配方B,感官评价表明香精配方B,香气浓郁,头香、体、香和尾香过渡自然且有层次感,与百香果的天然香气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开发为一种新型百香果果汁香精,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乾隆皇帝执政期间处处以其祖父康熙皇帝为榜样。比如,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曾经六次下江南,乾隆皇帝也照此六次南巡,而且声势一次比一次浩大。这样的举动无疑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靠内帑和国家财政支出显然远远不够。实际上,为乾隆南巡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是两淮盐商。他们不仅要捐现银(每次一百万两),还要出资修建行宫,添造园林,甚至直接办理接驾事宜,负担皇帝的日常供应。商人们出资赞助,皇帝是一定要给回报的,而最高的奖励就是按贡献大小赏给官衔、品级。据《钦定南巡盛典》卷六十九记载,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两次南巡,两淮商人因接驾有功,不少人获得奉宸苑卿衔,如著名大盐商江春、徐士业等。乾隆二十二年二月初二日上谕:

朕翠华南巡,载莅江淮,问俗省方,宏敷恺泽。两淮众商皆未登仕版之人,其承办差务踊跃急公,宜沛特恩,以示奖励。伊等本身原有职衔,如已至三品者,俱着赏给奉宸苑卿衔;其未至三品者,俱各加顶戴一级。

虽然赏赐的都是空头官衔,但不等同于空头支票。对于当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商人来说,足以荣耀自己的身份,这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可以说,在这场政治与金钱的交易中,双方的诉求均得到了满足。商人的钱没有白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而皇帝也没有白花商人的钱,在政治上使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是个双赢的结果。

《围猎聚餐图》正名

《围猎聚餐图》绢本设色,纵三百一十七点五厘米,横一百九十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图虽为清宫旧藏,但在一九二五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清宫物品时并没有点查登记,而是后来再查时补记,登记号为「秾四五」,「秾」字是「鹹」字号物品的补号,显示其原藏寿皇殿。至于画作名称,应是后人根据画面内容新定,虽然也算贴合主题,但稍欠雅驯,不大符合宫廷绘画定名的风范。

至于当初的名称,笔者认为就是前引乾隆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造办处档案记载中郎世宁所画《仿木兰图》。理由有四:其一,档案记载中皇帝要求郎世宁「落款写现今官衔」仅此一条,传世画作实际落款题写官职的也只有一件,二者记述应为同一件事。其二,绘制时间相合。档案所载「乾隆十三年七月」应为此图开始绘制的时间,画作落款「乾隆十四年四月」应是绘制完成的时间。此外,由档案记载还可进一步推测郎世宁获得奉宸苑卿职衔应在乾隆十三年七月前不久。其三,尺寸相合。《围猎聚餐图》,纵三百一十七点五厘米,横一百九十厘米;档案记载《仿木兰图》高一丈,宽六尺。按宫廷活计制作所用为营造尺,较日常所用稍短,一尺约合三十二厘米。以此计算,一丈为三百二十厘米,六尺为一百九十二厘米,与《围猎聚餐图》尺寸仅有两三厘米的误差,可以说基本相合。其四,内容相符。关于《围猎聚餐图》所画题材,之前的研究已有比较明确的结论,即画的是乾隆皇帝木兰秋狝时的场面。「木兰」本系满语,汉语之意为哨鹿,清代传世宫廷绘画中的《木兰图》、《哨鹿图》都是此类题材的作品,《围猎聚餐图》也属此类。图中虽然只有郎氏一人的署名,但显然是一件中西画家的合笔之作。其中,人物、马匹、帐篷等为郎氏所画;山川、树石等为中国画家手笔。

清 郎世宁 弘历观马技图
绢本设色 纵二二三·四厘米 横四二六·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仿木兰图》是目前所见唯一一件属有郎世宁官衔的作品,乾隆皇帝为什么一定要他在落款中写上官衔的心理动因,也值得探讨。据钱德明神父信札可知,郎氏在得知皇帝要授予其官职后曾多次表示谢绝,最终在皇帝「下了绝对的命令」后才勉强接受。在这个过程中,乾隆皇帝感觉到自己的权利受到了来自教会以及修士画家的严重挑战,这当然是不能允许的。因此,他明确要求郎世宁在其为宫廷绘制的作品上写明官衔,无非是再一次宣示皇权的不可挑战。

以上,本文对郎世宁任职奉宸苑卿的性质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郎世宁的奉宸苑卿只是职衔,并非实授。此类职衔不仅授予在宫廷服务的人员,也授予为宫廷出力的各色人等。第二,郎世宁是被迫接受的这个职衔。因为接受世俗官职有悖于他的宗教信仰与本职,所以他曾多次婉言谢绝。最后,在乾隆皇帝的高压之下,才勉强接受。第三,在西洋画家任职的过程中,教会、修士画家与乾隆皇帝之间曾经产生过不小的摩擦,并不像我们之前认为的那样和谐、顺畅。郎世宁、王致诚等人任职经历还表明,乾隆皇帝强行授予西洋修士画家官职的做法,曾引发教会和修士画家有限度的抵制,最终皇帝一方取得胜利,教会和大多数修士画家选择了妥协,被迫接受了这种「不幸」的赏赐。由此也反映出天主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外来教会势力与本土世俗皇权之间曾经发生过的冲突与较量。

清 郎世宁 弘历哨鹿图轴
绢本设色 纵二六七·五厘米 横三一九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馆员

标签:;  ;  ;  ;  ;  ;  ;  ;  ;  

是虚衔,还是实授从郎世宁奉宸苑卿官职的性质谈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