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优化大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论文_杨静

“班级优化大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论文_杨静

摘要: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管理与引导作用,以此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树立正确态度,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健康的学习姿态。但是,学生与学生毕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暇顾及的情况。因此,本文借助班级优化大师方式来实现对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实现对学生的实时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班级优化大师;小学班级;班主任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态势下,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也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素质发展来看待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保持积极态度,主动解决学习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班级优化大师是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产物,为小学班级管理带来了别样的管理方式,并保障小学班主任合理化开展管理活动,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对班级优化大师的运用情况较少,而且运用地区也不够广泛,所以,班级优化大师时刻处于神秘状态。简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渗透与运用班级优化大师,能够将学生日常学习表现进行科学化评价和记录,不单单抓住学习成绩为中心,而是平衡看待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

一、班级优化大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作用

第一,班级优化大师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的运用,能够让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奖励与团队奖励相结合的目标,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积分获取活动中,以树立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感。

第二,借助班级优化大师能够将班级管理内容更数据化的体现出来,使得教师能够通过数据来细分评价内容,提升公平性与客观性。

第三,提倡互帮互助和家校共育,家长端、学生端和教师端的同步数据共享让评价激励你向每一个努力的目标迈进。

二、“班级优化大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1合理设置小组,引入竞争机制

团队合作是小学班级管理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一项能力,也是提升学生集体荣誉感的重要途径。在班级优化大师的帮助之下,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进行平衡性小组划分,将每一个小组的水平保持在同一起跑线上,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班主任应引入竞争机制,将学生的竞争意识完全调动起来,不断激励落后的小组努力追赶,彰显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时刻鞭策自身,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完成日常学习任务,严于律己,为团队做出自己应具备的职责,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立科学惩奖机制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中,避免不了引入惩奖机制,而在传统班级管理理念之下,小学班主任通过会进行口头表扬和批评,不会从学生角度来思考惩奖机制,过于看重学生的个体表现。因此,随着班级优化大师的引入,使得小学班主任能够看透学生心思,将班级惩奖机制融入到班级管理活动之中,给予学生科学性与公平性评价。比如,当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一丁点优秀,字迹工整、注意力集中、成绩些许提升等,这些都应该值得小学班主任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成就感,树立学习自信心。而且,小学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实物奖励方式,借鉴小红花方式,累计到一定程度便给予一定实物奖励,让学生充满学习动力。当然,有奖有罚,当学生表现出不理想的一面时,教师不可过于职责,而是通过引导来帮助学生认清错误所在,并给予一定扣除小红花的举措,使得学生得到一定惩戒。通过班级优化大师构建科学化惩奖机制,能够让学生感受公平性,愿意投身到日常学习中获取奖励。

3给予后进生目标,激励学生进步

在班级之中肯定存在后进生这种存在,而传统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对于后进生总是束手无策,无法激发后进行的学习欲望。而借助班级优化大师,小学班主任便可以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完善随机功能,将随机性贯彻到后进生激励之中,比如回答问题、读课文、交流展示、收发作业等。随机功能让挑选学生完全没有偏见,而且更具有游戏性。后进生被选中的机会和其他的孩子均等,慢慢的他会树立信心,而被挑选中的学生在完成制定的“任务”后,都会获得相应的分数和奖励,这让孩子们都期待自己能够被选中,充满了积极性。

4精细化操作,让班级充满正能量

对小学生的评价要多给一些正向的评价,树立他们参与的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时刻关注他们!除了学习中的评价以外,还要对孩子在课间操,队列训练,放学列队,干家务活,孝敬老人,做文明小学生等方面统计的更精细些,这些课后和课外的活动,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合作,提供孩子闪光点的相关音视频和图片资料,通过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参与,将核心素养融入孩子的培养中,积蓄孩子的正能量,塑造他健康完美的人格。

总之,班级优化大师为小学班级管理提供了不单单一个方法,更为小学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借助这种方式让小学班主任知道如何从学生角度来思考管理内容,并时刻保持公平性与客观性看待学生差异化表现,更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不断成长自身。

参考文献:

[1]周 红.浅谈对小学生的激励机制[J].开心素质教育,2014(5):31.

[2]杨玲丽.引入竞争机制,组建优质小组——研究性学习小组组建尝试[J].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16(7).

论文作者:杨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班级优化大师”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论文_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