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心电学检查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告价值论文_郝雪玲

郝雪玲

(甘肃省临夏州中医医院 甘肃临夏 7311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心电学检查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告价值。方法:给予60例心肌梗塞患者行心电学检查,并随访2年。结果:心电学检查结果敏感性80.00%、特异性94.44%、阳性正确率61.54%、阴性正确率为97.70%。结论:心肌梗塞患者提高心电学检查可提高预告价值。

【关键词】心电学检查显示ST-T进行性改变;心肌梗塞;预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045-02

心肌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类型之一。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脉病变基础上,患者突然发生急剧血供减少甚至中断,导致心肌坏死。心肌梗死患者有无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生存。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提高心电学检查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心肌梗塞患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龄:年龄最小为52岁,年龄最大为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20±8.75)岁;梗死部位:下壁梗死有28例,前壁梗死有13例,侧壁梗死有7例,间壁梗死有3例,下壁合并前壁有5例,下壁合并间壁有4例。

1.2 方法

均接受心电学检查(心室晚电位、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等),持续跟踪随访2年,并将随访结果与心电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患者收治入院后即刻接受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患者严重心律失常情况,并接受心室晚电位、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等心电学检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积极纠正心律失常治疗、极化液治疗,以及酌情使用营养心肌药物治疗等。持续跟踪随访2年,并记录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随访结果。

1.3 观察指标

持续跟踪观察2年,并分析(1)患者心电学检查结果与心律失常事件关系;(2)心电学检查结果的心律失常事件预告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与分析,P<0.05或者P>0.05分别表示数据之间有差异性或者无差异性。

2.结果

2.1 患者心电学检查结果与心律失常事件关系

详细见表数据。注:组合检查1阳性即心室晚电位阳性,Q-T离散度≥100ms,SDNN<100ms;组合1阴性即三种数据其中之一不符合。组合检查2阳性即心室晚电位阳性,Q-T离散度≥100ms,SDNN<100ms;组合2阴性即三种数据其中之二不符合。见表。

2.2 心电学检查结果的心律失常事件预告价值

心室晚电位阳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正确率、阴性正确率分别为60.00%、88.89%、37.50%、95.24%;Q-T离散度≥100m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正确率、阴性正确率分别为80.00%、92.22%、53.33%、97.65%;SDNN<100m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正确率、阴性正确率分别为66.67%、85.71%、31.16%、96.30%;组合检查1阳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正确率、阴性正确率分别为55.56%、95.65%、62.50%、95.65%;组合检查2阳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正确率、阴性正确率分别为80.00%、94.44%、61.54%、97.70%。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发生心室晚电位患者多为心肌梗死,且心肌梗死部区多有坏死、变化、纤维化病灶。除此之外,该类型疾病患者岛状存活心肌混杂交织,不管是组织形态学还是电生理功能均为不均匀状态。

心室晚电位是心律失常解剖基础以及电生理基础,而心室晚电位存在即提示患者心室内有传导延迟区,提示有潜在性折返路径;若在特殊条件下,该类型疾病患者容易发生猝死,增加猝死发生率。因此心室晚电位可以作为有一定价值的预报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指标。但心室晚电位虽然具体较高特异性,可敏感性偏低[1]。Q-T离散度产生即反应患者心室肌复极伴有不均一性,可表示心室肌不应期差异程度或者心室肌兴奋恢复时间不一致程度等。而心室肌不应期的差异表示则为形成折返的主要条件之一,而折返容易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因此Q-T离散度可以作为心室肌复极不均一的检测,进而识别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指标[2]。心率变异性分析用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检查,在恶性心律失常事件高危险预测的敏感性比心室晚电位更高,且相关性更强[3]。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运用心室晚电位、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等心电学检查的结果可知,其敏感性强,特异性高,阳性正确率及阴性正确率高。

综上所述,临床对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心室晚电位、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等心电学检查可以明显提高预告价值,从而给予患者实施预防性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潘延平,王海燕.床旁快速心梗三合一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5):566-567.

[2]张慧文.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塞PCI术后的诊断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6,25(1):37-39.

[3]刘彦民,苏晓灵,常荣等.碎裂QRS波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6,25(3):198-200.

论文作者:郝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提高心电学检查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告价值论文_郝雪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