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探索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探索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探索

何薇 广西广播电视台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对互联网的应用深度不断增加,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接收到的新鲜信息层出不穷,且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信息的流通变得更为简单快捷,这一系列的优势给传统电视新闻编导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相较于互联网技术下的其他新闻传播形式有明显的劣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具备未来发展的潜力,本文将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

电视新闻编导工作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品质,其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核心对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当前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互联网技术下其它新闻渠道的严重冲击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编导工作人员的思维应该积极跟随时代特征进行转变,我们在进行节目编导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互联网相关概念,保障节目的新鲜程度,同时充分研究当前各种信息流通渠道下观众最易接受的节目形式,只有大胆创新节目编导思维我们才能够有效提升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才能让电视新闻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下面我们就对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思维进行分析。

“雪龙号”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推冰碾雪时,“雪龙号”那火红的船体在白皑皑的冰雪世界里分外耀眼。行进中,不时有大块大块的冰从冰川上滑落下来,跌入幽蓝的海水中,溅起大大小小的浪花。不一会儿,落下来的冰块又纷纷从海面探出“头”来,有的成了顺水漂流的浮冰,有的成了或大或小的冰山。难道是“雪龙号”的动静太大,惊扰了冰川吗?

一、当前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采集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每个拥有网络相关设备的人都可以算作一个信息采集单位,由于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一系列网络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这些互联网终端设备能够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搜集和发送,这对于传统结构电视新闻节目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现在多数观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其第一手资讯的掌握者往往不是电视媒体,而是事件发生地周边的普通群众,他们通过使用各类移动网络设备来对事件内容进行了搜集,然后在自己的网络社交范围内进行发布,这导致当前很多电视新闻节目的素材都取自于网络,而人们更愿意接受第一手的资讯,所以信息采集方面的挑战是非常明显的[1]

(二)新闻内容编辑制作方面的挑战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编辑过程中需要经多重处理,不仅要符合播出条件同时也要满足新闻传递信息的相关需求,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电视新闻的内容编辑制作往往就比较复杂,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数量庞大的情况下,往往一个新闻内容包含了较多的信息,想要在有限的时长内将其内容含义表达清楚是需要极高的编辑能力和专业素质的,而从互联网渠道的新闻资讯编辑制作上来看,以上问题都比较好解决,首先,各类自媒体以及其他网络新闻渠道一般没有时长要求,所以其在内容编辑制作上相对电视新闻节目能够进行深度加工,让新闻内容看起来更加饱满。而从编辑制作难度上来讲,其相较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导难度也更低,这些都是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重要挑战[2]

(三)新闻信息传播方面的挑战

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对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新闻事件进行播报,这对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来讲是非常不便的,从当前人们的新闻内容获取情况上来看,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应的新闻内容已经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深度和依赖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其生活中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而电视新闻节目传播不论是从时间自由性上来看还是选择自由性上来看都不具备有效的竞争性条件。以往很多人比较相信传统电视媒体,但是随着各种受到认证的官方渠道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发布,这让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传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互联网 +”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的思维创新方式

(一)摆脱传统编导思维模式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冲击下,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电视新闻编导思维模式,有效根据受众需求和兴趣点去对编导工作的思维模式进行转变。以往我们在新闻节目编导过程中本着严谨的态度去进行仔细的编辑制作,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本着“合理编辑,真实报道”的原则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根据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和兴趣方向对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进行精细化加工,应该在反映事件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对播报形式进行思考,充分考虑播报形式对于受众群体的观感体验影响,我们在新闻编导过程中一定要本着留住老观众,迎接新观众的思维,主动去听取受众对节目内容以及节目形式的呼声,在相关工作上尽可能满足受众群体的寻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电视新闻节目在网络信息环境下争取到良好的发展空间[3]

(4)突出学科理论创新,注意学术传承。习近平同志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是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是体现系统性、专业性。贸易经济学科和教材的创新和发展要坚持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传承和融合已有的学术资源和学术成果,既要努力将学术界前辈、同仁在贸易、流通、商业研究中已取得的积极成果吸收消化;还要努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和弘扬中华代秀的商业文水明,借鉴世界商业文明的有益滋养,同时又必须在传承中创新。

(二)加强电视新闻栏目的创新工作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些节目开播没多久就被搁置停播了,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还是其栏目新鲜程度不足,没有对受众群体进行有效的分析,从电视新闻节目角度上来看,当前电视新闻应该根据不同受众群体来进行有效的分类,不仅要有常规的传统新闻节目,同时也要有新闻速报,实时新闻速递等多种新闻栏目,充分适应多种收视人群的新闻内容需求,同时要在节目内容上做足文章,对于一些潮流化新闻应该以更加年轻更具活力的内容形式来进行编辑制作,充分符合年轻人的观看需求。同时应该抓住新闻内容与互联网热点信息的联系,针对网络热点话题进行正式的评价分析,保障电视新闻节目与互联网信息的互通性。

三、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我们在当前情况下应该做好节目编导工作思维的创新,保障自身新闻内容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同时也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障新闻内容的正规性和可靠性,加强受众群体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正规化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陈茂义.如何培养电视台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1):186.

[2]郑育超.“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9):165-166.

[3]殷冬.“互联网+”与电视新闻的编导思维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4):188.

标签:;  ;  ;  ;  

“互联网+”背景下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