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论文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论文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卢清莹*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摘 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计算机和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时代,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较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当前社会的新媒体技术已经在大学生中得到广泛关注,新媒体的应用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也有弊,所以只有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祖国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大学生的努力奋斗。高校始终作为祖国的人才培养摇篮而存在,大学生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期间需要积极培养自身健康的品格和卓越的能力。高校育人应该树立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奋斗目标。要想养成正确的思想就需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已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针对这一问题趋利避害,高校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路径。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带给大学生更多庞杂的信息,大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存在上限的,当输入的信息过多会导致大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相应的信息,错误的理解会造成大学生的性格缺点以及心理问题;其次,新媒体环境过度宣扬物质的重要性,极大程度上腐蚀和冲击了大学生的三观,大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取向;最后,新媒体环境促进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方式的改变,网络成为人与人交往的感情媒介,与语言交流相比大学生更喜欢用文字交流,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依赖于网络的虚拟感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十分不利影响。

3) 在消毒过程中,切刀高速旋转将滴入的消毒液击打成雾状,壳体内腔充满雾状消毒液,从而使壳体内壁及切刀完全粘附消毒液,起到全面消毒的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机遇

首先,在面对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抖音短视频等复杂新媒体环境的信息融合下,对于没有形成完整心理机制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机遇。当前阶段,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以来会产生迷茫的心理,但是通过新媒体环境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后,大大地拓宽了信息资源的渠道来源,让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开展的更加顺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得以创新和发展,很多大学生的心理有着较强的自尊,即使发现自己心理的问题也会因为面子而不愿意向老师求助,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通过成立心理咨询公众号,大学生通过教师的公众号进行网上咨询和求助,这样既能保护大学生的隐私,又能顺利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探索

首先,大学心理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努力钻研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心理健康教学能力,同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该深刻研究和认识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只有充分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利弊,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观念。

4)在机车C4、C5修程时对主断路器的各插座及联锁触头系统各部件表面清洁,不许有裂损、变形;更新主断路器7-8,9-10,11-12辅助联锁。

再次,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分析各个新媒体的特点及用途,有效帮助大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信息。当前的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电子邮件、微博、博客、知乎、微信以及QQ等。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根据所教授的心理课程内容或者心理辅导的需要,通过新媒体为学生甄选积极健康的内容,从事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新媒体组合的方式完成教学和辅导任务,单一的新媒体宣传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在正式进入教学程序前要积极筛选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坚决抵制消极庸俗的思想,避免侵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从思想的源头上积极抵挡不良思想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才能始终运用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大学生保持健康的生活及学习风貌,通过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及时排解心理困境和问题,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观念。

选用同一批次、体重接近、饲养条件一致的14日龄扬州鹅公仔鹅360只,随机分成5个试验处理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即: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250 mg/kg CTS)、试验Ⅱ组(基础日粮+500 mg/kg CTS)、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 000 mg/kg CTS)、试验Ⅳ组(基础日粮+2 000 mg/kg CTS)。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师还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的影响,重点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要在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指导下学会树立主动调节心理问题意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节能力。总之,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和大学生需要共同面对更大数量的新媒体信息,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学和心理辅导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积极辨别信息的正确与否,只有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控制能力和鉴别能力,才能对不健康的信息和内容形成共同抵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网络等媒介,针对大学生展开定期的心理健康测试,随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作出重大的调整和改变,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和对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才能避免不良信息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最终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观念,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 参 考 文 献 ]

[1]刘文韬.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5):159-160.

[2]刘芳,于婷,郭靖.新时代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析[J].智库时代,2019(13):49-50.

[3]朱永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传媒观察,2016(05):34-36.

*作者简介: 卢清莹(1990-),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沈阳理工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 G441;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049-(2019)21-0141-01

标签:;  ;  ;  ;  ;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