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论文

持续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论文

持续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包迎春

(中共库伦旗委党校,通辽 028200)

[摘 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应该优化公共服务,努力实现一个新的改善民生。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民生的困难,回应群众的关切,并专注于弥补缺点,优化服务促均衡,持续改善民生品质让全族人民共享成果。

[关键词 ]改善民生;各族人民;共享成果

引 言

民生问题是涉及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体现了人类自身全面发展进程中的状态。民生观则是人们在认识民生问题与思考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所展现的基本想法与根本理念。可以说,民生观伴随着民生问题的演变而不断显现,它还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习近平高度重视民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生观。全面梳理习近平关于民生方面的重要论述,认真挖掘、领会其民生理念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对做好新时期民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民生观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民生观内涵丰富,涉及就业、教育、医疗健康、收入分配、扶贫、社会保障、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它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方式。它的目标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概括而言,习近平民生观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维度。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若干意见》中阐释了两种医养结合的类型[7]:一种是在医疗机构中引入养老模块,使具有条件的医疗部门增加康复和保健功能,开辟专门的养老专区;另一种是在养老设施中增加医疗服务的功能,使养老设施在原有功能基础上,拓展医的内容,以此满足老年人的医疗需要.

(一)从政治角度看,民生的关键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成立以来把实现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坚持“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各级领导机构都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头等大事。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是和人民群众呼吸相通的。习近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民生思想自觉融入“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关于发展问题的理念之中。

在解决科学问题或社会挑战的同时,会聚研究往往融合各学科特点形成新的创新方式,或开发新的科技产品,从而更好地推动创新模式和创新经济的发展。

(二)从经济角度看,改善民生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中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状态大幅改善。但是,民生领域的改善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速,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进而导致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面临不少现实困境。针对这一重要实际问题,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坚定实现了新的发展理念,认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相互作用,并力求正确处理它们之间关系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建设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要求。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成效,归根结底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受益,人民生活是否真正改善。在这个前提下,经济发展就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活,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方向。习近平指出,“做一份好工作在维护、改善民生可以提高社会消费预期,帮助扩大内需,并掌握民生也抓发展”。

二、持续改善民生的措施,做到各族人民共享成果

(一)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保障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把人们的健康在国家战略的高度需要全面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的人。把握医疗、改革、医药的三大重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化、制度化建设。加强和完善我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确保城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服务的充分供给。我们还应该注意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废除全面支持医生使用药物,切断利益链条,和控制药物供应的质量和价格。同时,我们应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公平地对待社会资源,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疗机构为辅的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医疗的新格局,并缩小医疗卫生的资源增长与人民医疗需求的差距,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的重要内容。教育首先是有利于创建一个家族企业的家族。对于社会而言,每个人都有一个学校,每个人都有书读,这符合人民对公平和正义的需求。首先,我们应该在新时期教育的发展中重新审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注重公平的教育机会和资源,进一步提高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并专注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整合。增加西部和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打破对城市招生条件的一系列限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微弱的农村地区和农村地区”。“城市拥堵”的问题在于,每个孩子都可以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然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加强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满足社会多层次、多元化人才需求。

结 语

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就业,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确保社会就业持续稳定。提高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推进社保精准扩面让全族人民共享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问题是时代声音人心是最大政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1-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党的十九大报告 [EB/OL].(2017-10-29)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标签:;  ;  ;  ;  

持续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