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致痛操作及其应激反应影响观察论文_曹香燕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针对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行以疼痛护理对其致痛操作和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展开观察和讨论。方法 随机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我院NICU当中就诊的新生儿当中择取50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25),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措施,对实验组则联合疼痛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期间疼痛预防效果以及应激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儿的穿刺疼痛评分显著好于参照组,且在穿刺时、穿刺后30秒HR以及RR结果上显著好于参照组,均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对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行以疼痛护理,会对其致痛操作和应激反应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致痛操作;应激反应;疼痛护理;新生儿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英简NICU)中接受治疗的往往是病情较为危重的婴幼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监护,保证其尽快恢复健康。在患儿接受肌肉注射、静脉穿刺等产生痛感的操作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但是新生儿并不能像青少年和成年人一样通过语言来描述自身的感受,其疼痛干预往往会被护理人员所忽视。在本文当中将就此展开研究分析,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我院NICU当中就诊的新生儿当中择取50名,均满足下述标准:出生胎龄在30周以上、体重超过1.5kg、有必要接受静脉穿刺,且已经排除使用过镇痛类药剂、存在昏迷和意识障碍等明显神经症状的新生儿情况。将其依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25),参照组男女比例13:12、平均胎龄为(35.22±2.12)周、平均体重(2.52±1.22);实验组男女比例12:13、平均胎龄(34.98±2.09)周、平均体重(2.51±1.19)。两组一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对照分析。

1.2方法

将初次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新生儿的应激反应评价作为主要的效果评价参考,两组新生儿进行穿刺的位置和针型号均保持一致。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命指标检测和家属心理干预、无菌化操作、轻柔操作等;对实验组则联合疼痛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强化医护人员所接受的穿刺理论和操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力度,令其能够掌握熟练的护理干预技术,安排工作3年及以上的护理人员来主要负责穿刺操作;适当改变NICU内的光线强度,将暖箱控制在25fcu,室内控制在60fcu,控制室内造影在45dB内,防止新生儿被外界环境所刺激,有条件的可以采取鸟巢式的襁褓进行包裹,令新生儿处于屈曲体位;在穿刺之前对新生儿予以温柔抚触并注意反应,假如新生儿有显著的躁动反应,则及时调节体位,轻轻拍击其背部,予以非营养性的吸吮,播放一些音乐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并再次进行缓慢抚触,等待患儿安静之后展开再次穿刺即可。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期间疼痛预防效果以及应激反应的变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在穿刺之前、穿刺之中、穿刺之后(30秒)心率(即HR值)以及呼吸频率(即RR值);取疼痛评估量表(即NIPS)分析患儿的疼痛情况,按照评分分成轻度(2分及以下)、中度(3分到5分)、重度(6分及以上)。

1.4统计学方法

就1.3当中所提及的数据类型,择取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针对计数资料使用(n,%)进行表示,并取卡方进行检验;针对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表示,并行以t进行检验。本文当中认为P<0.05为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2 结果

具体数据参照下表(表1、表2):

在NICU当中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往往会受到很多存在致痛反应的治疗措施,不过新生儿无法借助语言途径来表述自己受到的疼痛,在通常医护工作当中人们也往往不会对其产生重视[4]。新生儿的情绪情况和外周环境往往会对痛觉感受产生作用,对其行以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护理干预,将会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新生儿的疼痛反应和应激反应[5]。当前临床当中针对新生儿镇痛药安全问题存在一定的分歧性,因此,使用非药物性的护理措施,将会具备更好的临床实用性。

在疼痛护理措施当中,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穿刺理论和操作技术的纯熟度培训,可以有效缓解由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的血管刺激作用;借助环境改善、降低声光刺激,可以缓解新生儿的睡眠障碍,平稳情绪,令其更好的适应疼痛感;借助抚触刺激,可以令新生儿的情感诉求得以满足,进而满足身心需求,在最大程度上缓解疼痛造成的不良反应,继而降低应激反应;非营养性的吸吮可以刺激新生儿口腔当中的触觉受体,提升疼痛阙值[6];播放轻柔音乐可以有效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进而起到良好的忽视疼痛的效果。在本文的研究分析当中也发现,在行以疼痛护理之后,患儿的HR值和RR值均有显著改善,且穿刺评分也好于未接受疼痛护理的参照组,这也证明了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重症监护室中的新生儿的预后效果,帮助其更好的成长,保证健康和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行以疼痛护理,会对其致痛操作和应激反应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和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夏冬晴,陈梦莹,闵翠婷,等.早期反复操作性疼痛对足月新生儿疼痛反应的影响[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09):692-695.

[2]周萌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影响的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6,15(02):52-53.

[3]陈琼,郑芝蕾,童燕芬,等.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致痛操作中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0):59-60.

[4]戴桂凤.NICU新生儿疼痛管理和护理干预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03(04):175-179.

[5]丁林娟,秦玲,高倩,等.袋鼠式护理配合母乳吸吮对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程度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6,02(01):61-63.

[6]刘翠香.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探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2):403-404.

论文作者:曹香燕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疼痛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致痛操作及其应激反应影响观察论文_曹香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