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肺癌高危患者支气管镜失访原因分析

100例肺癌高危患者支气管镜失访原因分析

一、100例肺癌高危对象气管镜随访失访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瑶[1](2021)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单中心大样本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生存预后。为提高allo-HSCT后BOS早期诊断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802名接受allo-HSCT且存活大于100天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血液内科、呼吸内科、影像科多学科讨论方式,筛选出符合2014年NIH指南BOS诊断标准46人,探讨BOS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生存率。结果:802例接受allo-HSCT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其中诊断BOS的46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32岁,首次出现呼吸症状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3.5个月,确诊中位时间为14.4个月。BOS总发病率5.74%,移植后1年、2年、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7%、6.5%及8.4%:其中cGHVD患者中BOS的1年、2年、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5%、12.4%及15.0%。单因素分析结果:移植前肺部感染、无ATG、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淋巴细胞回输、发生GVHD、中重度cGVHD、cGVHD累及2个或以上肺外器官、移植后肺部感染为BOS发生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无ATG、供者淋巴细胞回输、cGVHD累及2个或以上肺外器官是BOS高危因素。BOS确诊时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移植前明显下降,确诊前后FEV1绝对值平均下降率0.17L/月,FEV1%pred平均下降率5.15%/月。疗效评价:治疗后末次肺功能FEV1平均值为2.46L,FEV1%pred平均值36.61%,FEV1/FVC 平均值为 45.80%,FEV1/FVC%pred 平均值 56.36%,治疗前后FEV1%pred无统计学差异(P=0.455);不同严重程度BOS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诊断BOS后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截至随访终点BOS与非BOS两组生存率暂时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得出BOS发生时间早时BOS生存危险因素。相比其它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BOS发生中重度cGVHD比例高与cGVHD累及肺外器官数目多,具有统计学差异。BOS与间质性肺炎相比较:中重度cGVHD发生率、肺功能改变(FEV1/FVC、FEV1/FVC%pred)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OS是allo-HSCT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肺功能下降难以逆转,严重影响移植病人生存率及生存质量。BOS相比其它非感染性肺疾病,具有与较严重的cGVHD相关、肺功能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等特征。因此亟需加深对BOS的认识,探索BOS早期诊断方式,争取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至关紧要。

李希丽[2](2020)在《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肺癌作为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高。根据2018年全球权威杂志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最新统计数据,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为11.6%,死亡率高达18.4%,均位于第一位,其中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亦位居首位。对于早期肺癌患者,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科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然而,由于肺癌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就诊时已发生了远处转移,尤其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为ⅢB或Ⅳ期时,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只能选择化疗、放射性治疗、靶向药物、肿瘤热消融、免疫等治疗,导致获益价值有限、生存期不长。因此,分析晚期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对改善患者预后及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此外,晚期肺癌常阻塞气管及支气管管腔,引起病人反复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手段起效慢,效果欠佳,不能即刻解除气道梗阻。近年来,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发展迅速,对恶性中央气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显着,可迅速缓解相关症状,成为治疗恶性气道阻塞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作为肺癌多模式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反复多次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抑制气道肿瘤生长的同时,也为晚期肺癌的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因此,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在晚期肺癌引起的气道梗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支气管镜介入技术虽然创伤小,但由于手术风险大,支气管镜操作人员在介入技术方面经验不足,不可避免存在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了病人反复治疗的次数,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因此,亟需寻找快速有效的指标来预测支气管镜介入术后的并发症,从而提前制定干预计划,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近年来,一些无创且容易测量的生物指标,常被用来指导恶性肿瘤的预后。预后营养指数(PNI),作为其中之一,最初用来评估胃肠道肿瘤术后的营养免疫状态,后来被证明对很多恶性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肺癌、恶性胸膜间皮瘤等)均有着重要的预后价值。目前关于PNI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报道,大部分见于有手术适应症的NSCLC病人的研究。对于晚期NSCLC来说,已有研究表明,PNI在晚期NSCLC化疗患者的预后中,有显着性意义。然而关于PNI在晚期NSCLC患者中预后机制的研究仍较少。此外,最近的研究发现,预后营养指数(PNI)还可用于评估肿瘤病人的手术风险,且与多种癌症(肝癌、胰腺癌、食管癌、乳腺癌、肺癌等)治疗后的并发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项关于PNI与癌症的综合荟萃分析中,作者观察到低PNI患者的总生存期显着缩短,术后并发症增多。近期有研究证明了 PNI与NSCLC术后气胸、肺部感染等风险显着相关,低PNI值的病人发病风险更高。然而,关于PNI与晚期NSCLC经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的研究,目前尚缺乏。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了 315例晚期(ⅢB及Ⅳ期)NSCLC的病人资料并计算其PNI,分析PNI与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期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PNI对此类病人的预后价值及预后机制。第二部分分析71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氩等离子凝固(APC)、激光、冷冻、气道支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NI对晚期NSCLC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第一部分: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及机制研究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了 315例病理确诊为晚期NSCLC的病人资料并计算其预后营养指数,分析预后营养指数与病人的临床特征、生存期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预后营养指数对此类病人的预后价值及机制。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病理确诊为IIIB期和IV期的NSCLC31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主要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预后营养指数、肿瘤病理诊断、病理分期、肿瘤的治疗方式(化疗或EGFR-TKI药物治疗)。预后营养指数的计算方式:PNI=10 ×血清白蛋白值(g/d1)+0.005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每mm3)。对上述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Cox 比例风险模型对临床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生存曲线的等价性检验用log-rank统计量法,并进行了比例风险假定检验。用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315例病人中,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26岁,平均58.53岁。男性213例,女性102例。110例有吸烟史。肺腺癌162例,肺鳞癌110例,其他类型肺癌43例。根据肺癌TNM分期,ⅢB期143例,Ⅳ期172例。315例病人中240例接受化疗,余75例接受EGFR-TKI治疗。2.本研究中PNI最大值为73.25,最小值为5.15。在此研究中,根据ROC曲线,我们将PNI的界值定为50。根据此值,315例病人被分为高PNI组(PNI>50;n=136;43.2%)与低 PNI 组(PNI≤50;n=179;56.8%)。其中高 PNI 组中位生存期17.95个月,低PNI组中位生存期14.4个月。相比高PNI组患者,低PNI组患者的生存预后更短(HR=1.331,95%CI:1.05-1.688,P=0.018)。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高PNI组(74%)明显高于低PNI组(67%)。3.PNI及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PNI与肺癌的病理分期及治疗方式有明显相关性。PNI值高的更见于化疗组(P=0.049),另外,相对于病理分期为Ⅳ期的肺癌病人,ⅢB期病人的PNI值更高(P<0.0001)。PNI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吸烟史无明显相关性(P>0.05)。4.PNI及其他临床因素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在本组患者中,与生存时间相关的指标为肺癌的病理分期(P=0.017)、吸烟史(P=0.001)、病理类型(P<0.001)以及PNI(P=0.018)。多因素分析后发现:病理分期(P=0.005)、吸烟史(P<0.001)以及PNI(P=0.001)成为晚期NSCLC病人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NI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低PNI患者有更高的死亡风险。第二部分:预后营养指数对晚期NSCLC经支气管镜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研究目的: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在晚期NSCLC病人中应用广泛、有效率高,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本文将重点研究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晚期NSCLC病人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冷冻、激光、氩等离子体凝固术(APC)及气道支架植入)后常见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我们选取了病理确诊为晚期NSCLC的病人71例,胸部CT显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央气道狭窄。每个病人在第一次住院期间,至少行两次支气管镜检查,并对病人进行6个月的随访,至少1-3个月随访一次,包括行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及临床症状评估。病人临床特征分析包括年龄、性别、KPS评分、肿瘤病理类型、阻塞部位、阻塞程度评分、阻塞类型及PNI值,PNI值计算公式:PNI=10×血清白蛋白值(g/dl)+0.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每mm3)。分析PNI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统计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在本研究中,根据ROC曲线,PNI的cutoff值为44.5,根据此值分为高PNI组与低PNI组,比较两组患者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计算P值,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病人总数71例,男性44例(62%),女性27例(38%);肺腺癌29例(40.8%),肺鳞癌42例(59.2%)。根据气道阻塞位置,57.7%的病人阻塞部位为气管,15.5%为左主支气管阻塞,19.7%为右主支气管阻塞,7.1%为右中间支气管阻塞。在本研究中,根据ROC曲线,PNI的cutoff值为44.5,根据此值分为高PNI组(PNI≥44.5)为41例(57.7%),低PNI组(PNI<44.5)为30例(42.3%)。根据气道狭窄类型看,16(22.5%)例为外压型狭窄,30(42.3%)例为腔内狭窄,25(35.2%)例为混合型狭窄。其中KPS评分≥60分的为33(46.5%)人,KPS<60分的为38(53.5%)人。气道狭窄程度根据Myer-Cotton狭窄分级系统[4],分为四级:气道狭窄程度≤50%为Ⅰ级,Ⅱ级为狭窄程度51%-70%,Ⅲ级为71%-99%,Ⅳ级为狭窄程度100%。根据此分级,Ⅱ级为23(32.4%)例,Ⅲ级为43(60.6%)例,Ⅳ级为5(7%)例。2.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次数:所有病人共行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256次。其中治疗次数最多为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为99次;其次为氩等离子体凝固术,为66次;第三为激光治疗,48次;气道支架为43次。若按肺癌病理类型分析,此研究显示,肺腺癌病人分别行气道支架、激光、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冷冻技术次数为14次、30次、25次、38次,肺鳞癌病人分别行气道支架、激光、氩等离子体凝固术、冷冻技术次数为29次、18次、41次、61次。3.支气管镜介入术后并发症:本研究中,急性并发症:呼吸衰竭为2例(3%),大出血4例(6%),气胸1例(1.5%),死亡1例(1.5%)。1月内死亡2例(3%)。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急性并发症,其中腔内组织增生导致的管腔再狭窄最常见,为19例(27%),支架断裂、移位各2例(3%),粘痰附着5例(7%),无气道穿孔发生。4.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病人的PNI与年龄及性别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PNI与病理类型、阻塞部位、阻塞类型、阻塞程度及KPS评分无关(P>0.05)。5.PNI与支气管镜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为腔内组织增生导致的管腔再狭窄及粘痰附着。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我们发现,在管腔再狭窄的发生率中,高PNI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低PNI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粘痰附着发生率中,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5)。6.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管腔再狭窄的关系:我们发现,其他因素中,仅有阻塞类型(P=0.024)与管腔再狭窄相关,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部位、KPS评分、阻塞程度与管腔再狭窄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NI对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晚期NSCLC后发生的腔内组织增生导致的管腔再狭窄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对于较低的PNI患者,我们可以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如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加入免疫疗法并及时复查气管镜,从而降低介入治疗术后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创新性意义:1.本课题首次详细探讨了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ⅢB/Ⅳ期)NSCLC病人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机制,为晚期NSCLC病人较早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2.本课题首次尝试性分析了 PNI对晚期NSCLC病人经支气管镜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腔内组织增生导致的管腔再狭窄)的预测作用,为我们减少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晚期NSCLC的临床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海东[3](2020)在《支气管腔内超声及相关技术诊断肺周围及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早期筛查、检测是改善肺癌整体预后的关键。肺部实性病变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影像学表现之一,随着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or Tomography,CT)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病灶被发现,病灶的良恶性确诊仍然依据病理学诊断。传统的支气管镜技术可获得中央气道腔内病灶的病理诊断,但对于肺周围病灶及气道管壁外病灶诊断率较低。支气管腔内超声(endobroncheal ultrasonography,EBUS)和相关导引技术的发展,使得借助支气管镜技术从人体自然腔道微创获得肺周围病灶及气道管壁外病灶的病理诊断成为可能,本研究收集了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在长海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肺周围、气道管壁外病灶患者,根据病变部位肺内不同分布,分别采用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支气管腔内超声联合经典支气管针吸活检技术诊断肺段支气管管壁外实性病变和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大气道管壁外实性病灶的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诊断方法,评价各种诊断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第一部分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研究目的评价经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多种导引技术在肺周围性实性病灶(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PPL)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对上海长海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间,94例患者的94个实性肺周围性实性病灶,采用经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5组不同组合的导引技术开展肺外周病变的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1.综合导引技术A组(单用超声小探头)诊断率为65.0%(13/20),B组(超声小探头+引导鞘管)为75.6%(34/45),C组(超声小探头+引导鞘管+透视)为81.8%(9/11),D组(虚拟支气管镜导航+超声小探头+引导鞘管+透视)为91.7%(11/12)。2.94例患者中活检病理组织诊断性率为56.4%(53/94),结合刷检、灌洗后的诊断率为74.5%(70/94)。3.提高活检病理诊断率的因素包括:采用带鞘管的超声小探头为基础的多项导引技术联用、非下叶病灶、病灶直径>2cm、超声小探头位于病灶内部和采用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4.所有患者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左上叶尖后段操作出现超声小探头插入端损坏。结论1.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安全、有效。2.活检联合刷检及灌洗有助于提升诊断率。第二部分支气管腔内超声联合经典支气管针吸活检技术诊断肺段支气管管管壁外实性病变研究目的探讨采用经典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conventional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C-TBNA)联合穿刺前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法(Radial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RP-EBUS)诊断位于段支气管(第3到5级)管壁外肺实性病灶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经胸部CT证实16例病人位于段支气管近端管外肺实性病灶16个,穿刺前先予超声径向探头探查,确认管外病灶位置后,采用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法穿刺病灶获取病理组织,对照外科手术后病理结果和操作中并发症开展数据分析。结果1.采用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联合穿刺前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检查,16例组织送检病理结果证实14例病灶为恶性,其中肺腺癌8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2例,2例未发现恶性病变。2.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联合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检查的获取组织病理诊断准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3.75%、87.5%、12.5%;3.2例穿刺后出血大于5ml的并发症,经支气管腔内处理即缓解。结论1.经典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联合穿刺前支气管腔内超声径向探头检查可用于位于段支气管近端管外病灶的诊断。2.该方法诊断率、敏感度高,无高危并发症发生,但需注意穿刺后出血的并发症。第三部分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大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研究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对47例2015年6月至2015年8月在上海长海医院经胸部CT扫描发现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共78枚肿大淋巴结,在超声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行弹性超声分型,根据颜色分布将淋巴结分为三型:Ⅰ型,非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为主,Ⅱ型,部分蓝色,部分非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Ⅲ型,蓝色为主;然后再行经支气管腔内超声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送检病理证实其良恶性。结果1.EBUS-TBNA后送检病理证实恶性淋巴结33枚,良性淋巴结45枚。2.78枚淋巴结超声弹性成像分型为:Ⅰ型淋巴结中,26/27(96.3%)良性,1/27(3.7%)为恶性,Ⅱ型淋巴结中,15/20(75.0%)为良性,5/20(25.0%)为恶性,Ⅲ型淋巴结中,4/31(12.9%)为良性,27/31(87.1%)为恶性。3.将Ⅰ型淋巴结定义为良性,Ⅲ型淋巴结定义为恶性,此类分法后超声弹性成像对肺门及纵隔恶性淋巴结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43%、86.67%、96.30%.结论1.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进行超声图像分型。2.经支气管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判断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的良恶性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贾睿莛[4](2020)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肺癌高危人群肺部结节筛查结果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通辽市清真社区、红星社区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了解通辽市社区居民癌症筛查的高风险人数、男女肺部阳性结节检出率,肺部5个分叶结节分布图等,为城市肺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信息和防治措施。方法:选取通辽市科尔沁区46周岁以上居民,采用统一制定的《通辽市社区城癌筛查评估问卷》进行有关常见癌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由社区医院和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肺癌早诊早治工作组工作人员统一进行流行病学高风险评估,纳入高风险评估人员在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CT室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开展肺部256层低剂量螺旋ICT(LDICT)检查。结果:参与《通辽市社区城癌筛查评估问卷》的人数为6288人,评估为肺癌高风险人群的人数为1556人,实际筛查人数为1495人,参与率为为96.1%,肺癌高风险率24.7%,阳性结节人数253人,阳性率为16.9%,其中女性121人,占比47.8%,男性人数132人,占比52.2%,肺癌或疑似肺癌例数15例,三种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结节分布等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6层低剂量螺旋ICT对于肺部阳性结节良恶性的显示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2、本次筛查中,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结节中检出的肺癌数明显增加,为12.2%和10.8%,实性结节中肺癌的检出率占比较小,这就为肺癌筛查的成本、效益和远期随访提供支持,增加早期肺癌的检出率,3、56-60岁实性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占比最高,51-55岁混合性结节占比最高。

张坤[5](2020)在《112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原发于气管、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肺部恶性肿瘤。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按组织病理学特点不同,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占到全部肺癌的80%左右,小细胞肺癌占 20%左右。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lung carcinoma,LCNEC),是1991年由Travis等首次提出的一种病理类型,其发病率约占肺癌的0.3%-3%,发病率在所有肺神经内分泌癌中位于第二位,低于小细胞肺癌。嗜铬素(CgA)、突触素(Syn)、神经细胞粘附分子(CD56)、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对于LCNEC的诊断至关重要。同时LCNEC的生物学行为更接近于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低、诊断困难,误诊率、漏诊率高,预后欠佳是LCNEC的特点之一。相关文献显示LCNEC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肺癌相似,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且多数患者发现时已进展至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会,并且相较于NSCLC,早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复发和出现远处转移的风险较高,并且化疗效果也欠佳。虽然我们开始逐渐了解LCNE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但对LCNEC患者的治疗尚无共识。目的分析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相关预后的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经病理科确诊的LCNEC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1 1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指数、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TNM分期、影像特点、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治疗方案,并对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效验水准α=0.05。结果1.一般临床特征:LCNEC好发于有大量吸烟史的老年男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5:1,平均发病年龄为56.5岁,平均吸烟指数为600,临床症状以咳嗽(42.3%)、胸闷呼吸困难(30.4%)、咯血或痰中带血(18.8%)多见。2.胸部CT特征:首次就诊时胸部CT表现以周围型肿块多见,共83(74.1%)例,伴有分叶(70.5%)、毛刺(17.9%)、胸膜牵拉(3.6%),阻塞性肺炎、空洞、钙化、胸腔积液不常见,增强后可呈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首次就诊时出现淋巴结转移者有85(75.9%)例。肿瘤最大径介于1.1cm-7.1cm之间,平均直径2.6cm,肿瘤直径≥3cm者48(42.9%)例,直径<3cm者64(57.1%)例。3.肿瘤标志物特征:三项肿瘤标志物中大于正常值的例数为CEA 42例(36.1%),CA125 31 例(36.4%),NSE 57 例(66.3%)。4.免疫组化特征: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D56、TT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0%、64.6%、33.9%,肿瘤增殖指数(Ki-67)均为阳性且均大于20%,其中有27(24.1%)例Ki-67指数大于90%,.平均71.2%。5.治疗方式:本组共有33(29.5%)例行手术治疗,有24(21.4%)例术后立即接受辅助化疗,有9(8.0%)例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后接受辅助化疗。其余76例(67.9%)接受化疗患者,首选化疗方案分别为51例行“铂类+依托泊苷”方案化疗,16例行“铂类+培美曲塞”方案化疗,4例行“铂类+多西他赛”方案化疗,3例行“铂类+伊利替康”方案化疗,2例行“铂类+紫杉醇”方案化疗。3例(2.7%)未行专科治疗,仅行支持治疗。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01)、淋巴结转移(P<0.001)和治疗方法(P<0.001)、术后立即接受辅助化疗(P=0.016)、和首选化疗方案(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0.005)、淋巴结无转移(P<0.001)和手术治疗(P=0.001)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1.LCNEC是罕见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见于老年男性吸烟患者。2.LCNEC的胸部CT无特异性,以周围型肿块多见,可见分叶、毛刺,早期易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3.LCNEC预后较差,TNM分期早、淋巴结无转移及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术后立即行化疗较出现复发或转移后再行化疗者具有更长的生存时间;铂类联合依托泊苷的化疗方案相较于其他化疗方案更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王亚龙[6](2020)在《第一部 分气管支气管腺涎型癌(腺样囊性癌和粘液表皮样癌)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第二部分 多原发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气管和支气管的涎腺型癌是来源于下呼吸道粘膜下腺体的罕见恶性肿瘤,其主要包括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Tracheobronchial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TACC)和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Tracheobronchial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TMEC)。由于发病率低,气管和支气管涎腺型癌尚缺乏大宗病例报道研究,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结局、决定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和两种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异同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分析单中心TACC和TMEC患者的详细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和效果、预后和预后因素、不同组织类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等情况,以期为临床医生了解这一疾病特征、为患者提供最佳综合治疗策略和判断患者生存结局等提供进一步证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196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病理诊断并接受治疗的TACC和TMEC患者资料。对以上两种涎腺型癌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种涎腺型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比较;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治疗方式(手术、放疗、化疗和综合治疗)患者生存时间(无复发/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使用Log-rank检验对比不同肿瘤和同一肿瘤不同治疗方式患者预后;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复发/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时间以及复发后生存时间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共计纳入306例患者,其中TACC 191例,TMEC 115例。TAC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岁;男女发病比例相当(男性占50%);绝大多数患者(68%)无吸烟史;绝大多数(95%)患者有症状,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和胸闷或呼吸不畅;肿瘤位于气管者居多(65%);绝大多数患者(85%)接受手术为主的治疗。TMEC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0岁;男性发病稍多于女性(男性占56%);绝大多数(77%)无吸烟史;绝大多数患者(86%)有症状,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咯血、呼吸不畅和发热等;肿瘤主要位于支气管(89%);绝大多数患者(93%)接受手术为主的治疗。相比TACC,TMEC患者平均年龄更小,患者主诉持续时间短,有症状者少,肿瘤位于支气管的更多,更有可能接受手术治疗并实现R0切除(TACC和TMEC R0切除率分别为99.0%和45.5%,P<0.001),总生存时间也更长(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肿瘤家族史等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191例TACC患者中,163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余28例接受非手术治疗。TACC手术组患者5年、10年和20年生存率分别为85.00%、63.40%和47.00%,非手术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70%和46.40%,手术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显着优于非手术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R0切除、R1切除后放疗、R1切除后未放疗)和患者主诉的持续时间(<7个月或≥7个月)是影响R0/1切除患者无复发/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大小(<3cm或>3cm)和治疗方法(R0切除、R1切除后放疗、R1切除后未放治)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R0/1切除组患者有64例(45.1%)出现复发/进展,复发/进展后接受局部治疗(进展病灶和/或转移灶手术或放疗)组患者预后显着优于单纯化疗或支持治疗患者(P<0.05);晚期复发/进展(复发/进展时间≥34月)患者复发/进展后预后显着优于早期复发/进展(复发/进展时间<34月)患者。115名TMEC患者中,107名接受了手术治疗,8名接受了非手术治疗。手术组1年、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9%、94.17%和90.50%,非手术组分别为83.33%、41.67%和0.00%,手术组患者预后显着优于非手术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肿瘤病理N分期是影响手术组患者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ACC和TMEC虽然同属涎腺型癌,但两者存在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因而两者临床特点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TACC和TMEC属低度恶性肿瘤,整体预后较好,可手术治疗者预后更佳。由于有更高的R0切除率,TMEC患者整体预后显着优于TACC。对于TACC,患者主诉持续时间和无病生存期显着相关,及时就诊和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肿瘤大小同TACC患者总生存密切相关,对于超过3cm肿瘤,临床医生治疗时需更加注重根治性。原发肿瘤的完全切除、切缘阳性患者的术后辅助放疗以及术后复发/进展后的局部治疗都可改善患者生存,提高患者生存率。对于可手术TMEC,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是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实施包含淋巴结清扫的根治性治疗和术后密切随访至关重要。背景既往多原发肺癌的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争议,多原发肺癌和肺癌肺内转移的鉴别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提出的第8版肺癌分期系统首次详细描述了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的诊断、分类和分期标准。在新的分期系统中,根据多发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多发性磨玻璃(影像特征)/附壁样(病理特征)(Ground-glass/lepidic,GG/L)结节、第二原发性肺癌(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SPLC)、肺内卫星结节和炎性肺癌,其中前两类为MPLC,后两种为肺癌伴肺内转移。然而,根据新标准分类和分期的不同类型MPLC临床特征和预后尚未得到评估。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2011-2013年的手术肺癌患者数据,从中连续筛选出多灶肺癌,并进一步依据第8版肺癌分期标准筛选出MPLC,对不同类型MP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和预后因素进行总结和对比。结果202例经手术治疗的MPLC患者,按疾病类型和诊断时间分为不同的组(多灶GG/L 样肺腺癌,n=139;SPLC,n=63;同时 MPLC(Simultaneous MPLC,sMPLC),n=171,异时MPLC(Metachronous MPLC,mMPLC),n=31)。多发GG/L样肺腺癌和SPLC患者的临床特点存在显着差异。MPLC的整体1、3、5年肺癌特异性生存率为97.98%、90.18%、82.81%。MPLC中多发GG/L样肺腺癌的1、3、5年生存率为 99.27%、94.76%、87.94%,SPLC 的 1、3、5 年生存率为 95.11%、78.20%、71.29%。MPLC 中 sMPLC 1、3、5 年生存率为 97.60%、88.34%、80.88%,mMPLC 1、3、5年生存率为100.00%、100.00%、93.10%。多发GG/L样肺腺癌组5年生存率显着高于SPLC组(87.94%vs 71.29%,P<0.05)。性别是sMPLC的独立预后因素(女性与男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0%与69.5%,P<0.05)。多原发肺癌病灶的最高肿瘤病理分期是所有类型MPLC的预后因素。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第8版肺癌分期系统中MPLC的诊断分期标准,证实MPLC的两种类型(多发GG/L样肺腺癌和SPLC)有着显着不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在诸多因素中,性别是sMPLC强有力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第8版肺癌分期的MPLC多灶肿瘤的最高病理分期对于判断所有类型(多发GG/L样肺腺癌或SPLC,同时或异时)患者的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生应将治疗重点优先放在病理分期最高的肿瘤上。背景和目的MPLC患者数量近年来迅速增加,然而MPLC发生的病因尚不明确。在第8版肺癌分期系统中,MPLC可分为多发磨玻璃/附壁样肺癌和第二原发肺癌。既往报道提示含磨玻璃成分MPLC有独特分子特征,我们的研究也提示不同类型MPLC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我们发现,在MPLC患者中高达16.3%的患者存在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我们一项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发现在一个MPLC肺癌家系中兄弟姐妹8人均先后患有肺癌且其中多人为MPLC。EGFR胚系突变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EGFR-T790M胚系突变首先在一个有MPLC病史的欧洲家庭中发现,并且这一突变和靶向药耐药有关。其它一些研究也在MPLC患者家族中发现了EGFR-T790M胚系突变。我们先前的一项研究表明,EGFR-R776H胚系突变存在于一个超级MPLC患者家族中,该研究中一名MPLC先证者肺部有多达一百余个肺结节,其中5个证实为腺癌。这些研究一定程度揭示了EGFR胚系突变在MPLC发生中的作用。由于MPLC患者中EGFR突变发生频率较低,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少数病例还不足以揭示EGFR突变和MPLC发生的遗传关系。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大样本人群中描述肺癌家系中MPLC先证者EGFR的独特胚系和肿瘤体细胞突变特征,并明确肺癌家系MPLC先证者中EGFR突变情况同散发性肺癌患者EGFR突变频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Sanger测序法对162例肺癌家系中的MPLC先证者(162例肺正常组织和366例多原发肺癌病变)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计算胚系和体细胞突变频率。对3243例肺腺癌患者的10基因组套测序数据结果进行再次分析,以确定散发肺腺癌中EGFR体细胞突变频率。对MPLC先证者患者和散发性肺腺癌患者肿瘤EGFR突变频率进行对比。结果162例MPLC正常组织标本中,19号外显子(3例,1.85%)、20号外显子(8例,4.94%)和21号外显子(5例,3.10%)均存在胚系突变,总发生率为9.88%(16/162)。胚系突变位点包括:外显子 19:p.746750del(2,1.23%),p.746751del(1,0.62);外显子20:p.V769delinsVASV(2,1.23%),p.S768I(3,1.85%),p.S768N(1,0.62%),p.T790M(1,0.62%)和 p.Q791*(1,0.62%);外显子 21:p.V843I(1,0.62%)和 p.L858R(4,2.74%)。共发现63例MPLC先证者存在肿瘤EGFR体细胞突变(63/162,38.89%),这些突变包括外显子 18 p.G719S(1例,0.62%)、19p.del(21例,12.96%)、20 p.delins(8例,4.94%)以及外显子20(10例,6.17%)和21(34例,20.99%)的错义突变。在63名存在肿瘤体细胞突变的MPLC先证者中,8名患者同时有多个不同突变。163例先证者患者中,仅有9例显示多个肿瘤病变之间存在EGFR突变一致性。3243例肺腺癌患者中1813例(55.91%)患者肿瘤存在EGFR体细胞突变,这些突变包含外显子18 p.G719A/S/C(78 例,2.41%)、19 p.del(668 例,20.60%)、20 p.delins(4例,0.09%)、20p.S768I(36,1.11%)、20 p.R776H/G/C(12,0.37%)、20 p.T790M(68,2.10%)、21p.L858R(911 例,28.09%)和 21p.L861Q(36 例,1.11%)。MPLC 先证者肿瘤中外显子 19 p.747-752del、20 p.V769delinsVASV 和 20 p.D770delinsDSVD的发生频率显着高于散发性肺腺癌患者。结论本研究首次在肺癌家系MPLC先证者中发现了独特的EGFR突变特征;首次在MPLC先证者中筛选出高频的EGFR胚系突变如外显子19 p.del、20 p.delins、20 p.S768I/N和21 p.L861R。与散发性肺腺癌患者相比,肺癌家系MPLC先证者外显子 19 p.747-752del、20 p.V769delinsVASV 和 20 p.D770delinsDSVD 的频率显着增高。这些结果可能为MPLC高危患者的病因学研究、筛查和临床治疗提供了初步证据。

王保贵[7](2020)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咯血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并对咯血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53例,对所有患者施行SAE术。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止血率、相关并发症及责任血管数量、来源和造影表现。分别采用Kaplan-Meier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介入术后止血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SAE,共栓塞136支咯血责任动脉,每例1~5支,其中1支7例、2支19例、3支18例、4支8例、5支1例。在136支病变血管中,92支(67.6%)为支气管动脉(BA),44支(32.4%)为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前者具体包括左BA 30支(22.1%)、右BA 45支(33.1%)、左右共干BA 17支(12.5%),后者具体包括肋间动脉27支(19.9%)、胸廓内动脉12支(8.8%)、甲颈干动脉2支(1.5%)、膈动脉2支(1.5%)、胸外侧动脉1支(0.7%)。责任血管直接征象为对比剂溢出,间接征象为动脉主干增粗迂曲、BA-肺循环分流及远端小血管增多、扩张、紊乱。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5例,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28例。51例栓塞后即刻止血,止血率为96.2%(51/53),2例咯血减少(责任血管数量分别为3支和4支,均为重度支气管扩张)。无患者出现截瘫等严重并发症,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对成功止血的51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期间共有11例患者咯血复发,复发率21.6%(11/51),其中6例患者再次接受SAE治疗,截至随访终点均未出现咯血复发。全组患者半年、1年和2年一期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8.0%、96.1%和81.8%,二期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8.0%、98.0%和93.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的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患者的止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是介入术后止血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好的中远期止血率。NBSA是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重要来源,其彻底栓塞有助于保证疗效和减少复发。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是介入术后止血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檀燕[8](2020)在《血清标志物CEA、CA153、NSE与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各类肺癌患者血清中(CEA)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153)糖类抗原153的含量表达关系,以及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9例均经我院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分类为:鳞癌患者42例、小细胞癌患者15例、腺鳞癌患者2例、腺癌患者20例;本文79例肺癌患者无转移及有转移患者分别为37例和42例,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36例与肺癌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全文79例肺癌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均采用罗氏E170测定血清中CEA、NSE、CYFRA21-1、CA153的含量,从而分析肺癌各分期及是否出现转移血清标志物的表达关系。结果:79例肺癌患者和36例健康体检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上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CEA、NSE、CYFRA21-1、CA153 4种血清标志物水平的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IV期肺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I期、II期患者(P<0.01)。未转移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明显低于转移患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时灵敏度提高为71.94%,特异度无显着变化为97.25%。肺癌血清标志物高表达者其预后生存率较正常者低。结论:四种肿瘤标志物(CEA、CA153、NSE、CYFRA21-1),对肺癌转移及肺癌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与病情、分期、病理类型、临床预后等密切相关,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明显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

马甜甜[9](2020)在《2014-2018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8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近5年(2014-2018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以初步了解近年来原发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变化,加强大家对于肺癌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兰大二院原发性肺癌患者2085例,收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年龄、性别、地域及城乡来源、吸烟史、病理类型、发病部位、就诊症状、确诊方式、首选治疗方式等资料,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行统计结果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14年-2018年共收集原发性肺癌患者2085例(已排除重复就诊患者),其中2014年270例,2015年349例,2016年383例,2017年502例,2018年581例。我院初诊初治的肺癌病例数逐年增长,且男性病例数始终高于女性,2018年的病例总数约为2014年的2.15倍。(2)2085例肺癌中腺癌在所占比例最高(42.9%),其次分别为鳞状细胞癌(28.5%),小细胞癌(21.7%),腺鳞癌(2.0%),肉瘤样癌(1.6%),大细胞癌(1.2%),其他病理类型包括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类癌等,共占2.2%。2014-2018年肺癌病理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31,P=0.020)。(3)男性共1477例,女性608例,男女比例为2.43:1。鳞癌男女性别比差异最大(8.90:1),在男性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所占比例最高(36.2%);在女性患者中,腺癌所占比例最高(63.3%)。(4)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11岁,平均年龄59.26±10.34岁,无论何种病理类型,病例年龄均集中在50-69岁之间(共占67.3%),39岁以下及80岁以上人群肺癌所占比例较低(共占4.8%)。各年龄段肺癌患者中鳞状细胞癌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9.94,P<0.001)。(5)近5年农村肺癌比例先增高后降低,但均高于城市;在城市及农村肺癌患者中,各病理类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70,P=0.015)。(6)约53.9%的肺癌患者有吸烟史,其中男性1120例,女性4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吸烟构成比有差异(?2=335.1,P<0.001)。吸烟患者以鳞癌居多,约82.7%的鳞癌患者吸烟,其次为大细胞癌及小细胞癌,腺癌吸烟患者所占比例最小(34.9%)。(7)肺癌可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各个肺叶及胸膜的任意部位,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肺叶。右肺多于左肺(?2=36.31,P<0.001);上叶多于下叶(?2=21.96,P<0.001);左主支气管多于右主支气管(?2=28.74,P<0.001)。不同发病部位的肺癌病理类型构成存在差异(P<0.001)。约12.6%的鳞状细胞癌发生在气管及支气管,在各病理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44.9%)。(8)最常见的确诊方式为气管镜下活检或刷检,占60.6%,其次为手术标本送检(18.0%)、经皮肺穿刺活检(8.6%)、胸水脱落细胞检查(3.7%)等。约11.2%的腺癌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明显高于鳞癌;约6.8%的腺癌经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约3.2%的腺癌经胸腔镜下胸膜/肺活检确诊,明显高于别的病理类型。不同年份肺癌的确诊方式构成存在差异(?2=95.67,P<0.001),气管镜下确诊方式比例逐年增高。(9)肺癌就诊症状以咳嗽(68.3%)、咳痰(48.4%)、胸闷气短(41.3%)为主,约24.4%的患者出现消瘦,约21.8%的患者有胸痛。不同的病理类型的患者就诊症状有差异(P=0.001)。鳞状细胞癌出现痰中带血的比例较其他病理类型高(占所有病理类型的41.5%);约9.3%的腺癌就诊时无症状,主要通过检查发现。(10)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治疗方式存在差异(P<0.001)。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占23.6%(493/2085),其中鳞癌的手术比例为12.0%(145/594),腺癌的手术比例为27.1%(242/894);小细胞癌的手术比例为9.3%(42/452);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均以单纯化疗为主要治疗方式;靶向治疗以腺癌居多,约7.2%的腺癌患者行靶向治疗,约0.6%的腺癌患者采用手术和靶向联合疗法,1.0%的腺癌患者采用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在2085例肺癌患者中,约15.4%的肺癌病人仅予以对症治疗,约15.6%的病人拒绝治疗。结论:(1)2014-2018年我院初诊初治的肺癌病例数逐年增长,且男性病例数始终高于女性。鳞状细胞癌在所有类型的肺癌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腺癌比例逐年上升。(2)腺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男性患者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其次为腺癌;女性患者以腺癌为主。(3)肺癌病例年龄集中在50-69岁;不论哪种病理类型,农村病例数均高于城市。(4)鳞状细胞癌吸烟比例最大,其次为小细胞癌。(5)肺癌最常见的确诊方式为气管镜下活检或刷检,其次为手术标本送检和经皮肺穿刺活检。通过气管镜确诊的肺癌比例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肺癌确诊的首要方式。(6)约7.3%的无症状患者通过检查发现,约1/6肺癌患者拒绝治疗,应加强甘肃地区肺癌健康教育及筛查力度,争取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减轻肺癌的疾病负担。

刘杉杉[10](2020)在《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以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内容为基础,构建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通过文献分析法描述肺癌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内容及其影响因素,重点梳理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研究现状,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肺癌患者照顾者对干预方案内容的修订建议;召开专家会议,征集专家对干预方案的论证意见。方法1.文献分析:系统检索CNKI、VIP、Wan Fang、CBM、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INAHL Complete数据库中关于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性研究,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纳入和分析。结合课题组前期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现况调查和文献分析结果,形成干预方案初稿和照顾者辅助工具。2.结构式访谈:便利选取合肥市某医院30名肺癌患者照顾者,考虑其对干预方案内容的建议,形成干预方案修订稿和护士干预辅助工具。3.专家会议:遴选心理与行为研究、循证护理研究及临床相关科室专家召开专家会议,根据专家论证结果对干预方案和干预辅助工具进一步修订,形成干预方案终稿。结果1.文献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出文献358篇,最终纳入12篇文献进行分析。(1)文献类型:干预方案草案:2篇,随机对照实验:6篇,类实验研究:4篇;(2)时间跨度:2007~2018年;(3)国家分布:外国10篇,中国2篇;(4)干预方法:(1)干预内容:多为心理教育和应对技能培训;(2)干预实施者:主要以护士为主导;(3)干预形式:主要为面对面干预和电话干预;(4)干预随访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至患者死亡,最常见:3个月(12周);(5)干预效果:支持性照护可提高肺癌患者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其余结局指标干预效果尚无定论。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和课题组前期研究,形成干预方案初稿,并制定照顾者干预辅助工具。2.结构式访谈结果:30名肺癌患者照顾者共提出9项删除建议和12项增加建议。研究者结合专业知识、临床实际和前期调查等情况,对干预方案做如下修订:(1)删除2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关信息;(2)细化1项呼吸功能锻炼内容;(3)增加1项饮食(发物)相关信息介绍。并依据修订后干预方案内容制定护士干预辅助工具。3.专家会议结果:共纳入7名专家参加专家会议,专家权威系数为0.84。专家对干预方案的论证意见主要包括:(1)细化干预实施团队成员;(2)添加网络干预形式作为补充;(3)结合治疗阶段细化干预分期;(4)结合临床路径纳入照顾者和实施干预。采纳专家意见后,进一步修订干预方案和干预辅助工具,形成干预方案终稿。结论本研究在课题组研究基础上,以支持性照护理论框架和时机理论为指导,结合文献分析、照顾者结构式访谈和专家会议的方法,构建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并包含相应的干预实施流程和干预辅助工具。构建流程系统,构建方法科学,干预方案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未来拟开展可行性研究,结合过程评价反馈和可行性优化策略,进一步完善干预方案。

二、100例肺癌高危对象气管镜随访失访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例肺癌高危对象气管镜随访失访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排标准
    3 数据来源
    4 研究指标设置
    5 病例筛选流程
    6 研究方法
    7. 评估指标
    8. 随访
    9.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一节 基本资料
    第二节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第三节 其它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第四章 讨论
    1.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
    2.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
    3.创新性
    4.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词简表
致谢

(2)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及不足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预后营养指数对晚期NSCLC经支气管镜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及不足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着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3)支气管腔内超声及相关技术诊断肺周围及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支气管腔内超声为基础的综合导引技术诊断肺周围实性病变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二部分 径向支气管腔内超声联合经典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诊断段支气管管壁外孤立性肺实性病变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第三部分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大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支气管腔内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4)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肺癌高危人群肺部结节筛查结果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2 试验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筛查结果
    3.2 典型良恶性结节
4 讨论
    4.1 发病原因
    4.2 结节处理规范
    4.3 随访处理意见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低剂量螺旋CT筛查和肺部结节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5)112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选取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资料收集及整理
        2.2.2 影像学资料收集与整理
        2.2.3 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的收集整理
        2.2.4 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
        2.2.5 TNM分期
        2.2.6 随访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影像学特点
    3.4 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表现
    3.5 TNM分期
    3.6 肿瘤标志物表达情况
    3.7 治疗方案
    3.8 生存分析
        3.8.1 影响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
        3.8.2 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一般临床表现
    4.2 影像学特征
    4.3 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
    4.4 治疗及预后
    4.5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6)第一部 分气管支气管腺涎型癌(腺样囊性癌和粘液表皮样癌)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第二部分 多原发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信息收集和随访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
        1.1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的生存情况
        1.3 142例R0/1手术切除患者生存情况和预后相关因素
        1.4 64例R0/1切除术后复发/进展患者复发/进展后生存情况和预后相关因素
    2. 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
        2.1 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2 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生存情况
        2.3 影响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3.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和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对比
        3.1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和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患者临床特征对比
        3.2 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和气管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患者预后对比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一、临床研究: 基于第8版肺癌分期标准诊断的不同类型多原发肺癌临床特征和预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患者情况
        2. 临床信息收集和随访
        3.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不同类型多原发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对比
        1.1 多灶磨玻璃/附壁样肺腺癌和第二原发肺癌的对比
        1.2 同时多原发肺癌和异时多原发肺癌的对比
        1.3 第二原发肺腺癌和第二原发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对比
        2. 不同类型多原发肺癌的预后和预后相关因素
        2.1 多发磨玻璃/附壁样肺腺癌患者预后和预后因素
        2.2 第二原发肺癌患者预后和预后因素
        2.3 同时多原发肺癌患者预后和预后因素
        2.4 异时多原发肺癌患者预后和预后因素
    讨论
    小结
二、基础研究:162例肺癌家系中多原发肺腺癌先证者EGFR胚系和肿瘤体细胞突变情况及与3243例散发性肺腺癌患者的比较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FFPE制备和组织DNA提取
        3. EGFR突变检测、识别和统计分析
    结果
        1. 患者和样本情况
        2. 162例肺癌家系中MPLC先证者EGFR胚系突变的分布
        3. 162例肺癌家系中MPLC先证者肿瘤体细胞EGFR突变的分布
        4. 162例MPLC先证者与3243例肺腺癌肿瘤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本论文相关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 多原发肺癌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咯血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2.2 所需设备、药品和器材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与随访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情况
    3.2 随访结果
    3.3 介入术后止血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4 介入术后止血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BA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2 不同栓塞剂材料的疗效差异
    4.3 责任血管的多样性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4.4 咯血介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4.5 总结、不足和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综述 咯血的诊疗现状和新进展
    参考文献

(8)血清标志物CEA、CA153、NSE与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阐述
    参考文献

(9)2014-2018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8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入选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病理分型标准
        2.2.4 收集病例资料信息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病例数变化
    3.2 性别及构成变化
    3.3 年龄及构成变化
    3.4 地域分布及构成变化
        3.4.1 城乡病例分布
        3.4.2 甘肃各市病例分布
    3.5 发病部位及构成变化
    3.6 确诊方式及构成变化
    3.7 病理类型及构成变化
    3.8 病理类型与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
        3.8.1 病理类型与性别
        3.8.2 病理类型与年龄
        3.8.3 病理类型与城乡分布
        3.8.4 病理类型与发病部位
        3.8.5 病理类型与就诊症状
        3.8.6 病理类型与确诊方式
        3.8.7 病理类型与治疗方式
        3.8.8 病理类型与吸烟史
第四章 讨论
    4.1 病例增长情况
    4.2 病理类型的变化
    4.3 性别
    4.4 年龄
    4.5 吸烟
    4.6 地域分布
        4.6.1 城乡病例分布
        4.6.2 甘肃各市病例分布
    4.7 发病部位
    4.8 就诊症状
    4.9 诊断方式
    4.10 治疗方式
    4.11 筛查及预防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rt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肺癌流行病学特征
        1.2 肺癌严重影响患者及照顾者身心健康
        1.3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研究现状
        1.3.1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内容
        1.3.2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满足情况
        1.3.3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影响因素
        1.4 满足癌症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必要性
    2 理论基础
        2.1 支持性照护理论框架
        2.2 时机理论(Timing It Right , TIR)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5 相关概念定义
第二章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初步构建
    (一)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性文献研究
        1 研究内容
        2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2.2 检索策略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文献内容分析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3.3 文献内容分析结果
        4 启示
    (二)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初稿
第三章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修订
    (一)肺癌患者照顾者结构式访谈
        1 研究内容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方法
        2.2.2 数据处理方法
        2.3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肺癌患者照顾者招募结果
        3.2 肺癌患者及照顾者一般资料
        3.2.1 肺癌患者一般资料
        3.2.2 肺癌患者照顾者一般资料
        3.3 肺癌患者照顾者意见
        3.3.1 肺癌患者照顾者考虑删除内容
        3.3.2 肺癌患者照顾者考虑增加内容
        4 研究者修改结果
        4.1 研究者考虑删除内容
        4.1.1 研究者删除内容
        4.1.2 研究者保留内容
        4.2 研究者考虑增加内容
        4.2.1 研究者增加内容
        4.2.2 研究者删除内容
    (二)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修订
    (三)专家会议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专家遴选
        2.2 会议主题
        2.3 会议实施流程
        2.4 资料分析
        3 结果
        3.1 专家一般资料
        3.2 专家权威系数
        3.3 专家意见结果
        3.3.1 细化干预实施团队成员
        3.3.2 添加网络干预作为补充
        3.3.3 结合治疗阶段细化干预分期
        3.3.4 结合临床路径纳入照顾者和实施干预
        3.3.5 干预辅助工具的详细修改意见结果
第四章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照护干预方案终稿
    1 干预对象
    2 干预实施者
    3 干预形式
    4 干预内容
    5 干预结局指标
    6 干预辅助工具
第五章 讨论
    1 构建以需求为基础的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必要性
    2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3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适用性
        3.1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干预对象的适用性
        3.2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需求内容的适用性
    4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可操作性
    5 创新之处
    6 局限与展望
    7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各数据库具体文献检索策略
    附录2 肺癌患者照顾者结构式访谈问卷
    附录3 肺癌患者照顾者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4 肺癌患者照顾者结构式访谈笔记和总结
    附录5 肺癌患者照顾者结构式访谈后细化和增加的手册内容
    附录6 专家会议邀请函及课题简介
    附录7 专家资料调查表
    附录8 专家针对《照顾者支持性照护手册》修改意见
    附录9 《照顾者支持性照护手册》(部分)
    附录10 《护士版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手册》(部分)
    附录11 护士干预半结构式访谈标准化流程
    附录12 照顾者随访记录表
    附录13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性研究的系统评价
    参考文献

四、100例肺癌高危对象气管镜随访失访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回顾性分析[D]. 陈颖瑶.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2]预后营养指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D]. 李希丽. 山东大学, 2020(04)
  • [3]支气管腔内超声及相关技术诊断肺周围及气道管壁外实性病变的临床研究[D]. 黄海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4]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肺癌高危人群肺部结节筛查结果与分析[D]. 贾睿莛.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5]112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分析[D]. 张坤. 郑州大学, 2020(02)
  • [6]第一部 分气管支气管腺涎型癌(腺样囊性癌和粘液表皮样癌)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第二部分 多原发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 王亚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7]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咯血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 王保贵.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血清标志物CEA、CA153、NSE与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D]. 檀燕.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9]2014-2018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8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分析[D]. 马甜甜. 兰州大学, 2020(01)
  • [10]肺癌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干预方案的构建[D]. 刘杉杉.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100例肺癌高危患者支气管镜失访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