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所大学出版社简介_斯坦福大学论文

美国十所大学出版社简介_斯坦福大学论文

美国十家大学出版社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大学出版社论文,简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在前两期的《大学出版》上,我们分别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和宗旨(详见《大学出版》2005年第一期)以及美国大学出版社无赢利下的经营管理(详见《大学出版》2005年第二期)。本文我们将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十家美国大学出版社,将它们的历史、出版和经营特色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简要地向大家做些介绍,以期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美国大学出版社的相关情况,并为我国广大大学出版社的同行确立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规划以及将来跟美国同行进行交流提供参考。

有关美国大学出版社的整体特点及状况我们在前两期里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因此,本文所涉及的十家美国大学出版社的情况就不再做面面俱到的介绍。笔者将根据其各自的情况有重点地谈及它们的特色,有些重复或相似之处便简略带过甚或略去。所介绍的出版社的选择主要根据《大学出版》今年第一期第36页上列出的美国部分著名大学出版社成立时间一览表而来,从中选了9家,另增加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美国十家大学出版社简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878年,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办人丹尼尔,科伊特·基尔曼创建。该出版社成立之初名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处”,到1891年才更名为“约翰·霍普金斯出版社”,1972年再次更名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并一直沿用至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之一。该社每年出版新书200多种,各类学术刊物58种,还为全球900多万读者提供250多种网络学术刊物。该社从成立至今已出版图书及各种学术刊物共约6000种。

除了常规的学术出版和网络学术期刊出版服务外,该社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同时还为其他出版社(包括大学出版社和非大学出版社)提供图书订单处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服务以及图书仓储、物流等服务,可谓独一家。

该社目前职工人数约130人,包括编辑出版专业人员及相关技术支持人员。其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图书出版业务:包括版权贸易、编辑加工、图书设计制作、市场营销;学术期刊出版及电子和网络出版业务;霍普金斯后端供应和信息处理业务:包括图书等的订单处理、信息系统管理服务和发行中心业务等。其主要出版范围包括历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医学、理学、地理学等等。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芝加哥大学是由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于1891年捐资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也于同年成立,是组成芝加哥大学的三大部门之一,曾被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廉·哈珀称为“大学的有机部分”。该出版社得益于芝加哥大学强大的学术背景和庞大的学术科研队伍,自成立以来,便一直致力于传播最高水准的学术理论和出版严肃作品,以促进教育,促进公众的理解,丰富文化生活。其出版活动同样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芝加哥大学的学者们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仅仅在成立后的十年之中,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就已经创刊了14种学术期刊,其中包括天体物理学期刊、近地学期刊等。

除了出版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该社还出版新颖的、能吸引普通读者并丰富其知识的学术读物。其出版物中还包括工具书及教材,由作家、艺术家以及创作非学术类书籍学术团体内外的作者所创作的非学术类作品;其另外一个极富特色的出版内容是重要的外语作品的翻译本,包括历史上的和当代的作品等。

除此之外,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有50多种学术期刊和硬皮本文献,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教育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多种科学,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这些领域内顶尖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是美国为数不多的既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也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一家大学出版社。该社成立于1893年,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出版机构之一,也是美国唯一一家多校区公立大学下属的大学出版社。

加州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约180种,期刊54种,再版书约3500种,出版物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具体有艺术、音乐、电影和传媒研究、经典著作、文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历史、宗教研究、亚洲研究、生命科学和自然历史、大众健康、食品和酒类、加利福尼亚和西部研究等类别)。该社约三分之一的作者来自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出版社董事会是该出版社的管理机构,董事会成员由加州大学的教职人员、社外出版界专家和社会活动家组成。董事会主要负责出版社的财政收支管理。加州大学出版社合伙人董事会由社会活动家、作家和来自南、北加利福尼亚的书商组成,负责筹款活动和分配来自慈善捐款投资收入的出版经费。加州大学出版社编辑委员会由20名大学教职人员组成,代表加州大学全部9个校区,该委员会负责审定出版社的所有出版项目。

加州大学出版社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该社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销售收入。加州大学拨发给出版社的补贴只占其收入的一小部分,并且还在不断萎缩。此外出版社的收入来源还有私人和组织机构的慈善捐款。2003-2004财政年度该社各种收入来源中图书销售收入占68%,期刊销售收入占18%,大学补贴占8%,慈善捐款占6%。

2004财政年度加州大学出版社图书销售实洋为1710万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63万美元。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社销售额首次突破1700万美元。2004年该社实现利润420万美元。当年该社期刊部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除去经济效益,加州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和出版水平也颇有口碑,仅2003-2004年度该社出版的图书就获得各类奖项60多个。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893年。跟一般人理解或者想象中不同的是,该社虽然采用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名称,并且与哥伦比亚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却是独立于大学的一个非赢利出版机构。其成立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学、历史、文学、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并鼓励和促进在这些领域中具有独创性的作品的出版。”

在出版业,最能跟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联系起来的,可能便是《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了。这是该出版社于1935年推出的,此后出版社开发了一系列百科全书,这成为该社区别于其他所有美国大学出版社的特点。

而实际上,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成立的第一个25年中,它所出版的主要是政治类图书,其中甚至包括两位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塔夫脱)的著作。从1927年起,该社开始出版大型多卷本图书;发展到1931年,该出版社已有相当规模,每年新出图书达83种,当时居美国大学出版社之首,并排全美出版社第25位。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有别于其他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另一方面便是出版社自身有下属出版社,如成立于1940年的王冠出版社便是它下属的一个专门出版学术论文的分社。1943年,该社又成立了一个叫“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电影部”(即后来的“大众传播中心”)的部门。该部门起初制作教学影片为大学服务,后来开始为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组织制作纪录片,成为了出版社跨媒体多元经营的成功范例。

除了以上独具个性的特点外,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还有一个更在美国大学出版社中独树一帜的出版方向:出版音乐作品。20世纪60年代,该社成为第一家也是迄今依然是唯一的一家出版音乐作品的大学出版社。

此外,将新技术创新应用于出版领域,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也有不少作为。1990年,《简明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网络电子版亮相哥伦比亚大学校园网,它标志着该出版社电子网络出版业务的开始。迄今该社已经出版了一系列光盘版图书及网络出版物。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05年。和大多数美国大学出版社不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所有权不属于普林斯顿大学,大学也不给出版社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它从成立至今都是为私人拥有和控制。尽管如此,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一直和普林斯顿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从大学教师中指派人员组成出版社的5人编辑委员会,对出版社要出版的书稿拥有生杀大权,而出版社的15位董事会成员中有9位必须与普林斯顿大学有关系。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流程很有特色。出版社的10位专职编辑负责组稿约稿,然后将书稿先交由非出版社或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审查,然后交由该社的编辑委员会讨论通过。通过后的书稿进入常规出版流程。该出版社负责宣传推广其所出版的所有图书,并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版权贸易。在销售方面,它雇佣美国国内及国外的销售代理开展销售业务。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其出版宗旨,致力于“促进教育及学术发展”的图书的出版,经常出版学术价值大于经济收益的作品。在该社成立的第一个25年里,它出版了近400种图书;20世纪50年代,它每年出版新书45种。目前,该社每年出版约200种精装书,90种平装再版书。它的出版范围跨40多个学科,从艺术史到鸟类学、从政治学到哲学等,并已出版有50多个系列。

耶鲁大学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耶鲁大学出版社的成立富有文学传奇色彩。1908年,耶鲁大学的一名年轻的毕业生和他的妻子创建了耶鲁大学出版社。开始的几年中,出版社完全由这夫妇二人拥有,同时接受耶鲁大学相关机构的指导。1916年,该出版社正式成为耶鲁大学的一个部门,但仍然拥有财政和经营自主权。

耶鲁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便依照这样的宗旨开展出版活动:帮助发现并传播真理,促进学术研究、鼓励学术争论,为校内及校外的公众提供教育,丰富文化生活。该社自成立以来,业已出版图书7000多种,其中包括了很多儿童书籍,这在美国大学出版社中是很少见的。目前,耶鲁大学出版社年出版约200种精装新书,100种平装新书,再版图书达3000种左右,在美国大学出版社中属于有相当规模者。

该社的主要出版范围为:美国历史、英国历史、艺术、建筑、教育学、图形设计、犹太问题研究、法律、文学、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研究、西欧现代史、哲学、摄影、政治学、宗教、科学、斯拉夫研究等。其出版物包括图书、电子出版物和其他资料形态。该社出版的像75卷本《中国的文化和文明》这样的项目,其文化价值和贡献不可估量。

哈佛大学出版社(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哈佛大学有两家出版社,其中嫡系正牌的便是哈佛大学出版社,但很可惜,名声在外并且利润滚滚的却是另一家,哈佛商学院出版社。

哈佛大学的出版史可以追溯到1643年,但哈佛大学出版社却是到1913年1月13日才正式成立的。大学和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有着巨大的反差。

介绍哈佛大学出版社就不得不提及哈佛大学出版社发展史上的几个人。

哈罗德·默道克,1920年元旦接任哈佛大学出版社社长。此前此公曾是波士顿的一名银行家。他在任期间大幅度增加了系列图书的开发和出版,并开始出版源自哈佛大学教授们的讲义并且普通读者也感兴趣的图书。

杜马司·马龙,1935年上任。此公曾经担任鼎鼎大名的《美国传记大辞典》的主编。他坚持了默道克任社长时提出的不仅出版高度专业化的作品,也出版适合一般知识分子的图书的方针,并招募了哈佛大学出版社历史上的首批文稿编辑,确立了使哈佛大学出版社闻名于世的高编辑标准。

托马斯·J.威尔逊,原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社长,1946年担任哈佛大学出版社社长。他在任的20年中,出版社的出书数量、员工编制和利润都得到了增长。他最大的成就是加强了出版社与大学的教职人员、管理层、校友等之间的关系,并提高了出版社在整个美国出版界的地位。

阿瑟·J.罗森沙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现严重亏损时出任社长。他沿用了马龙的政策,即面向学术界以外的更广泛的普通读者出版图书。这一做法后来被很多大学出版社效仿。他还通过裁员、重组、策划新的心理学和科学类选题,对市场营销进行专业化运作等,使该社迅速走出了财政危机。

尽管有了这些社长的智慧和远见,但可惜哈佛大学出版社目前的日子仍然不太好过。

该社的出版范围包括:人类学、考古学、商业、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教育、电影、戏剧、大众传播、艺术、性别研究、历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批评、数学、医学、音乐、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大众卫生、宗教与神学、社会学、科学等等。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与哈佛大学出版社的窘境形成很大反差的,是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如日中天。我国的读者们,特别是商业管理类图书的读者,可一定要分清此哈佛非彼哈佛!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4年,隶属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商业类图书出版社,其办社宗旨为:成为对工商界影响最深远的思想的源泉。该社一直坚持严格的编辑标准和积极主动的营销策略,把最好的商业理念带给最广大的读者。目前该社再版图书有400多种。它的经营管理有着以下的特色:

严格的编辑流程:哈佛商学院出版社以其严格的编辑流程而闻名。对于要出版的来稿,该社必定请同行及业内专家进行评审,如同学术论文发表前的匿名评审一样。这一做法在商业类图书出版领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保证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这块招牌的含金量及其图书的水准和品质。

有效的销售与发行:哈佛商学院出版社通过多种渠道,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包括向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商业头脑的人——权威的《哈佛商业评论》的读者们——推销其出版的图书。此外,通过与主要图书零售商的紧密合作,哈佛商学院出版社还发起了新颖的门店销售活动,如成立“哈佛大学商学院出版社图书销售中心”等,促进了其各类图书在全球范围内的热销。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还积极开展与国外高质量出版社之间的图书版权贸易和合作,与全球1000多家出版社建立了包括36个语种的版权合作关系,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出版社,使其出版物能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得到传播。

纽约大学出版社(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有关纽约大学出版社的情况请参见上一期《大学出版》中笔者的《美国大学出版社:无赢利下的经营管理》一文。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成立日期一般认定为1917年,但事实上其历史更长。1891年,斯坦福夫妇邀请时任印第安纳大学校长的大卫·斯塔尔·乔丹担任他们正在组建的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双方签订了一份备忘录,其中有一条是大学要出版师生的重要研究成果。1892年,大学内设立了一家独立的印刷公司。1895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其出版物上。1917年,斯坦福大学买下了该印刷公司,这也便被视为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正式建立的年份。1999年,该出版社成为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

跟其他许多美国大学出版社一样,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也确立有其出版宗旨:通过传播各种新知识服务学术界以及全社会,使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全球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到达那些能够对其进行发展或者用于社会进步的人士手中。此外,斯坦福大学的校训“让自由的风吹拂”对该出版社的出版方向也有很大影响。该社致力于出版那些对学术界及社会主流观点作出进一步发展,或提出挑战的学术书籍,鼓励学术争论。

斯坦福大学给予出版社充分的出版方针和经营管理上的自由及财政支持。大学教师中有不少受大学委派或出版社邀请参加出版社的编辑委员会,担任顾问、丛书编辑或同行评审。

此外,出版社还配合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采取以下举措:出版一系列本来无法获得出版的、高度专业化但通过了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出版主要外语语种出版的重要文献的翻译版本,也在美国以外出版该社出版物的翻译版;保持其主要图书长期再版;出版最新涌现的学者的成果;出版高年级本科及研究生教材;为专业从业者出版专业领域的参考书;出版该社所有拥有电子出版权的图书的电子版或者网络版等。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每年出版约130种图书,其中约三分之二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专著和教科书,主要包括:历史、文学、哲学、亚洲研究等,而政治、社会学、人类学和宗教方面的出版物近年也呈上升趋势。另外三分之一的品种包括教材、专业参考书、教育类以及法律、商业、经济学及公共政策方面的专著。单篇专业论文占该社学术出版物的20%,翻译学术专著占12%。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图书馆、书店、网上书店、电子或网络数据库及其他可搜索的数据库等。该社拥有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市场营销和发行网络,图书销售和版权贸易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

结束语

全美国一百余家大学出版社,无论从历史、规模、管理、出版方针以及经营状况等都各具特点,形成了一个迥异于商业出版社的出版社群体。它们基于各自在所在大学的定位,以教学科研为本,尽心尽力在学术出版领域不断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尽管近年来美国大学出版社也遇到了像纯学术出版带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跟大学母体之间关系不断紧张的问题以及探索新的出版发展战略问题等,但其对推进学术科研、发展人类文化、丰富人文和科学精神以及向最广大的受众传播各学科知识并最终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不仅对美国而且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大学出版业对我国大学出版业在目前这个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带来的参考和启示也同样值得我们做全方位的比较和思考。

标签:;  ;  ;  ;  

美国十所大学出版社简介_斯坦福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