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论文_孙玉杰

孙玉杰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第二职工医院 132403)

【摘要】目的 探讨在输卵管妊娠中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86 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β—H C G 转阴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输卵管妊娠中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输卵管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122-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β 超诊断技术不断发展,血β—H C G 测定的灵敏度也不断增强,使临床中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能在流产前得到有效诊断,实现了对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保守治疗。为了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输卵管妊娠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对86 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 年4 月至2013 年4 月收治86 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 例。患者年龄在22 ~ 3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2.5) 岁, 停经时间在(33 ~ 44) d 之间,平均病程为(38.5±2.5) d,包块直径为(2.98±0.75) c m。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内出血、对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过敏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停经时间、包块直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明显,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以用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2 次/ d,50m g /次,连续服用5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治疗,1 次/ d,每次1m g / k g,并给予0.1m g / k g 甲酰四氢叶酸进行解毒, 用药后仔细观察患者的阴道流血、腹痛及肛门坠胀等情况,每天测量4 次血压、脉博,并于用药1 周后复查血β—HCG 与包块大小及不良反应。若患者的症状、体征稳定,但血—H C G 下降率不足30%,可再给予患者1 次氨甲蝶呤肌肉注射治疗。

1.3 疗效判定

治愈:患者的血β—H C G 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包块消失或缩小率在80% 以上,腹腔内无出血,临床症状消失。失败:患者的血β— H C G 无明显下降或升高,包块无明显搜小或变大,症状无明显变化或腹痛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 P S 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 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β—H C G 转阴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中共出现12 例不良反应,其中腹痛6 例,恶心呕吐4 例, A L T 升高1 例,白细胞下降1 例,发生率为27.91%;对照组中共出现11 例不良反应,其中腹痛6 例,恶心呕吐5 例,发生率为25.58%;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输卵管妊娠是临床中常见的异位妊娠之一,是导致孕产妇在妊娠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严重威胁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虽然临床上在包块内注射甲氨蝶呤能有效治疗输卵管妊娠,但所需辅助设备的成本较高与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发展[1]。由于全身用药方便快捷,且治疗成功率也比较高,因此在临床主要是采用全身用药治疗。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具有抗孕酮、抗雌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的特性。米非司酮具有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的较高亲和力,因此可以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起到抑制孕酮活性的作用, 使妊娠的脱膜、绒毛组织变性,释放出内源性前列腺素,黄体萎缩,L H 下降,导致孕囊坏死,促进妊娠的终止。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也是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该药物能有效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无法还原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人体内合成嘧啶脱氧核苷酸与嘌呤核苷酸的主要辅酶,通过抑制其活性,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嘌呤核苷酸在合成中的碳基团转移受阻,从而起到抑制D N A 生物合成的作用[2]。滋养细胞对甲氨蝶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导致输卵管妊娠的胎盘、绒毛变性或坏死,使胚胎的发育停止,死亡,并能与输卵管壁产生剥离,向腹腔内排进,逐渐被吸收掉。孙丽认为,在异位妊娠中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3]。车章洪等人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能有效终止妊娠,且腹痛、肿块消失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4]。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 其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腹痛消失时间、β—H C G 转阴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输卵管妊娠中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琳琳.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485.

[2] 丁华峰, 何莲芝, 施素华.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04:445-447.

[3]孙丽.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2,02:100-102.

[4] 车章洪, 李方波, 曾芳.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房,2012,32:3014-3015.

论文作者:孙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  ;  ;  ;  ;  ;  ;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论文_孙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