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AC3D的边坡稳定性位移分析论文_刘晨阳

刘晨阳

吉林大学 建设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系 长春 130026

1 地质概况与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研究区原始地形在西部、东部、北部均为河谷,高程约为 101~104 米,由山脊三级阶地往下还分布有二级阶地、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因而原始地形往西部逐渐降低,自然坡度在8~30°左右,往北山脊高程逐渐降低,由153.1米降至128米。介质的弹塑性状采用摩尔库伦本构模型描述,依据大量的岩土力学特性的测试研究和工程地质类比,确定模型中各类介质的物理力学指标如表1。

表1 边坡物理、力学参数表

计算采用FLAC3D[1]程序中,采用于岩土材料的模型为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模型的力学边界采用前后(Y轴方向)、两侧(X轴方向)及地面(Z轴方向)约束。

2 边坡整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上述模型进行非线性数值模拟,非线性的解法采用常刚度增量-初应力法。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计算边坡在天然状态下的位移及应力模拟,得到位移及应力采样记录图、安全系数及弹塑性区域等图。

在FLAC3D中,以下的所有计算结果,压力矢量 “+”表示拉应力,“-”表示压应力;位移矢量的表示以坐标轴方向为准,即X、Y、Z轴方向的正方向为正,负方向为负。模型分析中涉及到的坡面均为边坡的正中剖面。

边坡稳定性位移分析如下:

通过FLAC3D[2, 3]程序可以得到通过指定点的位移采样记录痕迹,通过采样记录节点1(16,0 22);2(27,0,20)的位移。得到位移采样记录图。

图4.6 点2(27,0,20)x轴位移采样记录图

由图1、图2可以看出,节点1(32.5,0,7.5)的在x 方向位移在初始条件下是不稳定的,有较大的位移量,也就是说点1所在区域的岩土体在边坡自身重力作用下是不稳定的。

节点1在z方向的位移则是随着迭代时步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并且会达到一个峰值,在边坡中表现为沉降量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在边坡岩土体自身重力作用下,会产生下滑力。

由图2、图3可以看出,节点2(17.5,0,10)在x方向的位移变化较快,并且初始条件下会有较大位移。表明此节点处边坡不稳定状态,滑动变形量会影响到边坡的稳定性,x方向表现为“剪切”,最大位移为-2.60x10^-6。

在本次数值模拟中,除了采样记录单个节点的位移图,还得到了滑坡的位移等值线图,如图4所示。

图5 变形矢量图

3结论

结合图例看出,边坡的位移情况与在每个点监测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在第三组岩层(地下水位以上凝灰岩)岩体发生较大位移,出现塑性区,较容易产生滑动,稳定性差,而最底层的花岗岩则是十分稳定的。由图3变形矢量图形象的表征了变形的发生方向和相对大小,得出最大变形量为3.162e+003m,这个变形量是不可忽略的。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是不稳定的,通过其自身应力调整不能保证其稳定性,因此,需要后期的人工治理,才能保证边坡的安全,是其附近的生命财产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KANG H. FLAC analysis on affecting factors to rock bolting in gateroads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Engineering, 1999,

[2]陈育民, 徐鼎平. FLAC/FLAC3D基础与工程实例 [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3]季聪, 佴磊, 马宏, et al. FLAC 3D强度折减理论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J]. 世界地质, 2013, 32(1): 158-64.

论文作者:刘晨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基于FLAC3D的边坡稳定性位移分析论文_刘晨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