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娟1温桂玲1李丹1刘静,2龙艳1付晓玉1

李娟1温桂玲1李丹1刘静,2龙艳1付晓玉1

(1.河北省昌黎县人民医院 河北昌黎 066600 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 北京 100010)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29例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111例,乙组109例,丙组109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住院一周,甲组采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乙组采用未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丙组仅给予药物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诊疗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持续时间、流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查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8.0)高于乙(86.0)、丙(78.2)两组,分别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丙组明显高于甲乙两组,分别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并发症情况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全面避免子宫出血及子宫穿孔现象,缩短了诊疗时间及患者病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宫腔镜手术;超声监护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即是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之一,2011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部分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PSCD)患者229例,对其部分患者进行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确诊为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患者329例,年龄25~51岁,平均年龄(33.2±1.3)岁;平均剖宫产次数(1.3±0.6)次,末次剖宫产出现疾病症状时间为(4.6±0.6)年;每位病人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其中剖宫产史1次159例,剖宫产史2次58例,剖宫产史3次12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性交后出血、阴道出血、长期不孕等症状,且均无手术禁忌症,经调经治疗后无效;排除月经周期紊乱,精神病者,其他原因导致的阴道流血者及近1个月内使用宫内节育器者。将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111例,乙组109例,丙组109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等基础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比较。

1.2手术设备与仪器 超声诊断仪选用GE VOLUSON E8,具二维与三维扫查功能且腔内容积探头频率为6.5MHz左右。宫腔镜选用被动式可旋转连续灌流型,Olympus公司4.5、5.5、6.5mmF27,监视器械选择韩国GE SA-6000实时凸阵超声仪,其探头频率为3.0MHz。手术器械选用连续灌流式等离子内窥镜切割器,电凝功率与电切功率均为180w,美国威力公司生产的ValleylabTMForce EZTM-8C电流发生器,电凝功率为35W左右。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住院一周,于患者月经周期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12h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3片舌下含服,并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甲组采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取患者膀胱截石位,对患者外阴、阴道进行消毒,并贴切口膜记录宫液入出的差值。用阴道窥探器将宫颈暴露在外,术中对患者进行监护,在探头头部套避孕套,且探头头部与避孕套涂抹少量一次性耦合剂。在耻骨联合上用探头作纵向、横向、斜向扫查,并用二维超声双向对比法持续监护手术过程。宫颈管扩张至9mm,将外径为8mm的电切镜置入宫颈管内,将下缘组织通过环状电极进行切除,并消除活瓣,经血能够顺利流出为度,或用电切的方法将切口下缘矫形为流线型。超声测量全程记录好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各肌壁厚度,进而确定病灶与子宫壁的关系、病灶大小与位置及观察盆腔内情况。乙组采用未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与前述相同,但在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中未进行超声监护。丙组仅给予药物进行治疗。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引导部位有无流血,若无异常现象,患者3d后即可出院。出院后嘱患者1年后入院复查。

1.4观察指标 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诊疗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持续时间、流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复查情况。

1.5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痛经现象消失,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正常;有效:患者仍有痛经现象,月经周期有所缩短,月经量恢复正常;无效:患者痛经现象未缓解却加重,月经周期及月经量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本文相关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比较指标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8.0)高于乙(86.0)、丙(78.2)两组,分别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观察指标 丙组的诊疗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持续时间、流血量明显高于甲乙两组,分别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3并发症情况 丙组患者中肠梗阻出现1例,产褥感染出现1例,均无其他明显并发症情况出现。3组并发症情况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复查情况 患者入院复查后,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术后1个月内流血停止,创面愈合较好;所有患者经期延长、紊乱及性交出血等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1],剖宫产手术远期并发症即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也逐渐升高,引起了临床及社会的重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腔镜手术逐渐应用于治疗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其能将子宫壁切口缺陷的位置、大小、局部内膜血及有无陈旧积血的情况直观地显示出来,切口小,出血量小,且能将宫腔内病变情况排除,大大提高了PSCD的诊断准确率[2]。

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手术成功的前提是手术操作者对手术有一定的熟练程度,且手术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正确的诊断评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超声可引导宫腔镜镜体沿宫腔方向置入,参照对象选用宫腔内的膨宫液,从而全方位地进行检测观察。超声可对宫腔镜手术过程进行性严密的监控下,可以辅助器导向及定向,避免子宫穿孔及漏切现象的发生;此外,其还可引导宫腔镜对探测盲区进行其他有效的操作,加快临床医师寻找患处的速度。本研究表明未在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全面避免子宫出血及子宫穿孔现象,缩短了诊疗时间及患者病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长虹,山琳琳,肖亚亚.宫腔镜下子宫电切术治疗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宫腔镜微创手术外科杂志学,2013,11(66):469~473

[2]元自言,赵涵涵.超声监护下宫腔镜西宫纵膈电切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效果[J].安徽省人民医院,2014,89(20):1256~1259

论文作者:李娟1温桂玲1李丹1刘静,2龙艳1付晓玉1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手术治疗二次剖宫产瘢痕缺陷的应用研究论文_李娟1温桂玲1李丹1刘静,2龙艳1付晓玉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