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论文_吕华江

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论文_吕华江

吕华江 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永丰中心学校 161300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4-040-01

在大多数学生及老师的眼里,数学就是一门枯燥而难学的学科。的确,数学学科是抽象的,是无聊的数字、符号和公式,缺乏形象性,需要用抽象、概括、归纳、逻辑等思维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因而,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同小学阶段相比,又增加很大的难度,就更加让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失去了本来就不是很多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成绩,就必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给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怎样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国宋代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未见其兴趣,必不乐学。”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我们每名老师都应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喜爱读书,这无疑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实际上是给我们初中数学教师指出了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途径。

1、我们要认识到,数学问题都是具有真实的生活背景的。学生平时做的练习题大多都是经过人为加工的纯数学问题,尽管有的问题题材来源于实际生活,但是大部分通过精加工以后都变成了纯粹的“应用题”模型。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或是只是对现实问题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千万不要“浓缩”成百分百的纯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同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不会对数学问题产生很浓的陌生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让数学学习回归到生活当中去。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小调查、小实践,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赋予学生一双“数学”慧眼,培养学生具有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的意识,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取创设生活情景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的情景,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学习有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在动中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让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机结合,把抽象的数学变得直观化,使学生从形象可感的操作获得知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即形成了数学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及时进行多元的、积极的鼓励性评价,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激励性和肯定的评价,教学是算不上成功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合理的想法都给予肯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无疑会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目的性。同时,激励性的评价,也会使学生感到他的数学老师是亲切的,这也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4、充分运用教学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来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同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大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打破数学课堂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论文作者:吕华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论文_吕华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