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误区及对策论文_何建才

新形势下基层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误区及对策论文_何建才

摘要:当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也更加地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在面对市场中的蛋类、肉类等农产品时也愈来愈关注其安全性,大多数养殖户专业性的养殖知识不足,禽畜疾病防治工作的意识相当薄弱,这便是禽畜疾病肆虐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本文对基层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基层兽医禽畜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引言

兽医在禽畜疾病的防治工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然而,目前的大多数基层兽医缺乏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上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在禽畜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大多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存在很大的问题。为此应重视基层兽医的禽畜疾病防治工作,进而完善基层兽医工作站等各项管理体系。

2.基层兽医工作现状

2.1盲目诊治

由于基层兽医的禽畜疾病防治知识非常匮乏,在禽畜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大多是见病用药、见热就退以及见效就停药。据相关调查,基层兽医在禽畜疾病的防治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最多只是一种附加的治疗手段,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后果就是通过人为的外力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大大加强,同时抗生素还会残留在禽畜体内,当食物链顶端的人类食用后便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

2.2盲目用药

2.2.1不按药物适应症用药很大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动物病理及兽药药理了解甚微,

再加上不了解每一种药物的适应症,只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兽药标签上的说明书来用药,或者加大剂量,或者延长疗程,造成疗效不显著,有的甚至出现了禽畜中毒现象。有的基层兽医甚至不具备医学常识,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疾病,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毫无作用。很大一部分基层兽医的用药模式为安乃近+青霉素+地塞米松,往往用药不对症,而当使用这类药物疗效不明显时,就换用其他的药物,这个过程中极易出现中毒反应。

2.2.2不按剂量及疗程用药有些基层兽医不知道如何计算给药量,在用药方面只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粗暴”,往往是一针不见效就加大剂量,接着打第二针或第三针,过剩的药量不仅不会使疾病好转,往往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禽畜死亡。还有些兽医根据感觉减少药量,用量不足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治疗最终以失败告终。不同的禽畜或者同种禽畜的不同个体所需的用药量都是不同的,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2.2.3不按规定给药途径给药禽畜的病情不同,就要求其给药途径也有所不同。常见的给药途径有口服、静注以及肌注。同样的药物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所取得的结果也不同。若给药途径不当,轻则治疗无效,重则致使禽畜死亡。对于禽畜的消化道疾病,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为口服;而对于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宜采用肌注或静注。有些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而有些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不宜采用肌注等。要根据禽畜的病情,采取最合适的给药方式。

3.基层(乡镇)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

3.1用药不规范

基层兽医在对禽畜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仅仅是依据自身在日常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及自身的医学习惯来对疾病进行诊断,而没有站在兽医的相关专业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的用药,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禽畜病情,同时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的并发症。部分兽医在禽畜疾病的诊治中缺乏临床经验,不常对动物进行病理性解剖,在诊治过程中不进行用药记录,用药的不规范还有可能导致禽畜机体本身的防御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正确用药。

3.2诊断方法具有盲目性

因为兽医对于疫病防治工作的局限性,导致兽医不能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进行病情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看、摸的方式进行疾病诊断,而且用药手段缺乏针对性,这些治疗方法的确能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而且诊断方式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当下的疫情愈来愈复杂,比如新型禽流感的防治中,兽医会普遍采用退热药进行一个降温治疗,但是采用退热药会导致禽畜体内的机体防御技能降低,会影响正常疾病的判断,影响禽畜诊断的真相,因此导致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不对症用药

部分兽医在没有完全了解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就对禽畜初期表现出的症状以自身的经验来判断用药。因为禽畜所引发的疾病有时具有隐蔽性或被其他疾病掩饰,若兽医单纯按照说明书上提供的症状来用药,也是不会完全根治的,如果乱用药,则禽畜有可能会中毒,也有可能出现症状以外的其他疾病,导致治疗以失败告终。

3.4用药方式不当

通常,在给禽畜的治疗过程中,不同药剂的治疗方式是不同的,每种药物都有它们最适应的治疗方式,若是在治疗时,采取不正确的治疗方式,这对疾病的防治是没有成效可言的,也会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

3.5不按规定的用药剂量给药

与此同时,部分兽医在药物的用量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部分兽医不能完全掌握用药的剂量标准,致使临床用药问题层出不穷。要么剂量过小,没有效果;要么用药过度,加速禽畜的死亡。

3.6不明药物的适应症用药

一些基层兽医缺乏兽药药理学知识,对药物的适应症不明确,造成了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极易造成禽畜的中毒,最常见的如用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来治疗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给药不合理,导致治疗无效。在给药的过程中,基层的一些兽医对药物的剂量及疗程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造成药害作用,还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进而影响疫病的防治工作。

4.新形式下基层(乡镇)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对策

4.1提高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做任何职业都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高素质的人才,才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基层兽医工作人员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基层兽医站要经常开展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活动,培训的讲师应聘请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员或者专家来做技术指导,除此之外,还应多为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并使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改善。

4.2科学使用药物

在给禽畜进行药物治疗时,要先进行药物试敏,原理跟人临床上的皮试相同,以便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给药的同时,还要注意采用一些综合疗法,要将禽畜的致病菌彻底清除,同时要严格地管理患病禽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禽畜的免疫力。

4.3正确配比用药剂量

在治疗中,必须将药物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配比,要严格控制药量,不能仅凭借自身感觉随意地增加或减少药量。在治疗疗程上也要根据患病禽畜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设定,当禽畜恢复健康之后,要再连续几次给药以达到一个巩固的目的。

4.4重视细节处理工作

在对患病禽畜给药之前,一般要先进行药敏试验,还要明确药物的给药途径,在这个步骤的基础上,然后再选择药物。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基层兽医的细节处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5做好禽畜疾病防治的推广工作

要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禽畜疾病防治意识,方能降低禽畜患病的几率,已经发生疫病的禽畜才能够得到及时治疗,使治疗效果大大提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5.结语

禽畜疾病防治工作作为基层兽医工作站的重点内容理应予以重视,最终确保我国禽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琳静.基层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学,2017,(8):8

[2]盛大森.基层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3(10):

论文作者:何建才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基层兽医在禽畜疾病防治误区及对策论文_何建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