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保服务员工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闫汝静1,王立彬2,潘兴强3

智慧社保服务员工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闫汝静1,王立彬2,潘兴强3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8;

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8;

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针对企业在社保缴存和待遇落实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责任央企,德州供电公司主动改革,推出智慧社保服务员工新模式,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长,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管理方式从“企业跑”、“员工跑”变为“数据跑”,降低员工因信息不准导致的抱怨,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

关键词:社保管理;一体化;探索与实践

引言

随着国家社保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德州供电公司市县公司的社保管理也面临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的趋势,县公司的社会保险是属地化管理,不同程度的存在缴费基数偏低、计提和缴费不及时等现象,职工个人对社会保险了解不透彻,也有“拿到手里的才是钱”的想法,不愿意缴纳社会保险,造成职工在退休、疾病、工伤、生育等情况下待遇偏低或滞后的问题,容易引起职工家庭经济矛盾和社会信访纠纷,亟需从依法治企的角度出发,规范社保管理工作。

1.变革组织管理机制,规范社保管控方式

结合县公司“子改分”实际现状,打破市县区域壁垒,重组市域社会保险管理组织机构,在市公司设立社会保险管理办公室,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支撑小组、监督委员会,统筹管理市、县公司两级社保工作。在市县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设立社保账户、社保基金、社保出纳管理岗位,制定岗位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明确岗位分工和职责界面,改变县公司原来一人全部“承包式”经办的做法,加强社保内控管理,做到岗位相互牵制审核,守岗有责,各司其职。

2.统一管理制度,社保管理有法必依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为保障县公司必须遵照《社会保险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国家政策落实到位,结合县公司属地管理实际,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县供电企业社保管理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社保管理实施方案》等制度,编制市域统筹管理的《社保文件选编》,统一市县公司管理执行政策,不断加强社保资金源头管理和过程管控,细化考核指标,利用政策刚性规定,明确定位各级管理职责,保证依法执行落地。

对于县公司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根据资金性质进行差异性管理。实施《县公司补充医疗管理实施办法》、《县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实施方案》备案制度,门诊补助限额申报批复制度。

3.搭建信息管理系统,强化过程管控

搭建覆盖“五险三金”的“市县一体化社保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部参保人员、全部险种、全部社保政策嵌入系统,细化每一项业务流程,赋予严密的层级审核关系,形成由市公司向县公司业务延伸和数据交流的一张“信息网”,是预算、计提、支取、汇缴、报销业务的市县一体化规范操作,更是“沟通•传递•分享•协作•决策•服务”的一体化过程管理。

3.1开展现状调研、确定需求计划

德州供电公司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外部咨询等方式,全面掌握县公司社保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业务需求、工作协调等具体情况,为市县一体化社保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3.2明确管理系统的功能定位

规范管理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加强业务流程管理为主线,将各项社保政策、条例、规定、办法嵌入系统流程,将管理组织架构中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支撑小组成员,按不同层次的管理员设定不同的管理职责,赋予批准、审核、校对、操作等专属权限,完成各项保险的开户、转移、变更、汇缴、提取、报销、查询等社保业务,着力加强内部业务流程管控。形成由员工、薪酬、账户、基金、审核等管理人的线上“闭环式”审核,使每项业务流、审核流、基金流有序流转,社保管理合法合规,可控在控。

完善基金管理功能。以社保预算、成本计提、费用汇缴、资金报销、年金收益等基金为管控重点,各项费用计划按照年、季、月、日等不同时间周期进行具体量化分解,纵向上根据管理层级具体到市公司、县公司、部门、岗位等各环节,横向上根据险种类别具体到各项保险费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统筹管理社保基金、严格资金列支渠道,严控人为习惯性、主观性操作风险发生,为基金管理的安全完整有效落地,提供基础性、日常性管理支持。

实现信息共享功能。系统采用公共规范,即符合开放系统环境,又有利于数据共享,通过市县一体化社保管理信息系统,完成对全员全险种的数据存储、处理、统计、计算、审核处理,确保所有业务全部实现网上经办、运行高效、公开透明、资源共享,成为德州供电公司与县公司之间信息沟通、协同管理的桥梁。

3.3科学设计信息系统应用界面

在系统设计上,坚持从员工服务角度考虑,遵循界面美观、使用方便、录入高效、培训简单、易于掌握的标准。在系统模块上,包括基础档案、基数管理、比例管理、汇缴管理、门诊报销、年金管理、统计报表等七大模块,满足社保市县一体化“智慧社保服务员工管理模式”的需要。

3.4强化信息系统的有效链接与资源集成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德州供电公司注重社保管理信息系统与现有省公司系统的有效对接、资源共享。一方面,从SAP系统提取实时人员状态。当员工发生调动、新增、辞职、死亡等情况时,通过人资部的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社保管理等各专业在流程上紧密配合,通过状态触发功能将社保业务流程与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有效衔接,形成实时的员工动态管理。另一方面,供省公司和员工系统调用共享。社保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上报功能,完成向省公司SAP系统、福利保障系统的数据上报,做到准确无误。员工政策查询、个人缴存数据调阅、待遇审核进度、余额查询等情况,实现“一键式”查询,瞬间知晓,方便快捷。

4.优化队伍建设,提升管控能力

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服务水平、综合素质是德州供电公司一直践行的管理理念,培训一支既懂专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保障新型管理模式有效运转的关键,坚持“全员培训、专业培养、重点培植”的做法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载体,针对不同阶段的需求和不同层面的群体,策划实施一系列的宣传、培训工作,以此得到职工的高度理解和认同,不断加强业务知识、法律意识、管理理念的灌输,持续优化管理队伍建设。

5.完善统筹管理监督评价

社保管理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关乎职工队伍的稳定大局,容不得有任何的放松和懈怠。德州供电公司健全智慧社保服务员工管理监督长效机制来提升社保管控能力。通过建立社保管理监督工作委员会,负责审批社保管理各项实施细则、办法、方案;研究和处理职工社保方面的申诉;研究决定有关社保方面重要事项。针对管理执行反应出的变化和问题,分析业务完成率达不到100%的县公司在业务操作中的不足和其他公司之间的差距,制订县公司业务反措表和流程整改措施,按反措要求的标准和时间节点进行组织调整、政策修订和程序细化,实现社保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结束语

德州供电公司智慧社保服务员工管理模式,根植公司发展和员工服务,以中央“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新时代大数据战略为契机,打破了员工、企业和政府多方存在的服务壁垒,解决了企业和员工在社保缴存和待遇落实上遇到的信息不对称、多跑腿、流程多、效率低等问题,实现了员工“一键式”服务到位的样板实践,适应县公司“子改分”形势的发展,符合依法治企政策要求,有效保障职工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苏振芳,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审计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9.

[2]何兰萍,张再生.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8,(1):117.

论文作者:闫汝静1,王立彬2,潘兴强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智慧社保服务员工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闫汝静1,王立彬2,潘兴强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