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杨理思论文_杨理思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杨理思论文_杨理思

杨理思

(身份证号码:35012519720907XXXX,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有了极大的突破。在现代建筑中,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发展使得现代建筑工程日趋完善,对改善社会生产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高支模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的新型新兴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利用自身的承载力,来最大程度增强建筑的强度、节约建筑资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但是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难度较高,实施要求和技术措施也相对复杂,导致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施效果不够理想。这也说明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上还应当做出进一步研究。本文从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大量建筑工程的施工满足了人们对住房的更高需求,但是不仅对于城市还是整个国家来说,土地资源都在日益减少,所以现代城市建设大部分都以高层建筑为主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高支撑模板的难度系数很高,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和支模塌陷的几率大。对此,为了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上的伤亡,在高层建筑建设施工中使用高支模技术时,施工人员必须依照正确的安装顺序对高支撑模板进行有序安装,而且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施工行为安全准则,这样才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机率,促使施工顺利安全进行。在当今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只有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提升支模施工中的安全性,才能让支模施工在激烈的国内外行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概述及重要性

1.1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概述

高支模:“高”,指工作地点,即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在建筑高层;“支”,即支撑之义。高层建筑产生之后,就必定会带动人们的需求增长。生活在高层的人们,因为生活需求,势必会进行空调安装、阳台架构等等,而这些物件必须独立于起居室之外,因而只能安装在建筑之外,形成悬空之境。因而,怎样保证这些物件在悬空环境中不会掉落,就成了建筑单位工作的重点;“模”,即模板。在确定对物件进行悬空安装之后,还要选择支撑模板,保证其在悬空环境下不会掉落。至于模板的质量,则以铝材料为最佳。模板在安装时要注意三个问题:①加固,铝模板安装结束后,为了保证支撑质量,还要对模板进行螺杆加固;②安装检查,不仅要检查安装角度是否符合安装标准,还要检查模板是否稳定,评估后期是否会出现摇动脱落现象;③浇筑,模板安装结束后,作业人员还要浇筑,此时一定要注意各处混凝土厚度的均一性,保证某处不会过薄或者过厚,影响安装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在施工应用中的重要性

所谓的高支模技术就是在高度五米以上的地方搭建模板的施工方式与支撑结构相结合,一般情况下,往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水平,它作为一种能充分利用自身承载力的技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以节约资源,还能从根本上提高现代建筑的实用性能与美观度。另一方面,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应用中程序非常的繁琐复杂,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技能、材料与设计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外在要求很高,这就更加突显出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难能可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高支模技术未来将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得到更加全方位的推广普及与实际应用,进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协调发展进步。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2.1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安装高支模过程中必须根据行业标准和规定一步一步的进行。在此过程中,首先必须保证梁线的位置和控制线的水平位置,其次准确搭建铺设梁底,最后强化固定楼面模板,然后在一系列工作完成后再对顶架进行拆卸清理。

2.2楼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所谓的楼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主要涵盖模板计算与荷载统计,首先,模板计算是要对挠度与强度进行精准的计算以按照四等跨连续梁的标准满足建筑施工要求,更要协调好主梁与小梁的关系,其中的支座反力计算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严格按照四跨连续梁进行抗弯计算,在承受能力极限状态时要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的科学高效实施。另外,所谓的荷载统计是对风荷载标准值、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钢筋自重标准值、施工人员与设备荷载标准值以及新浇筑混凝土标准值进行精准的计算确认,因为其中的面板自重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直接制约着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好坏,希望相关的技术人员将楼板模板与支撑体系计算落实到位,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安全施工。

2.3做好混凝土振捣及浇筑工作

高层建筑和跨度较大建筑的施工的质量与混泥土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就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比如提高混泥土施工中使用的振捣及浇筑技术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墙体的浇筑必须保证振捣与浇筑技术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一般会使用梅花式的插入方式对混凝土浇灌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振捣,这样就能保证混泥土中水分的去除和把一些大颗粒的石头填入墙体底部,这样墙体的紧密性和整体质量就能得到很大的保障。

2.4立杆

在立杆搭设施工时,需要检查钢管的规格、扣件的连接以及钢构件的锈蚀情况,确保立杆构件的性能符合要求。并在立杆的下部设置底板和垫板,且垫板的厚度应控制在不小于50mm,以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立杆的稳定性。梁板的立杆间距应相等或者成倍数增加,且在立杆长度方向不可进行搭接,若需要进行接长,需要采用对接扣件进行连接。相邻的两根立柱接头需要错开一定的距离,一般竖向错开距离控制在0.5m,且接头的中心距主节点不应大于步距的1/3。

2.5规范排架搭设

在高支模技术中,排架搭设十分重要。企业在工程开始之前一定要展开排架搭设学习活动,明确排架搭设的各项指标,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搭设技术训练。首先,地基夯实。在搭建排架时,施工者一定要预先夯实地基,办证搭建的“基础”扎实,不会出现陷落现象;其次,搭建排架时要注意对搭杆进行距离控制,横杆之间的距离要维持在80cm左右,纵杆之间的距离则要小于等于80cm;然后,剪刀撑的设置。在搭建排架时,为了保证排架的稳定性,施工者一定要对其进行剪刀撑设置。在设置时要注意搭杆与地面的角度,最好维持在45~60°;最后,排架搭设时还要注意接地装置的设置,至于装置的电阻,则要小于等于4Ω。同时,为了保证工程在雷雨季节的安全性,施工者还要安装相应的避雷设置。

2.6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工作也需要按照技术规范内容执行,需要等施工现场全部环节都以验收合格之后在进行,其内容主要包括了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查,大跨度施工部分的质量安全等。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应当采用后支先拆、自上而下的方式,合理安排人员,注意物品的摆放,不得从空中抛物,安全、妥善的完成收尾工作。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建筑施工中不断应用到新型先进的施工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保证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现今的高支模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需要技术人员提高对支模施工技术的研究强度,这样一方面能强有力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建设工程行业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泽林.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6):55-56.

[2]谢杰华.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标准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7,(6):205.

论文作者:杨理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杨理思论文_杨理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