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不定方程”解的探讨--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综述_上海论文

“高阶不定方程”解的探讨--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综述_上海论文

探求“高次不定方程”之解——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方程论文,中小学生论文,学业论文,负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社会上对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议论日渐增多,新闻媒介也不时传播着有关学业负担过重的种种暗淡景象:小学生的书包有十几斤重;中小学生呼吁“把星期天还给我们”;每年一度“黑色的七月”;女学生因考试失利而离家出走甚或轻生;更有望子成龙的父母将孩子痛打致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久治不愈,并且愈演愈烈,已经引起全社会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今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在中央有关会议上多次谈到,要研究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个“高次不定方程”。上海市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同志也多次提出:要开展全市中小学课业负担问题的调查与研究,这项工作做好了,是一件对上海人民功德无量的大事。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教育局等单位的有关人员组成课题组,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10月6日,上海市教育局办公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教育学会联合举办“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现状、原因与教育对策”专题研讨会,各方人士对求解这个难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一、学业负担究竟有多重?

由上海市教育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人员组成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课题组,于1994年6月上旬对全市8个区35所小学的三千多名学生及其家长、四百多名教师与三十位校长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的主要结论是:上海市区小学生普遍负担较重,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小学生负担过重。

这次调查表明:约有37.6%的小学生对完成现行教学大纲与课程规定的学习任务感到吃力,需要增加学习时间补课。62.4%的小学生除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外,还有为了升学而额外增加的学习任务,具体表现为:使用大量的教学参考书,多做习题;参加各种各样的“提高班”、“专题班”;请家庭教师补习,加宽加深学习内容。

由于学习任务重,小学生的学习时间过长。小学生平均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6小时(包括课间休息时间),另需花1.5小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花0.7小时完成家长布置的作业,这三项相加达8.2小时。有的学生平均每天还需花一小时上家教课或各种“提高班”,每天学习时间达到9小时以上,大大超出了国务院1991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关于“小学生每天学习6小时”的规定。此外,还有42%的小学生反映他们的在校的非上课时间,如午休、晚托班,以及自习课、体锻课、活动课等常常被用于上语、数、外等课或做练习、作业。

除上述调查外,上海市政协教育委员会曾于1993年11月组织调查组对上海市的初中招生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涉及小学五年级毕业班学习学习情况的调查内容表明:

学生每天(非星期日)学习总时间为8课时的只占27.18%,9课时的占34.4%,10课时以上的占38.43%。周六下午与晚上、周日一天,学习时间为3-4小时的占37.47%,学习时间5小时以上的占40.58%。

经常或较经常开展文体课外活动的学生占59.83%,而较少(每周一次)或基本不参加的占40.17%。学生睡眠时间为9小时以上的占68.66%,8小时及以下的占31.34%。有22.36%的学生感到较累(每天有疲倦感,睡不醒)或很累(真想好好睡一觉)。

根据两次调查的结果及分析,还可发现小学生学业负担在不同条件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1.学校之间的差异。中心小学和较差学校中学生学业负担较重,一般学校相对较轻。2.年级之间的差异。五年级毕业班学生的学业负担较重。3.学生之间的差异。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业负担较重。4.学习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在德智体等各项教育内容中偏重智育;而在智育方面又偏重于简单的记忆操作,忽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学业负担可分为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两个方面,对后者应有足够的重视。学生负担过重的种种现象是外显性的,比较容易发现,而学生心理负担则是内隐性的,需要更为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上海市教科所师生关系研究课题组曾作过一次涉及30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道题是:请你分别对你的老师和父母说一句现在心里最迫切要说的话。学生的回答有相当部分涉及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例:

“老师,请全面了解一下我们的作业量,我们做作业的辛苦,我们真的好苦好累。”

“爸爸妈妈,请不要把我锁在书桌旁,不要布置那么多的作业,不要把我当作一台读书的机器。我是你们的儿子,除了做作业,我还要玩。”

孩子们的心声,发人深思。研究人员指出,现在许多学生上学读书并不是出于自身的需求,而是迫于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压力,学习已无乐趣可言。部分学生厌学思想严重,有些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一些学生因考试失利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便是心理负担过重的突出表现。过重的生理负担转化为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得问题更为严重。

在另一方面,学业负担研究课题组的调查也显示,尽管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客观上超出国家规定标准,但大部分(63%)小学生仍然对学习表现出积极的心态;27.7%的学生表现为无可奈何的被动心态;对学习感到苦恼、讨厌的约占10%。上海市政协教育委员会的问卷调查也有相似的结果,五年级小学生对“学习时的心情”一题的回答中,答“愉快”“较愉快”的占63%,答“不愉快也不苦恼”的占30%,表示“苦恼”的近7%。调查研究人员认为,对学生心理负担问题,还需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二、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在哪里?

许多同志表示,造成中小学学业负担重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教育思想观念、社会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办学模式、教材教法、教育评价等多方面的问题,各种原因交互影响,使问题变得十分复杂。

学业负担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报告提出:八十年代后期,上海的单纯追求升学率(当时主要由“升大学”所引起)比之1978-1982年期间已有所缓和,但出现中小学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并且下移的趋势。在八十年代初期到末期的十年间,引起升学竞争激化的主要原因是高校招生数与高中毕业生数这一对供求矛盾突出而引起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上海的升学竞争激化主要是由广大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与学校间教育质量还存在着悬殊差别这对矛盾所引起的,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小学升初中这一段。从上海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更多地出于课程教材过难过深,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和教学方法不当,校长管理不善及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方法等众多方面。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当以及广大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而造成的对学校的压力,可能是造成上海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最直接原因。

一些区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同志认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与重点中学及大学的入学供需矛盾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两年来,上海高中毕业生考大学人数与被录取数已达到1.5:1左右;在有的区,进大学人数已占同年龄阶段人数的28%,与全国范围只有4-5%的同龄人能上大学的情况相比,竞争程度确实有所缓和。但是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市区市民中有73.7%的人表示:准备把自己的子女培养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因此,重点中学及大学的供需矛盾有增无减,“考试指挥棒”仍在起作用。有同志认为,广大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应该在保护这种高期望的前提下进行。上海的最大优势是人才优势,上海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和长江流域改革开放的龙头,离开大批现代化建设人才是不可能的。上海的基础教育也应当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减轻负担,并不是负担越轻越好,而是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对于学业负过重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这些同志还提出,这几年上海地区的初、高中会考在考试的科目、时间、难度、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此外在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有些科目删减了一些课时,但只削减了学习台阶而没有减少实际内容,教师只能加快课堂教学进度,这也加重了学业负担。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学生负担问题既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追求升学率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影响。升学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很大的现实合理性,这是社会科层制必然产生的结果,符合工业社会追求效率和规范的特点。此外出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同样的学业负担问题,各方看法往往大相径庭。比如国内认为学业负担过重,国外却认为中国重视教育;或者是同样的学业负担,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学生心理上能承受,而欧美国家的学生就承受不了。美国有不少教育专家就认为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太轻,基础教育质量太差。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还有不尽完善之处,宏观教育结构不够合理,成才道路过于狭窄,加剧了升学竞争的激烈程度。现在国家提出把是否办好教育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实绩的内容之一,有些政府部门的领导就简单地用分数、升学率来作为衡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成绩的标准,有的区甚至把高考升学率列入地区发展规划之中,这些分数指标经过层层分解,最终将化为更重的学业负担。

三、学业负担怎样才能减轻?

各方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学业负担形成原因的复杂性,想要根本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在目前阶段仍是不现实的;但是在某些方面、某些环节上有所突破,使问题的严重性有所缓和,则是可以做到的。在表达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学业负担研究课题组以及许多同志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缓解小学升初中的供需矛盾

1.扩大重点中学办学规模。重点中学实行“初高中脱钩”,高中在原址扩大规模,初中兼并一所较差中学,利用重点中学管理和师资优势,把一些办学条件差、规模较小的初中办成高质量的初级中学。

2.增加民办学校数量,使上海市区民办中小学的比例扩大到占学校总数的5-10%,向学生及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学校的机会。

3.改革初中招生制度。扩大推荐报考重点学校和质量较好的初中的范围,使25-30%的小学生经过考试进入这类学校。其余的小学毕业生可填报2-3个志愿,其目的是分出三类学校。市、区教育督导机构对第三类学校进行评估,限期整改;对一些困难学校,则采取承办或兼并等强制措施迅速改变学校面貌。

4.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试行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

5.尽快建立纵向贯穿、横向沟通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在成才过程中有多次选择、发展的机会。职业教育实行初、中、高多层次的分流;普通高中学生可以转读职业学校,职校生也可报考大学。

(二)改进教材教法和考试方法

1.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要进行宏观调控,严格控制作业量、教学参考资料、测验、考试,以及各种“提高班”和竞赛。

2.加快新课程教材试点、推广,完善配套措施。

3.研究考试方法改革,探索全程评价、综合评价的方式方法,避免“一考定终身”。

4.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向“45分钟”要质量,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上海市教育局局长袁采同志指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原因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要有数据,但不能单有数据,而是要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去分析研究。要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全局高度来把握问题,这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希望大家对此进行积极的探索,争取实践上有所突破,理论上也有所建树。

标签:;  ;  ;  ;  

“高阶不定方程”解的探讨--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综述_上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