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_黄国丽

基于能力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_黄国丽

摘要:基于能力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正是契合了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优化学校的专业布局,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能力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基于能力需求;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引言

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构建基于能力需求下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实践体系,是培养当代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趋势,也是专业创新发展的要求。在能力需求背景下不断完善专业课程实践体系,将软件设计方法划分到具体课程内容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重点知识和操作流程的记忆,为学生更好的掌握职业能力和应用技能提供途径,以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一、进行企业调研,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力需求能力

针对目前职业学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建设标准不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不准确,学生对口就业比较困难等现象,通过采用文献研究、座谈、电话访谈、实验、问卷调查、归纳等方法,对所调研行业、企业,以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能力需求能力。所谓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岗位能力是指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岗位能力可定义为,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考核,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根据国家对信息行业职业分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网络编辑员、网络课件设计师、计算机硬件技术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网络设备调试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计算机操作员。

二、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体系现状

软件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学习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必修课程。就目前计算机类专业软件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由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还处在发展初期,缺少先进的课程体系作为参考和借鉴,造成教师在进行课程系统定位时,过于重视理论性课程的讲授,忽视学生具体学习需求。学生软件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存在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导致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不能支撑具体岗位的能力需求。另外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刻,所规划和安排课程内容不均衡,理论性内容占比远高于实践类内容。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是将学生固定在教室内,缺少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和结合,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完成理论性知识的实践转化,无法在网络环境中胜任软件岗位。由于计算机专业软件类课程具有综合性,课程内容包含多方面知识,不仅包含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内容,还包含新兴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学生对软件知识的整体认识,以此来保障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能力需求下构建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一)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按照平台管理锻炼团队精神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课外科技活动平台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因此,通过集中多种资源,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开放的专业实验室,教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学生们建立了交流平台。其中,创新企业实践平台采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制度、项目管理人员制度和其他履行责任的方式。实践平台由自己的实验室单独管理,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验收、考核、日常管理、实验项目设计等工作。在具体项目上,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并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施工情况。教师主要对创新企业项目进行评估、跟踪和指导。实施管理机制,使实际工作不再受时间限制,学生也可以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主动增加实际机会,为今后的工作技能发展奠定基础。

(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创新的学校工作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和环境特点,通过结合和实现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密切结合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培养符合雇主要求的合格专业人员。特别是,学校应制定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计划,并聘请商业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此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设备,并通过强大的学习资源,培训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实现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双赢。学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创新点是,在学校培训综合识字的人才,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

(三)学校与教育机构合作

根据企业的需要,信息技术培训机构重点培训职业技能和技术技能,重点培训学生实践技能,在职业教育中注入实践培训的新鲜血液,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许多因素,如学校资格、资源和空间,信息技术教育机构无法发展,而且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学院与信息技术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已经出现。it培训机构更加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因此,大学可以与it培训机构讨论制定人才培训计划,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计算机软件专业合作过程中,应当让信息技术教育机构参与高校课程、专业选择和教材选择,同时为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和设备,邀请商业专家参加高校课堂教学,亲自教学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事实际操作。 使他们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并加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今后获得和适应企业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师资引进和培养,确保培养模式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也利用寒暑假选派教师到国际知名认证培训机构参加短期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技能,使一些教师达到高级网络应用工程师、全国信息技术工程师、移动开发工程师等的水平。借助外部参考,有效解决双班教师短缺的问题,保障创新教学机制所需的教师队伍,确保学生发展创新能力。

结束语

基于能力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培养方向符合企业需求,学生升学、就业取得良好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对提升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慧婷.面向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类实验课程体系的应用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1):228.

[2]张淑菊.基于计算机领域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5):159-160.

[3]赵静宇.计算机类专业群“平台共享、模块分流、项目贯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5):203.

[4]郝蕾.计算机类专业发展前景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20(05):175-176+193.

[5]余诺.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4):159-160+166.

论文作者:黄国丽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基于能力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软件方向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论文_黄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