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阐述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对桥梁桩基的整个施工过程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桥梁桩基 施工技术 分析 探讨
引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公路桥梁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桥梁桩基作为公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公路桥梁稳定、安全、高效的责任,因此,对其技术做好分析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桥梁桩基是公路桥梁的基础支撑,因而对公路桥梁的各种性能指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然而桥梁桩基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导致其施工必然会存在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致使很多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其遗患性就会凸显出来,必定会给桥梁桩基的施工造成影响,致使返工或者停工,甚至是出现工程事故,直接对公路桥梁的各种性能带来不利因素,使公路桥梁工程蒙受巨大的损失。
二、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2.1准备阶段
2.1.1平整场地
桥梁桩基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主要措施是将现场的所有障碍物及杂物进行清除,并对场地地面的坑洼处进行填平,然后对整个场地进行硬化。如果施工场地处于浅水的场地,可使用筑岛法;针对于处于深水的场地,需要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法。无论哪一种方法,在平整场地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平台的平整和连续的牢固。
2.1.2桩位测量
在场地平整以后,需要对桩位进行测量,主要措施是采用方木桩对桩位的中心和标高进行识别,识别结果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然后将护桩买到地下。护桩的埋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必须以桩的中心为基点,向外大于50cm的范围内进行设置,设置要保证均匀,并将距离量出。除此之外,在桩位测量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护桩顶面与平面持平,不可有偏差,随后用砂浆灌注的方法对其进行固定。至于深水桩基定位的过程,需要利用钢护筒定位架来完成固定。
2.1.3埋设护筒
在埋设护筒阶段,主要使用钢护筒,护筒的外部要抗腐蚀,内径要比钻头大20cm左右,护筒高度的设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确定,最小长度为2m。在安置的过程中,护筒顶要高出地面30cm,护筒周边的场地要保持平整,将坑洼处填平,并将粘土进行夯实,在护筒埋设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桩位中心与规定中心的偏差,在两节护筒连接的过程中,务必保证连接的质量,不可有缝隙出现,护筒的埋深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确定。
2.1.4钻孔泥浆
开孔之前需要对膨润土基造浆黏土的量进行确定,保证开孔的需求,随后要对选料的配制进行合理的规划,一般情况下,将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1.2之间。钻孔的过程会有大量的泥浆上涌,对于这些上涌至地面的泥浆要及时清理,这就要求在钻孔之前做好场地设施的布置,对泥浆池和沉淀池进行严格的设置,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在钻孔场地周围设置储浆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钻孔施工质量控制
采用正循环回转钻孔,钻机就位时,必须稳固,保证施工时钻机垂直,经验收孔位合格后开钻。在钻机过程中,随时随地检查浮渣,以复核地层岩性情况,根据地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及钻进速度,钻进中应随时观测记录,防止出现坍孔,斜孔等现象。
钻孔达到设计孔深后,将钻头上提5-10厘米,钻机空转,用钻机自身的泥浆循环清孔。
成孔后和清孔后应立即检查孔深、孔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清孔,钻孔和清孔时泥浆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进行检测,保证成孔和清孔质量。
2.3钢筋的制作
在制作钢筋笼之前,需要对钢筋的材质进行严格的选择控制,钢筋笼的制作方式要根据其具体长度进行确定,即整体预制和分节预制。保证钢筋骨架的刚度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其整体质量,从而便于钢筋笼的吊装、运送等工序,不会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者变形的情况;其次是在骨架主筋上进行定位钢筋的焊接,对于间隔位置的确定要根据钢筋笼的大小及骨架的结构来确定,以提高对保护层的控制效果;随后需要对钢筋笼进行分节起吊,起吊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杂物进行清理,并确保起吊的及时和准确,并将其迅速的接长到设计深度,然后进行固定工作,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将钢筋笼的固定设施解除;最后是对钢筋笼的就位进行检查,对其固定的稳定性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及修复,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及时处理。
2.4普通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输送到孔口后进入特制漏斗中,再通过串筒落入孔内,串筒的中心应在桩孔的中心,随着孔内混凝土顶面的升高,逐节拆除串筒。串筒出口离混凝土顶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m,混凝土顶面混凝土的堆积高度不得大于1m。
为保证基桩混凝土的密实度,基桩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每层混凝土厚度不可超过30cm,振动棒振捣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在抽取振捣棒时应缓慢,振捣棒平移距离不可超过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严防漏振。当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出气泡后,才表示振捣密实。砼应连续浇筑,中途不得停顿,以免出现断桩,若中途必须停工,停工时间不得超过砼初凝时间,且对停工前后浇筑的砼交界面应进行密振,振动棒应插入老砼,保证新老砼结合良好。若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施工接缝时,按施工缝处理。在老砼内应插入钢筋,钢筋长70d(d为钢筋直径),埋入老砼35d。钢筋数量以设计主筋与插入钢筋截面积之和占桩基截面1%以上。浇新砼前应对老砼顶面作凿毛处理。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在混凝土浇筑高度1m以前,应放缓浇筑速度。混凝土灌至桩顶以后,将表面已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浆清除干净。砼初凝后适时进行养护,砼表面应不小于桩顶设计标高,待砼达到2.5Mpa后桩顶应凿毛。
结语
桥梁桩基作为公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涉及的范围较广,其施工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充分结合实际条件对各种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和改进,从而确保桥梁桩基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行车性能和运行质量,并促进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武. 桥梁桩基施工质量保证要点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288.
[2]林韬,王俊华. 洞新高速公路岩溶地区桥梁桩基勘察设计方法探讨[J]. 公路交通技术,2013,03:79-81.
[3]杨易. 桥梁桩基础缺陷复合检测及其加固新方法[J]. 低碳世界,2013,09:127-128.
[4]龙金文. 高速公路桥梁溶洞桩基施工技术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8:83.
论文作者:刘国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0
标签:桩基论文; 桥梁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钻孔论文; 泥浆论文; 场地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