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研究论文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研究论文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研究

苏 丹

(吴川市博物馆,广东吴川 524500)

摘 要 :本文对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现状进行了首要的阐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发展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博物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与服务功能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博物馆对全社会的免费开放,进入博物馆进行参观的人数日益增多,加之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与鉴赏水平也日益提高,使得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基于我国当前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现状,就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对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 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现状分析

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始于1956年,由山东博物馆进行试点,之后在全国推行。彼时的博物馆陈列展览通常采用编年组织结构、线性陈列线路的展示体系,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形式而忽视文化内涵的问题,陈列展览的主题不突出且“千馆一面”,缺乏新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改革开放之后,国际社会先进的博物馆陈列展览理念与方法逐渐进入我国,对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提高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一批设施先进的博物馆陆续建成开放,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发展迅猛,尤其是随着2008年我国博物馆对全社会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数量与质量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提高。虽然发展形势良好,但从整体而言,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状况与所拥有的文物资源并不匹配,尤其是在一些市、县级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手段单调、面貌陈旧、内容枯燥,不少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多年未变,没有新意,很难吸引社会公众关注。但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却日益强烈,这从2008年博物馆对全社会免费开放后,参观者人数年年增长可见一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及对文化的鉴赏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博物馆文物藏品丰富的内涵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新时代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源泉。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文化产品,是博物馆与社会沟通的渠道,是联系观众的纽带。事实证明,如果缺乏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精心制作的陈列展览,博物馆将难以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反之,则会使社会公众趋之若鹜。新时代对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式中,(0,σ2)分别为窃听节点处第1跳和第2跳的复加性高斯白噪声.本文中,符号上标(1)、(2)分别表示第1跳和第2跳.

2 新时代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形成了较大的落差,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与质量已经成为其社会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只有锐意创新,才能取得突破。

2.1 博物馆陈列展览应突出其服务性

新时代,博物馆传统“重藏轻用”的管理理念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为核心、藏用并举”的理念正逐渐成为新时代博物馆运营管理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上,突出其服务性是重要的路径与方向。博物馆应在深入研究文物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观众的接受能力、欣赏习惯,从便于观众理解、接受和欣赏的角度,将专业性、学术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使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都能各得其所。与国外发达国家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水平相较,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在“人性化”方面多有不足,是重要的差距所在。国外高水平的陈列展览,无不把观众的体验与感受作为陈列展览策划设计的关键指标,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往往是启发式的,富有趣味性且互动性较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是非强制性的,参观者的兴趣与意愿是其进入博物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博物馆的藏品再丰富,布置再豪华,如果不能引发参观者的兴趣,那么一切都将徒劳无用。只有站在参观者的视角与立场,以培养其审美情趣、陶冶其人文情怀为己任来进行陈列展览的策划与设计,建构富于情趣、高品味的文化场所,增强观众的审美体验,才能称为是成功的博物馆陈列展览。

2.2 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并重,紧扣时代主题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功能一般由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等组成,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基本陈列体现的是一个博物馆文物藏品特色和功能定位,是其影响力的集中展现,在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临时展览体现的则是一个博物馆满足及回应社会不同需求的能力,相较于基本陈列,是增强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除了基本陈列、常设陈列外,一般博物馆每年都要举办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临时展览,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但在我国,一般博物馆往往更为注重基本陈列与常设陈列,对于临时展览的组织、策划能力不足、关注不够。因此,在新时代环境下,博物馆应采取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并重的策略,紧扣时代主题,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任务来进行陈列展览的创新。以增强临时展览的组织能力与策划水平来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聚焦时代主题与社会焦点,通过临时展览来满足、回应社会需求,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展现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

由于工作速度较低,采用单滚子沟槽式平面凸轮机构可满足要求。凸轮槽焊接于左右支撑板上,结构如图2所示。滑板两侧的滚子可在两侧的凸轮槽内滚动,从而带动滑板在滑槽内上下运动。

2.3 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博物馆数字化陈列展览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创新发展,自然也应顺应时代潮流,通过实现陈列展览的数字化,以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在展览方面已经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例如二维码、微信语音导览、虚拟展厅、互联网“360度”展示等,都是对“互联网+陈列展览”的有益探索。虚拟现实、三维全景、AR等技术手段能够带给观者更多沉浸式的互动体验,既拉近了博物馆与观者之间的距离,又可以全方位展示博物馆与藏品的风采。

3 结束语

博物馆陈列展览是文化、知识、信息、审美和思想的传播媒体,是博物馆履行教育功能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在新时代环境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应从传统的思维理念中解脱出来,以社会服务为本,以创新驱动,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为根本任务,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建松.博物馆展示需要更新和突破的几个理念[J].东南文化,2014(03):98-101.

[2]单霁翔.试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丰富性与实效性[J].南方文物,2013(04):1-8.

[3]龚青.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4(03):39-43.

标签:;  ;  ;  ;  

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