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的经验与思考论文

怀宁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的经验与思考论文

怀宁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的经验与思考

刘建华

(安徽省怀宁县种植业管理局,安徽怀宁 246121)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抓手在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自2014年以来,怀宁县积极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本文总结了怀宁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的经验,指出了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民生工程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经验;问题;建议;安徽怀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安徽省实施33项民生工程之一。按照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技术路线以及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规范培训要求,2014年以来怀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积极作为,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水稻种植、畜禽养殖)转型升级,将蓝莓、蔬菜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标。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培训氛围、务实专业选取、严把遴选学员、优选培训机构、规范培训内容、创新培育方式、做好认定管理和跟踪服务管理,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工作。共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 690人,其中生产经营型1 850人、专业技能型690人、专业服务型1 150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 210人。

1 经验

1.1 公开优选培训机构

按照培训培育规范程序,遴选出有丰富培训经验及跟踪服务能力的单位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机构。

1.2 规范遴选培训培育对象

按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对象资格要求,遵循“立足优势产业,农民自觉自愿,严格把控标准”原则,由本人申请、村委推荐、乡镇初审、县农业委员会确定等程序择优确定培训学员,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遴选出来作为参训培育学员。

1.3 精心制定培训培育方案

怀宁县农业委员会和县财政局制定总的实施方案,各培训机构开班前科学系统地制定培训培育方案,根据当地农事农时实际情况,精心安排培训培育时间和培训内容。每个培训机构培训培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模块,按要求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课时确定为1∶2。培训地点选定在基础设施较好的县城或有条件的实训基地,使参加培训培育学员及时看到科学管理的实效,对所学公共知识和专业技能够快速接受、活学活用。

1.4 务实组织开展教育培训

1.4.1 认真上好第一堂课。在每个培训班开班典礼上,县农业委员会科教办人员讲授第一堂课,宣传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了解学员到课实际情况和培训培育需求。

1.4.2 高标准选聘授课讲师。按照生产实际所需,高标准选定培训授课老师,授课老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还应具有实践经验和生产技能。按照知识丰富、讲课风趣的原则,选定省、市内具有多年农民教学经验的培训授课教师以及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为学员授课。

一是提高了参训学员的职业素养。通过培训培育,使学员明白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提高了某职业道德素养和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二是提升了参训学员的生产实际技能和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专家传授最新种养技术和互动启发式的教学,学员们不仅提高了生产技能,而且思想观念上有了较大转变,认识到精细科学管理对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大帮助。三是增强了参训学员的创业创新意识。通过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实训和外出参观学习考察,促进了学员互动交流,畅通了参训学员们和授课老师之间的信息渠道,开阔了眼界,使学员们意识到农业要发展壮大不但要有技术、懂管理,还需要不断创新。

培训后取得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学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配套的扶持政策,严重挫伤了参训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作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各级财政应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育培训培育基础条件建设,建立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将以往重课堂教学改变为重实训操作[1]

1.5 强化培训培育学员管理服务

福娃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人的形象和动物的完美结合,设计中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关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是为科学管理学员专门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教学管理制度》等八项相关工作规章制度,参与培训培育的学员实行严格考勤管理,培训培育对象课前签到,有事不能到课必须提前请假。二是各培训机构安排专人担任班主任,选择乡镇农业站站长担任培训小组长,各班级由班主任和小组长负责管理。三是做好培训认定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对取得培训培育证书的学员进行摸排,组织参训学员申报,严格按照“申报—初审—审核—公示—认定—颁证”程序进行认定管理。各培训培育机构安排农技人员跟踪服务新型职业农民1~3年。

2 培训培育实施效果

2) 由城市政府投资收益函数关于竞争者的投资的一阶导数值恒小于0可知,港口政府j的投资收益函数随竞争对手k的投资单调递减,说明港口k的政府投资港口会减少港口政府j的收益。

3 存在的问题

3.1 理论教学模式滞后

由于部分参加培训学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对新技术尤其是经营理念接受能力差,导致传统课堂传授效果不佳,部分参训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培训培育效果。怀宁县集中培训培育时间大多安排在每年的5—9月,此时正值当地农忙季节,由于时间冲突,请假学员较多,影响培训效果。

3.2 培训召集学员困难

从怀宁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来看,理论课培训模式单一,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培训内容枯燥、重复,没有真正结合当地农业和农村的实际发展需求,难以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

3.3 培训培育后管理机制缺乏

1.4.3 采取灵活多样授课教学方式,严把教学质量关。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分类型、分专业、分段式地进行培训培育,尽量不误农时。采取农学结合、科学安排,根据天气预报,尽可能将授课教学安排在阴雨天。以方便农民学习为主,培训地点按照“就近、就地、就需”的原则,尽可能选择在实训基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让农民不出远门就能接受科技培训。同时,可以组织学员赴县外知名农业科技园区参观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借鉴其成功经验,帮助参加培训培育学员拓宽创新发展的思路。

4 建议

4.1 改善培训条件

传统课堂,讲台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舞台,课上、课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有问题不能第一时间沟通交流,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在线开放课程为师生间、生生间提供交流的平台。教师利用平台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均可第一时间参与进来,交流各自的想法。另外,学生间也可以在课程平台自发地讨论学习内容,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4.2 创新培训培育方式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培训培育模式,如互联网培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远程教育等,提高参训学员学习兴趣;采用基地实训、现场观摩、异地参观学习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同时做好跟踪回访,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参训学员们有兴趣学,学得会、记得住,提高学员到课率,达到理想的培训培育效果[2-3]

4.3 探索培训培育管理新机制

争取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建立培育管理新机制,由县政府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证认定管理办法和产业扶持政策,分级、分产业精准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对获得不同等级证书的职业农民政府给予不同的扶持政策,以提高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4]

3) 航速:普通水域,北极—苏伊士船航速15 kn,ARC6船常规水域航速15 kn;冰区水域,参照俄罗斯规范将海冰划分轻冰环境和重冰环境分别研究,各区域和环境的船舶航速见表2。

植被不仅能在美化环境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在稳定边坡方面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植被自身的吸水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含水率,增强土壤强度;一般来说,柔软区和滑动面的扩散会直接导致边坡滑动,然而广泛分布的植物根部系统可以很好地链接这些柔软区和滑动面,使这个边坡变成一个更为内部稳定的系统;植被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物理方面,在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微环境方面也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很多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如何量化植被来提升边坡的稳定性。其中最重要的参数莫过于根的抗拔强度。

5 结语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尽快培育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6参考文献

[1]李福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44-45.

[2]周燕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探索[J].南方农业,2018,12(18):141.

[3]王鑫.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

[4]康智明,罗炜强,毛丹丹,等.深化改革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6):283-284.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4-0252-01

作者简介 刘建华(1967-),女,安徽太湖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和农科教工作。

收稿日期 2018-10-24

标签:;  ;  ;  ;  ;  ;  ;  

怀宁县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民生工程的经验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