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中的大团圆情结论文_赵芬

中国文化中的大团圆情结论文_赵芬

(四川农业大学)

摘要:中国式悲剧往往有着大团圆的结局,其中以中国戏剧最为明显,在中国文学中影响深远。大团圆结局的存在体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乐观坚定的圆满心理, 人们始终相信: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 好人一定会有好报。大团圆结局的形成, 既受儒家传统思想和佛教思想影响,也是中国文人特有心态的折射,悲中渗乐,大团圆结局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中国悲剧;戏曲三大团圆;文学安慰

一、中国式悲剧的审美特征

悲剧本来是一种戏剧类型,一般描写合理的、正义的事物被邪恶的黑暗势力所压倒而引起悲愤情感, 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中国传统戏剧并无悲剧、喜剧的严格分野,多以悲喜交加的正剧出现,并且常常以奸佞伏法、冤狱平反、洞房花烛、金榜高中等“大团圆”来结局。化悲为喜、刻意为之的非悲剧,恰恰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悲剧意识相关联, 正是中国式悲剧思维模式之一。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意识派生出种种迥异于西方文化的悲剧思维模式,“大团圆”的改良模式以非悲剧形式直接消解了现实的悲剧性,体现出中庸和谐的中国文化精神,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大团圆式的非悲剧正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性,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总是伴随着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在冲突较量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正义受挫、善良被毁,但正是通过这种挫折、牺牲和毁灭,暴露了现实的不合理性,也更加显示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唤起人的主体精神的高扬。以抗争者自身毁灭的悲剧昭示对现实的批判否定,而是在超越主人公的,在某种外力如清官执法、皇恩浩荡的协助下,最终获得“大团圆”的喜剧结局,从而默认了对现实的肯定。大团圆结局以喜衬悲,更增加其被悲剧性,使读者对人生、理想、社会现实产生思考。

二、戏曲悲剧中的“三团圆”现象

(一)《窦娥冤》的身后昭雪

在我看来,窦娥的悲剧是由亲情所致。一方面,毁灭的最初因子是她的父亲将她送给蔡家做童养媳,本就不幸的人生在成为蔡家媳妇之后内心更加煎熬,窦娥悲剧是这样一条线索:幼时丧母——童养还债——婚后亡夫——冤屈入狱——替婆认罪——错斩送命,人生的悲惨感是一层一层递进的,渗透进她的一生。

窦娥一生是怨与渴望正义交织的,带着冤屈赴死,“血飞白练、六月降雪、抗旱三年”的三桩誓愿是她反抗人生的利器。这三桩誓愿是“人间的力量,采取了非人间力量的形式”,使窦娥的反抗精神也因此而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誓愿是窦娥证明清白的希望,也是人间正义的化身,正是因为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护心中的正义,于是绝望的窦娥将清白正义的愿望寄托子自然力量身上,通过非人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清白。这三桩誓愿,空间由近及远、时间由短及长、程度由浅入深,血飞白练、六月飞雪、抗旱三年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通过奇异的现象来证明窦娥的深重的冤屈。另外,窦天章成为形成大团圆结局的关键性因素,在科场中举后回乡成功为为窦娥平反昭雪,人事已非的良好结局,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表明了一个道理: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是人间总有正义。

(二)《琵琶记》的爱情续缘

《琵琶记》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但是蔡父不从,逼着蔡伯喈上京赶考,他考中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他不想答应但是迫于牛丞相的地位权势,最后选择依从。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他想念父母,却不知晓父母已双亡,欲辞官回家,但朝廷却不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蔡伯喈的“三不从”和外界带来的“三强试”形成强烈的反差,最后都是蔡伯喈选择妥协。

家乡饥荒,赵五娘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她是古代女性的象征。丈夫上京赴考,千思万绪却不能说出挽留的话,即便知道自己将会有漫长的等待。有一天,婆婆抱怨她只让自己吃清粥寡汤,以前粥里的米还要多了,现在捞都捞不到,肯定是她偷偷把好吃的藏起来自己吃了,受到婆婆辱骂,其实赵五娘吃的是糠,婆婆发现了之后,后悔莫及更加喜爱她,面对婆婆的误解,她依然尽心侍奉直至二老去世。死之后邻居张太公来作证让赵五娘改嫁,但是赵五娘不肯,用罗裙包土给公公婆婆入葬,感动了土地天神,于是他们帮她给她公公婆婆入葬。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却发现她已经成为了牛府的女婿,不论是远在家乡、还是进京寻夫途中、亦或是找到丈夫的住所,她都经历了重重磨难和内心煎熬,好再蔡伯喈始终没有忘记她,最后重归于于好团圆收场。像赵五娘这样的标准古代女性,在受尽磨难之后,如果不能给予一个圆满的结局,又如何使芸芸众生相信人生、相信生活、相信爱情呢?

(三)《赵氏孤儿》的大义复仇

《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写春秋时期晋国朝廷内外的忠奸斗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围绕赵氏孤儿而展开的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全剧回荡着一种磅礴的正义精神,形成悲愤而昂扬、惨烈而豪壮的基调,激励人们树立正义必然战胜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以屠岸贾杀害赵盾一家三百余口的残酷事件为开端,集中描写“搜孤”与“救孤”的尖锐斗争,忠臣义士在斗争中一个个为救孤而死,为剧情发展造成了强烈的悲剧气氛。剧情寓理想于残酷现实,并富有“自设罗网自遭灾”的强烈讽刺意味,使悲剧带有了中国民族的特色,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

在《赵氏孤儿》中“搜孤”与“救孤”的斗争十分激烈。程婴拼死救孤、韩厥舍身救孤、程婴弃子存孤、公孙杵臼舍身存孤,这群义士不是为了救孤而救孤,而是为了存孤报仇。因此,《赵氏孤儿》最后的四、五折,“育孤”和“报仇”仍然是前面悲剧冲突的必然延伸。悲剧人物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是为了最终的胜利。因此,剧中人物尽管遭到了摧残和毁灭,但是他们的后代经过不懈的斗争和努力,终于打垮和消灭了邪恶势力,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不仅肯定了他们的斗争,而且延续了他们的斗争。

三、大团圆中的补偿心理和文学自慰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文学悲剧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程式,表达了人们一种朴素的愿望,也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文化心理。我们可以从“尚圆”思想、“中和之美”、因果报应、心理补偿和政治因素这几个方面来考察中国古代悲剧所蕴含的大众心理。大团圆结局能带来希望和奋斗的力量, 人们就都乐意去接受它。在中国的古代社会, 人活着并不是一件易事, 普通老百姓虽然只是小人物, 但这些小人物在戏中却能战胜邪恶、扬眉吐气, 这对于现实生活中善良的百姓而言是一种鼓励。如果好人总没好报, 坏人总没恶报, 谁还会去行善做好人?如果失去了希望, 生活将失去一个支撑点,与此同时, 在戏中获得大团圆结局的主人公们, 都是经历了种种磨难以及不懈的斗争才取得最后胜利的,这种团圆可以是现实世界真切发生的,也可以是虚化的想象,大团圆的结局往往不是主人公一己之力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借助各种外力,这就告诉了观众想要获得好结局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 现实生活中的百姓也一样能获得大团圆的结局。中国人自然喜欢团圆、喜欢圆满, 大团圆结局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在现实中得到一种心理补偿、文学自慰和前进动力,折射出一种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心态。

参考文献

[1]贾振华.论中国古代戏剧的大团圆结局.2012.

[2]宋元戏曲史[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国维, 2008

[3]中国四大古典悲剧[M]. 新华出版社 , 周先慎著, 1993

作者简介:赵芬,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16级学生。

论文作者:赵芬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中国文化中的大团圆情结论文_赵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