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与服务的集成:面向服务的制造_中国制造业论文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3-2053(2009)06-0837-09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实现,有赖于制造业的大力发展[1][2]。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发动机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经济腾飞的主要支撑[3]。200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34.35%,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9.12%,并贡献出口总额的94.54%。从世界范围看,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以美元计算,达到10956亿美元,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

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然而,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对整个产业增值链的控制和主导能力,处于制造价值链的低端,中国制造目前多是“中国代工”。服务型制造的提出为推动中国代工向中国制造转移提供了新的生产方式[4]。全球著名制造企业(如IBM,GE,HP,DELL等)均在由制造逐步向服务领域拓展。2005年IBM公司服务收入占比超过50%以上,由制造商转变为服务提供商。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制造商戴尔公司也大力推出依附其产品的系统服务业务,2005年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工厂定制集成”的用户系统服务,以及全天候服务支持的企业服务指挥中心;同时,借助与业内领先厂商的紧密战略合作,为用户提供集先进软硬件技术、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通用电气(GE),经过20年的时间,将自身由以产品生产的典型制造型企业转为基于金融服务(特别保险,消费者服务,设备管理和运营,特别金融服务等)的客户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到2004年,服务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上升到63.32%。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通过对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得出我国应优先发展制造业的结论;(2)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制造业18个行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3)从我国经济发展客观需求的角度阐述了制造与服务的互动融合趋势,并对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4)重新定义了服务型制造,并建立了服务型制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模型。

1 中国产业发展的优先序

围绕着优先发展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问题,学术界有很多的争论。而且由于服务业具有高就业弹性的特点,一部分研究就业问题的学者也对优先发展服务业大力支持。但继续大力发展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加快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的。根据图1所示的41国经济发展历程,在人均GDP(国际现价美元)达到5000-6000美元时,制造业将会饱和并面临发展的拐点。如果按照世界各国制造业的发展规律,我国目前的人均GDP刚刚超过2000美元,无论是从产业增加值的结构还是从就业结构看,距离制造业发展的拐点都尚需时日。因此,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发展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中宏数据库中数据整理

图1 世界各国制造业的发展与人均GDP的关系

目前,全球GDP的58%来自于服务业,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达到了25%[5],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从不同国家或地区看,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一般为60%-80%,中等发达国家为50%-60%,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40%左右[6]。根据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预测,2010年我国服务业的比重将超过50%,2020年这一比重将达到55%,我国服务业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至少需要20多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将呈现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高需要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而服务业的发展也需要以制造业为基础。

2 制造与服务的关系

2.1 数据处理

本文制造业的样本数据来自于1988年以来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由于无法获得部分年度的统计年鉴,我们最终搜集整理了1988-2006年除1991、1995、1996、1998、2004年共14年的数据,其余年份的数据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只选择了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三个行业1988-2006年共19年的数据,并将其加总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

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时,一个经常受到国际学者们质疑的问题就是中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问题[7][8],尤其是在进行跨时间、跨行业的比较研究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为了尽可能保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我们对样本数据做如下处理:

第一,制造行业选取的一致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进行了两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从1994年开始启用并应用于1993年的数据中,第二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从2003年开始启用并应用于2002年的数据中。每一次修订前后的行业分类都有所不同,为了保持行业的前后一致,我们将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将普通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合并为机械制造业。此外,我们又选择了制造业的其他16个行业,这16个行业的分类标准在两次修订的国民经济分类体系中基本未作改动。综上,我们共选取了18个制造行业进行比较研究(详见表2)。

第二,地区选取的一致性。本文制造业各行业的数据是各地区加总的结果,由于数据限制,本文的研究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地区。此外,1997年重庆市被设立成为直辖市,此后,重庆市的统计数据从原四川省脱离出来独立核算。为了保证各行业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将重庆的数据归并入四川。综上所述,本文所指的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即为中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加总后的结果。

第三,数据的可比性。在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时,本文用的是制造业增加值除以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既然选择工业增加值和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作为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数据,那么就存在数据的可比性问题。为此,我们利用官方公布的工业品价格指数进行制造业增加值的不变价处理(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的统计概念及统计口径发生了多次变化,因此,本文对1988-1992年的“职工年末人数”除以1.24进行缩减,以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数据,将其除以以1990年不变价格表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数据整理工作以尽可能地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但是针对1998年我国统计口径的变化我们还是无能为力——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统计口径由原来的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改为所有国有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非国有企业。此外,1993年以前我国并没有统计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数据。以上两个不足都会导致在研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时出现偏差。

2.2 制造与服务关系的争论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分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化大分工的结果,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两个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并不完全相互独立。生产性服务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投入,可以促进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向产业链高端的转移,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9]。现阶段,很多制造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将一些与生产相关程度较低的环节外包,使其内部所提供的服务外部化,促进了服务业部门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10]。从世界范围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很多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而且经济越发达这种现象越明显。在很多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总已达40%左右[11]。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总结来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

(1)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2]。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很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增加值中有相当分量是由制造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所创造的[13]。制造业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技术、设备等物质基础,推动服务业不断升级,从而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14]。总之,制造业的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只有制造业得到了相当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2)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基础和保证。首先,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促使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劳动分工的进一步深化,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是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驱动力;其次,服务部门的发展降低了投入到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服务的成本[15];再次,制造企业主要通过其在技术转移、营销、金融、物流等服务方面的能力获得规模经济,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增强盈利能力的基础和保障[16]。如果一个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不强,将会阻碍当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进而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进程[17]。

(3)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发展的互补性关系[18]。制造企业通过向服务领域延伸,可以增加原有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收益,同时,利用营销、广告等服务技术,改善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同样,服务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摆脱过去的小生产方式而逐渐融入更多的工业化生产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制造与服务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会逐步加深,服务渗透到制造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制造业日益变得“服务密集”,任何制造产品的生产都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与服务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19],制造的服务化和服务的工业化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3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的实证研究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制造与服务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加以检验和阐述。首先采用ADF(Augment Dickey-Fuller)方法对制造业各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在制造业18个行业中,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零阶平稳,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一阶平稳外,其余14个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时间序列数据二阶平稳。

为了考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以制造业各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分别以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各个行业的回归系数都很显著。除去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与金融业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制造业各个行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与选取的3个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回归结果全部显著。但仅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很难完全判断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也无法对现有研究中有关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关系的争论划上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为了明确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对其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前,首先需要运用EG两步法方法对制造业各行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析,随后仅对那些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对进行因果关系检验。表3反映了制造业各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8个行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只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按投入要素的密集程度,将制造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后,发现在三种类型的制造业中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与行业类型无直接联系,总体而言,在目前阶段,制造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明显促进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

3.1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趋势

虽然发展制造业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和高能耗,而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为了更快完成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向价值链高端的转移,将制造向服务环节转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就成为一种趋势。

(1)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这种增长主要依靠的是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的要素投入型增长方式。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0%,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90%[20]。中国以世界5%的GDP消耗了世界煤炭的31%,石油的7.6%和电力的13%[21]。在这种增长方式下,微观上企业利润薄弱,难以持续发展;宏观上国家整体竞争力不强,资源和能源耗费过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将逐渐失去赖以发展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经济延续原有的增长模式,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正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降低单位GDP的能耗。

(2)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需要。200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34.35%,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9.12%,并贡献出口总额的94.54%,从规模上而言,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当前的最大产业。但纵观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和国际竞争力,还远不能算作制造强国,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但缺乏市场网络和品牌价值,目前仍处于利润薄弱的加工组装阶段,缺乏对价值链后端的控制能力。制造与服务的有效融合,一方面通过向顾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系统,全面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面向企业的服务,制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回归,在相互协作中增强整体盈利能力,整合创新资源,增强创新能力。企业从单纯的加工组装,转变为向中间客户和最终客户提供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向产品研发和营销网络渗透,通过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性服务和技术、加工、服务渠道的相互融合,加快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3)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需要。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就业弹性,是解决目前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制造业还是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而且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求发展低就业弹性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大中型企业的国际化,带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充足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的优化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又会引发对服务业尤其是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

(4)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是实现国家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特别是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巨大经济差距是严重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22]。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其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还不到20%,而且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也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差距无论对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还是经济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构建跨区域的服务增值网络,可以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制造竞争力,加速承接国际和国内制造业的转移;另一方面以生产性服务方式整合中西部制造资源,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转移,构建微观基础上的横跨东西、完整的产业链和服务价值链,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3.2 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发展

制造的服务化和服务的工业化使得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模糊化,一方面制造企业通过采纳生产性服务,向顾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服务系统,延长了价值链,也使得企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价值;而服务业中也开始融入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因素,制造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可以扩大服务的范围,并改善服务的绩效。下面主要从制造企业的角度,对制造与服务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图2)。

图2 制造与服务实现融合的关键要素

(1)服务影响制造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制造企业将其业务向服务领域延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并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制造与服务的融合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支持。制造企业需要围绕顾客的需求,结合企业的制造优势和服务资源,有针对性的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系统。并在随后的过程中,不断管理和更新企业战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保持战略的先进性。

(2)制造与服务的全面融合。随着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制造企业为顾客提供包括顾客需求调研、个性化产品设计、融资支持、主动健康维护和产品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延伸至产品服务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普遍存在于产品服务系统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6]。

(3)保持服务的标准化和灵活化。IBM、GE等传统的国际制造企业均已开始将其业务向服务领域延伸,但国内企业还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通过服务的标准化,企业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降低日常管理难度。同时,基于每个企业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制造能力和所面对的目标市场方面的差异,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化。

(4)面向产品服务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管理和创新。随着制造与服务的不断融合,产品增值中最显著的部分已由制造活动逐渐转向研发设计、广告营销等价值链上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服务也存在于产品服务系统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通过向顾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够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23]。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制造企业不但要向价值链上游或下游找寻整合的机会,而且要通过了解客户的核心需求,决定增加和创新的服务内容,向客户提供独特和难以为竞争对手模仿的客户价值组合。

(5)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价策略。通过将更多的服务要素融入到企业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企业最终为顾客提供的是整体解决方案。而且企业相当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相比于一次性交易,将服务整合到其核心产品中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交易方式的转变将带来全新的产品服务系统定价策略。而且,在产品服务系统的模式下,顾客获得的是产品与服务所提供的效用,由于顾客和服务的异质性,使得顾客难以对产品服务系统产生一致的评价。产品服务系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其全生命周期中形成了顾客价值感的生命周期链。需要从产品服务系统和顾客价值感知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产品服务系统的顾客感知价值。只有正确理解了顾客的价值感知过程和机理,才能制定有效的产品服务系统定价策略。

4 服务型制造

基于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附加值低、资源消耗高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孙林岩等学者认为制造与服务的相互融合符合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良好路径,并提出了服务型制造这种先进制造模式[4]。服务型制造是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是制造价值链与服务价值链的相互支持和渗透,其发展基础为制造业,主要依托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性生产业。服务型制造在形式上表现为服务融入到企业的顾客需求调研、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售后服务和报废回收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效应上满足顾客需求。

发展服务型制造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基于前面的分析,可以建立起服务型制造对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路径,如图3所示。随着制造与服务的相互融合,制造企业为了提高对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能力,并实现产品附加值的增加,开始实行服务型制造这一先进的制造模式。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企业可以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响应,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在竞争力提高和业绩增长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实时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扫描,根据环境变化对原有的服务业务进行调整和创新,保证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企业的持续成长也是服务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图3 服务型制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建立

标签:;  ;  ;  ;  ;  ;  ;  

制造与服务的集成:面向服务的制造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