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码头方块预制工艺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论文_彭慧慧 姜云鹤,邱冬武

(1.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27)

(2.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00)

【摘 要】码头方块作为重力式方块的墙身结构主要部件,其预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码头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方块预制包括模板拼装、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各工序的施工水平及相互之间的配合极易受到外力干扰,因此,如何有效的保证方块预制的质量成为重力式码头质量控制的关键。文中以多哈新港码头与内防波堤工程为例,引入程序化管理理念,通过编制、执行方块预制中各施工工序的施工流程图,程序化管理各工序的施工步骤和工艺水平,对确保码头方块预制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类似码头工程的方块预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重力式码头;方块预制;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流程图

引言

重力式码头,是靠结构的自身重量来保证其滑动和倾倒稳定性的挡土建筑物[1],一般由墙身和胸墙、基础、墙后回填土、码头设备等组成,按墙身结构,一般可分为方块式、沉箱式、扶壁式和大圆筒式等,其中,重力式方块码头在地质普遍较好的中东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码头方块作为墙身主体结构,一般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其预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码头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特别是在环境恶劣、验收标准高、管理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方块预制的合格率和预制进度成为重力式方块码头质量控制的重点。

方块预制包括模板拼装、混凝土入模及振捣、收面、拆模、养护、脱模转堆、修补及验收等一系列分项施工,需由各特定施工班组依次作业,各班组的施工水平及相互之间的配合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因此,一套可以严格规范预制过程中人员行为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需要的。而程序化管理正是方块预制质量管理中最好的体系之一。它既能约束、监督作业人员的正确行为,又可以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一、程序化管理简介

1.程序化管理内涵

程序的定义有很多种,广义的讲,程序可以指一序列的活动、作业、步骤、决断、计算和工序,当它们保证依照严格规定的顺序发生时即产生所述的后果、产品或局面。

程序化管理,是对于按照工作内在逻辑关系而确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所实施的管理方式。通常,程序化管理要说明进行某种活动或完成某项工作的内容、操作方法及其相应的规则系统和前后衔接递进关系。管理者一般把反复出现的业务编制成具有相对确定性的程序,执行人员只要按照编好的程序去做,就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2.程序化管理特征

程序化管理充分采用了过程控制的方法,对每项活动过程都进行了程序规定和控制描述,并对每项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附有工作流程图,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确保了每项活动过程达到科学规范、简明实效的要求,避免扯皮现象的发生。根据工作流程图,各岗位工作人员不但清楚了自己的工作任务、职责权限,而且明白了自己的“管理行动线路”,避免了管理的盲目性,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程序化管理体系突出强调了标准化管理,通过借鉴包括行业通用标准及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理念在内的国内外先进标准,促进了企业和项目的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尤其是强调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原则从而实现了管理过程和管理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4]。

二、码头方块预制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

1.项目概况

多哈新港码头与内防波堤工程为卡塔尔多哈新港发展规划的一期工程,包括综合集装箱码头、杂货码头、海事码头等11个码头,码头结构形式为重力式方块码头,岸线总长达8.71km,预制方块总数为35230块,预制混凝土总量达106万m3,方块型号达160种,最大重量为103t,最小重量为37t,高峰期单日预制量达62件,约2000m3混凝土。

2.质量控制要求

根据项目技术规格书要求,方块预制须达到以下要求:

温度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大于30℃,方块中心混凝土温度不大于65℃,且任意两点的温差不得大于20℃;

裂缝控制:不允许出现任何宽度>0.3mm、深度>1cm的裂缝;

外观尺寸控制:总体误差不得超过5mm,某些关键部位精度须控制在3mm以内。

3.施工流程图的编制

项目方块预制标准高、要求严格,且工程量大、工期紧、环境恶劣,为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部引入程序化管理理念,细致梳理预制施工流程,编制了各分项施工的流程图,并列出过程控制要点,用于指导、规范现场施工,使方块预制质量得到程序化、过程化、标准化控制。

(1)模板拼装

模板拼装流程图见图1。

图1 模板拼装流程图

过程控制要点:

a. 侧模应在固定的8个底模上周转;

b. 须使用橡胶质地的止浆带,禁止使用双面胶贴;

c. 侧模调整过程中禁止使用大锤,野蛮施工;

d. 申请验收前模板内部清理干净,无杂物;

c. 模板所有拉杆、斜撑须拧紧,顶部拉杆两端须盖保护帽;

e. 在模板底部内侧易漏浆部位涂玻璃胶;

f. 模板验收合格后,模板内侧须均匀涂抹专业脱模剂,吊孔盒底座及雪条需涂抹黄油,并包裹塑料薄膜。

(2)混凝土入模及振捣

混凝土入模及振捣流程图见图2。

图2 模板拼装流程图

过程控制要点:

a. 皮带机选择合理的位置就位;

b. 每个振捣组至少3名振捣手,其中1人用牵引绳控制下料管(要求斜管下料);

c. 混凝土应均匀、多点入模(3点以上),按40~50cm分层浇筑;

d. 使用50棒进行混凝土振捣,并应遵循振捣操作规范。

(3)混凝土收面

混凝土收面流程图见图3。

图3 混凝土收面流程图

过程控制要点:

a. 方块顶面若有泌水,应予清除;

b. 方块顶部斜面应使用特制工具进行斜插并再次捣实;

c. 蒸发缓凝剂应喷洒均匀,薄膜应覆盖严密以防风;

d. 做好细平,严格将方块顶面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

e. 拉毛应顺直、美观,深度控制在2mm以内,不宜过深或过浅;

(4)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流程图见图4。

图4 模板拆除流程图

过程控制要点:

a. 方块四角应放置护边角铁,防止起吊模板时刮伤方块表面;

b. 应按顺序拆除榫槽模板,严禁野蛮脱模造成方块崩角等;

c. 起重工应切实检查模板是否已与底模完全脱离;

d. 严禁过早拆模,必须满12小时才能拆模。

(5) 方块养护

由于项目所在地淡水资源匮乏,且为高温炎热气候,故项目方块养护主要采用养护液,养护流程图见图5。

图5 方块养护流程图

过程控制要点:

a. 使用养护液前,应先用水湿润方块表面,严禁直接喷涂养护液;

b. 吊孔盒内养护液的喷涂应在吊孔盒内薄膜撕除后、侧模脱模前进行;

c. 应在距方块表面45cm处由下至上均匀喷涂养护液;

d. 包裹完毕,在底模上养护放置7天后才可进行脱模。

(6) 方块脱模及转堆

方块脱模及转堆流程图见图6。

图6 方块脱模及转堆流程图

过程控制要点:

a. 严格按方块底部标记支垫木方;

b. 及时用土工布覆盖方块,挂通知养护,连续覆盖7天。

4.程序化控制成果

自项目部编制实施方块预制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流程以来,模板一次验收通过率由65%上升到86%,脱模后方块的表观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很少出现顶面裂缝、斜面气泡、崩角、漏浆或表面脱皮等现象,整体验收合格率达到99.9%.

同时,良好的程序化控制也大大提高了现场生产及验收进度,在同样的人机资源配置下,模板拼装最高日产量由之前的41件增至62件,方块修补验收最高日通过量也由23块增至69块,使得项目方块预制工作提前174天完成,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及提前完工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获得了业主、监理公司一致的肯定和嘉奖。

三、结语

质量控制中的程序化管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控制与协调,控制过程质量,协调生产进度,实现无干扰流水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人员及现场工人的工作效率。多哈新港项目将程序化管理理念成功的应用到码头方块预制工艺的质量控制中,通过编制、执行方块预制中各分项施工的标准流程,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步骤和工艺水平,较好的控制了方块预制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该项目所采用的方块预制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流程对类似码头工程的混凝土预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邱驹.港工建筑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

[2]于宁.建筑施工的程序化管理[J].建筑工人, 2005年第6期: 18.

[3]张光明.质量保证的实质——程序化管理[J].企业标准化, 1998第4期: 39-40.

[4]王联书.程序化管理在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 2011年4月第2期: 6-9.

论文作者:彭慧慧 姜云鹤,邱冬武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重力式码头方块预制工艺质量控制程序化管理论文_彭慧慧 姜云鹤,邱冬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