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战想到教育
●北京语言大学 谢小庆
近几天,不少学生和年轻朋友问我:怎样看中美贸易战?面对贸易战,我们能做什么?
中美贸易战,是一盘非常复杂的棋局,其中包含许多层面的分歧和碰撞,除经济之外,还包含国家利益、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倾向、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冲突。应对冲突,涉及信息收集、专业知识背景和经验积累,包含着多维度的、复杂的得失权衡和损益计算。看中美贸易战,我的感觉就像一个围棋的初学者看九段棋手对弈,虽然能够隐约看出一些双方棋手的思路,虽然能够隐约看出一些进退和得失,但很难看明白,也很难完全理解双方棋手的出招。
不久前,重庆市沙坪坝区教研员姜恒权老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说:“中美对抗,如果最终中国赢,一定是赢在教育;如果中国输,也一定是输在教育。”作为一个长期以助学为职业的助学者,我高度认同姜老师的看法。
美军网络空间司令部在组建之初,并没有立即组建直属作战力量,而是在各军种成立网络空间司令部,将各军种已有的通信、网络、信息作战力量纳入军种网络空间司令部架构下;再根据需要,专门进行论证并组建网络作战分队,由各军种结合各自特点和作战任务承建,网络空间司令部负责统一指挥;已经建成的133支网络空间任务部队分属各军种,其中,陆军41支、海军40支、空军39支、海军陆战队13支,这些力量构成了美军网络空间作战力量的主体,在网络空间司令部的统一筹划和指挥下遂行作战任务。
在发展改革中国教育方面,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今天,教育主要要做的事情有三件:
由表6知,整体模型显著(P<0.05),失拟相不显著(P>0.05),表明回归方程有较好的拟合程度。A(甘露聚糖酶)、B(β-葡聚糖酶)、C(木聚糖酶)、A2、B2和C2对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AB、AC、BC交互项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
第二,发展孩子的核心能力,避免孩子成长为容量很有限的“移动硬盘”;
第一,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孩子从“爱学”变为“厌学”;
几乎每个父母都有切身的感受,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经常提出一些让自己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不幸的是,只要孩子被送进幼儿园,被送进小学,他们提问的热情很快就被扫荡了。爱因斯坦曾在《自述》一文中写道:“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特别是,当人们强迫喂给它吃的食物是经过适当选择的时候,也会使它丧失贪吃的习性的。”(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爱因斯坦著,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8页)我高度认同爱因斯坦的看法。多年来,我们已经看到许许多多的孩子从“贪吃”变为了“厌食”,从“爱学”变为了“厌学”。那条改变了孩子们的“鞭子”,就是我们落后陈旧的评价系统。从1980年我与自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78级的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对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经过种种波折最终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第5期)以来,我已经与这条把学生从“爱学”变为“厌学”的“鞭子”战斗了近40年。今天,我仍将与自己的学生们一道,与这条“鞭子”继续战斗,争取更多地保护一些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第三,使个性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成长”,而不仅仅是在某几个知识技能领域“达标”。
式中:wij为输入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之间层权值;vl为中间神经元和输出神经元之间的层权值;zl为第l层网点输出值.
1919年,美国军事心理学的奠基人耶尔克斯(R.M. Yerkes)在写给美国国家研究院心理学委员会的报告中说:“在人类的文明史中,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于人的大脑而不是肌肉;从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适当地组织和运用脑力资源对于战争的胜利如此重要。”百年后的今天,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已经远不可与1919年同日而语。在科技和社会发展速度使人瞠目结舌的今天,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孩子将来从事的行业今天可能还未出现,今天的一些热门职业不久可能就会消失。孩子掌握再多的知识,也不及一部联网智能手机的万分之一。“移动互联”时代,我们获取特定知识越来越容易。以往,需要在图书馆中寻找多日的研究资料,今天,借助移动互联,借助“百度”“谷歌”这样一些搜索工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信手拈来。今天,重要的已经不再是掌握特定知识,而是具备较高的思维水平,而是对信息的重要性做出判断,而是在各种可能的候选方案中快速做出自己的抉择。以往,“知识就是力量”;未来,“思维才是力量”。以往,在职场中稳操胜券的是“有知识的人”;未来,在职场中独领风骚的将是“会思考的人”,将是“有智慧的人”。从1988年受当时的国家人事部考试录用司委托主持开发用于政府工作人员(从1994年开始正式称为公务员)录用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开始,30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发展学习者的核心能力,主要是三项核心职业胜任力:第一,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能力,主要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第二,逻辑推理(logical reasoning)能力;第三,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今天,我仍将与自己的学生们一道,继续致力于帮助学习者发展核心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一些特定知识。尤其是努力帮助学习者发展中国学生的“短板”——审辩式思维。从小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不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我将继续致力于改变带有明显苏联印迹的陈旧学习方式,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特定结论,而是倡导研究性的学习,使学习不再是一个记忆和拷贝的过程,而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2001年1月20日,小布什总统宣誓就职。1月23日,他就推出了被称为“一个都不能少”(No Child Left Behind,直译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2001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小布什总统主持修订的教育改革法案《2001年一个都不能少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简称 NCLB)》。小布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达标(proficient)”和“问责(accountability)”。达标,就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规定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能力要求,具体的措施是举行州统考,如果学生不能达标,出现“掉队”,就对学校和教师问责。NCLB在解决学生“掉队”方面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 “应试”倾向束缚了教师的创造力,具有竞争性的教育环境也不利于优秀学生的自由发展,使优秀学生的好奇心受到挫伤。经过奥巴马总统的持续努力,经过参众两院长期的讨论和两党沟通,国会终于在2015年11月19日通过了新的教育改革法案《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 简 称 ESSA)》。ESSA 于2018年正式实施。与强调“一个都不能少”的NCLB相比,强调“人人成功”ESSA的突出特点是以“达标+成长(growth)”取代了原有的“达标”。 学习,不仅要追求“达标”,更要追求“成长”。对于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实现“达标”并不一定能够实现“成长”;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即使暂时“达标”有困难,仍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成长”。这就是新的“达标+成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价模型。强调“一个都不能少”的NCLB所关注的重心在那些可能掉队(left behind)的学生,强调“人人成长”的ESSA则关注所有学生。从小布什到奥巴马,美国教育改革的思路是清晰的,也是有成效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以“达标+成长”的教育和评估理念审视我们的学校,不难发现,即使在那些优质学校,都远远未能实现使具有不同个性特点、千差万别的所有孩子都获得“成长”。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我们强调“成长”,着眼点更应是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力争帮助他们不仅“达标”,而且获得实际的“成长”;鼓励那些帮助这些学生获得进一步成长的教师和学校。从2018年开始,我的关注重点是“成长评估”。我将继续与我的学生们一道,努力改变那种忽视学生个性的、千人一面的“达标评估”,推动尊重学生个性的、因材施教的“成长评估”。
面对贸易战,我能做什么?教育能做什么?就是这样三件事: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发展核心胜任力,帮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长”。
(作者: 谢小庆,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