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论文_郑珠峰

探析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论文_郑珠峰

浙江盈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进度快、工期短、造价低以及方便快捷、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少等特征,值得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结合某工程项目为例,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特征;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特征

笔者认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征主要有:(1)施工装配化的特征。由于装配化建筑的自重要比传统建房自重减轻一半,因此,地基也简化了。工厂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来后,在现场工人们按图组装,工地上再也不会出现过去那种大规模和泥、抹灰、砌墙等湿作用了。(2)制造工厂化的特征。装配式建筑外墙板通过模具,机械化喷涂、烘烤工艺进行制造;屋架、轻钢龙骨、各种金属吊挂及连接件等等都是机械化生产。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分析

结合某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对其施工管理进行分析

1、某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概况。某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某市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点项目,项目共建设25栋单体住宅及商场、幼儿园、停车场、地下人防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为33.8万㎡其中住宅面积约为26.8万㎡,配套(含幼儿园)面积约为5.4万㎡,人防地下室面积约为1.6万㎡。单体住宅有18层及24层两种类型,层高均为2.8米。

2、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主要表现为:(1)总平面布置及塔吊选型。本工程预制构件单件最大吨量达到6.8吨之多,吊点最远端构件离塔吊中心40m。按照最大预制构件重量要求,通过选型、比较,采用适合的塔吊型号,并结合构件堆放位置,进行合理布置,塔吊采用固定式机型,臂长40m处的最大起重量超过6t,满足了预制构件吊运与装配施工起重要求。并且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布置25台塔吊,即每座楼布置一台。(2)劳动力投入。经过分析,该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结构可有效降低现场施工人数约50%,预计在结构施工完成一半时,装修工作开始时开始劳动力投入高峰,高峰期约2个月时间,高峰期劳动力投入将在七百人左右(25栋楼同时开工),结构封顶后开始逐渐回落。

3、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和堆放管理。主要表现为:(1)制作流程。该工程预制构件制作采用工厂化流水生产,各种预制构件全部采用定型模具。墙、板模板主要采用平躺方式,由底模、外侧模和内侧模组成,墙、板正面和侧面全部和模板密贴成型,使墙、楼板外表面能够做到平整光滑,观感质量好。(2)预制构件运输。工厂化预制构件运输,由于城市高架、桥梁道路的限制,建筑预制构件体形高大异型、重心不一,一般运输车辆不适宜装载,因此需要进行改装降低车辆装载重心高度、并设置车辆运输稳定专用固定支架。(3)预制构件的堆放。施工现场须设计专用搁置堆放架后才能起用吊装。现场堆放时请注意:第一、墙板类预制构件宜采用堆放架插放或靠放,堆放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支垫稳固,相邻构件间需用柔性垫片分隔开,采用靠放时,宜对称靠放、饰面朝外,且与地面倾斜角度不宜小于80°,对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薄弱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套件加强保护;第二、预制楼板、柱、梁等预制构件宜采用叠放方式,预制楼板叠放层数不宜大于6层,柱、梁叠放层数不宜大于2层。

三、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

1、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测量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装配式建筑定位测量与标高控制是一项重要施工内容,关系装配式建筑物定位、安装、标高的控制,针对工程特点,采取先控制提供的坐标系统,引测、逐渐控制。平面控制采用网状控制法,施工方格控制网,垂直控制采用每层设置4个引测点。根据工程主楼建筑的平面形状特点,通过地面上设置的控制网,在建筑物的地下室顶板面上设置垂直控制点,形成十字相交,组成十字平面控制网,并避开每层的柱、梁、墙,且点之间不被核心筒、柱等预留钢筋挡住视线。浇捣顶板混凝土时,在相交点各设置固定引测点(留设孔),浇筑混凝土完毕放线后,依据固定引测点测量放线。每块预制构件进场验收通过后,统一按照板下口往上1000mm弹出水平控制墨线;按照板左右两边向内500mm各弹出两条竖向控制墨线。预制墙板、阳台板、楼梯控制线依次由轴线控制网引出,每块预制构件均有纵、横两条控制线,并以控制轴线为基准在楼板上弹出构件进出控制线(轴线内翻200mm)、每块构件水平位置控制线以及安装检测控制线。

2、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吊装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为:(1)平面规则的竖向构件吊装时,应采用两根等长吊索来绑扎起吊,吊索吊钩直接钩在竖向构件的预埋吊环内,吊钩与吊环间不得歪扭或卡死,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45°。(2)对于无横向对称面的竖向构件,应采用2~4根不等长吊索绑扎起吊,每根吊索长度可根据竖向构件重心及绑扎点位置计算确定,必须使绑扎中心(吊索交点)位于通过竖向构件重心的垂直线上。对于无纵向对称面的竖向构件,绑扎时应使两吊索和竖向构件重心同在垂直于竖向构件底面的平面内。(3)竖向构件吊至预留插筋上部100mm时,将预留插筋与竖向构件内注浆管一一对应后,再下放就位。(4)竖向构件就位前根据标高控制线在楼面标高误差处设置1~5mm厚的垫铁。竖向构件就位时,根据轴线、构件边线、200mm测量控制线将竖向构件基本就位后,利用可调式钢管斜支撑将竖向构件与楼面临时固定,确保竖向构件稳定后摘除吊钩。

3、装配式建筑水平构件吊装施工的质量控制。(1)水平构件吊装前应清理连接部位的灰渣和浮浆;根据标高控制线,复核水平构件的支座标高,对偏差部位进行切割、剔凿或修补,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2)水平构件包括叠合梁、叠合板、空调板、楼梯等。吊装时,应先吊装叠合梁,再吊装其余水平构件。(3)水平构件现场吊装采用塔式起重机,工作半径、起重量应满足吊装要求;吊装时根据水平构件平面布置图及吊装顺序图,对水平构件进行吊装就位。(4)根据临时支撑平面图,在楼面上弹出临时支撑点的位置,确保上、下层临时支撑处在同一垂直线上。(5)水平构件采用专用组合横吊梁吊装,根据水平构件的宽度、跨度确定吊点数量,并确保受力均匀。(6)吊装时先将水平构件吊离地面约500mm,检查吊钩是否有歪扭或卡死现象及各吊点受力是否均匀,然后徐徐升钩至水平构件高于安装位置约1000mm,用人工将水平构件稳定后使其缓慢下降就位,就位时确保水平构件支座搁置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个别支座搁置长度偏差较大的水平构件用撬棍轻微调整。(7)水平构件临时支撑安装要求:第一、水平构件就位的同时,应立即安装临时支撑,根据标高控制线,调节临时支撑高度,控制水平构件标高;第二、叠合板临时支撑沿板受力方向安装在板边,使临时支撑上部垫板位于两块叠合板板缝中间位置,以确保叠合板底拼缝间的平整度。(8)水平构件安装后,采用干硬性膨胀水泥砂浆将构件拼缝填塞密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使得装配式建筑应用日益广泛。为了保障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及其安全,必须加强对其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崔璐.预制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经济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2]李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4(7).

[3]姜绍杰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住宅产业,2015(08.)

论文作者:郑珠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探析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及其质量控制论文_郑珠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