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构想_图书馆论文

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构想_图书馆论文

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战略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跨世纪论文,图书馆论文,事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的时针正渐渐指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的中国,将进入以市场经济作为发展基点,以信息时代为重要发展契机,以雄厚经济实力为后盾而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时代。在新的世纪中,图书馆作为收藏、传播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情报载体的一个重要场所,必然要随着跨进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崛起而取得相应的大发展,必然要在经济腾飞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为此,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即将到来,置身于高速发展环境与背景下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及时地考虑自身的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问题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一、现实基础与条件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内因与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作为探讨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其现实基础与条件也是由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构成的,即一是图书馆事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二是中国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现状。

所谓外部环境的影响,就是图书馆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人口、地理及政治等内容,即中国目前的国情。综观当前中国的国情,大体表现于以下几点:A、 中国经济已走上了高速增长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980——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2%,居世界第二位。九十年代初期,世界经济衰退, 各国经济增长由中速转入低速,我国则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2年,经济增长速度高达12.8%。同时,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民经济运行体制已基本形成,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培育也较完善,这些都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并积蓄了后劲。B、中国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90 年代以后世界经济的重心将进一步向东亚转移,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陆与港、台的经济联系不断扩大,一个全世界瞩目的“大中华”经济带正在形成。同时,我国与日本、美国及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加强。所有这些为我国经济90年代以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地域优势及最佳的国际环境。这些将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振兴和崛起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C、 中央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正确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今后十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在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使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到本世纪末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产资料更加充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这一宏伟目标将要求图书馆作为智力支撑点作出应有的贡献。D、 据统计预测得知:在今后三个10年中,第三产业显著上升,将分别以2.27%、1.76%、1.5 %的速度增加;第二产业则由升转降,将分别以0.68%、-0.17%、-0.66%的速度变化。这反映出90年代,由于工业高速增长,我国经济主要由第二产业带动,到90年代后期,工业增长水平由高转低,而第三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入21世纪后,将继续保持这一趋势。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信息传输速度、信息有效性与信息有序化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最丰富的信息源,最重要的信息机构,必然会得到极大的发展。E、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各类人才数量剧增。91年每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17.64人,专业技术人员总计约1716.8万人。 大批科技人才不断地涌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他们需要引进国外技术与智能,需要不断接受再教育,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知识。科技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图书馆事业有着强烈的要求与紧迫感。F、中国的通信事业、微电子技术、 缩微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为中国图书馆事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轨提供了技术条件。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图书馆事业要取得跨世纪发展仍存在有诸多制约因素与困难:经费短缺;新书入藏量逐年减少,藏书系统性,完整性出现断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地缘及经济基础的差异,使图书馆事业发展呈现不平衡性等等,但只要我们把握住环境优势、地区优势、人才优势,化解当前的各种困难,定能以中国经济腾飞为良机,以新的面目跨入二十一世纪。

所谓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现状,主要指影响和决定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的一些基本条件。如发展的规模与速度、藏书增长率、读者利用率、图书馆人员队伍的情况等。就中国图书馆事业现状来说,我们认为已初步具有了跨世纪发展的潜力:A、 中国图书馆数量与藏书总量不断扩大。从全国几个主要类型图书馆来看,都有较大发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1992年发展到2565所,藏书3,1200万册。高等学校图书馆1991年达到1075年,院、系、所资料室5759个,藏书37000 万册。 少儿图书馆,1992年发展到77所。全国汽车图书馆达160多部。1990年, 工会系统图书 馆达196554所,藏书42000万册。此外。 还有为数众多的中小学图书馆、企业科技图书馆、机关图书馆等。B、 中国图书馆事业在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网络方面,近年来也有很大发展。1990年据324 所高校图书馆统计,拥有小型机56台,微型机749台,建成数据库250个,总记录量达50124427条。不少中小型图书馆都拥有了微型机。1991年2月, 北京图书馆中文MARC研制成功,并在全国发行。此外,北京中关村联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三家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联通;云南省计划先在云南大学、昆明工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四所图书馆,用光纤连成环网,而后连接各省图书馆,目前已开展此项工程。广东省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工程已由深圳大学承办,并开始了总体规划、技术队伍组建和软件研究开发等工作。C、中国图书馆学教育, 也有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止1990年,全国55个全日制图情专业教学点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分别有2家和9家,有37家培养本科生。D、评估定级工作的开展与发展,使全国图书馆各项工作更趋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逐步朝着与国际图书馆工作惯例接轨的方向迈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战略布署

考虑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问题,首先要在正确思路的指引下,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目标,布署战略重点,采取战略措施,才有可能取得事业的跨世纪腾飞。

1.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思路

正确的指导思路是制定切实合理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应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A、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现实条件与发展现状为基础,以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前提,以国家基本政策为依据,以政府和社会可以提供发展的条件为基点,全方位考虑图书馆事业的跨世纪发展规划。B、 应当尽快契入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世纪性的工程之中去,在规划发展时,要有利于强化图书馆的信息功能和改革自身的形象,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收集、储存、加工、管理与交流应用;有利于完成传统的图书馆型态向信息时代图书馆型态的转变。C、跨世纪发展要全面设计,全方位规划, 要建立类型齐全、布局合理、全方位、多层次的图书馆网络体系;建立共享、共建、共同开发、覆盖面广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突出重点,建立一批骨干图书馆,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使其成为经济建设的智力支撑点,带动全局发展。D、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应具有开放性, 有必要考虑吸收国际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和新的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及技术设备按国际水平设计与完成,逐步促使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国际馆际之间的接轨。E、在地域差异上, 不能忽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在图书馆事业上存在的不平衡性,要采取措施缩小差异,逐步促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成为各地区经济再上新台阶的智力支撑点。

2.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了使图书馆事业成功地跨入21世纪,提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必要的。我们认为其总目标应为:在1995——2015年的时间跨度中,使图书馆事业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全面改革与发展,成为促使经济腾飞,推动科技进步,适应中国全方位改革开放需要的重要文化教育设施,成为全国信息中心,成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这一目标,至少要加快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分目标:

1)建成全国文献信息网络系统。80年代以来,光学技术、 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图书馆及情报机构。我国现有的大中型图书馆,目前已基本实施了计算机管理,软件硬件方面都取得了进展,机读数据库建设已积累了初步经验, 全国高速数字数据骨干网(DDN)也已逐步投入运行,这些都为我国图书馆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我国已提出并逐步实施“金智工程”该工程要把各大学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纳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让各校师生能在网上检索到全国主要大学的书目数据和书刊全文信息,到2000年将有进入211工程的100所重点大学入网。然后,国内各大学将逐步联网。实施这一工程的最终目标是以“金智工程”为“龙头”,带动全国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所、大型企业图书情报单位布点联网,建成“中国图书情报机构信息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使图书情报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为全国用户提供书目信息,馆际互借、信息咨询、复制等服务。初步预计至2015年,将有条件进入该网络系统的文献信息单位全部纳入其中,成为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与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联接,四通八达,将全国、甚至全世界每一个人都连在一起,并提供所需的所有信息。

2)建成全国布局合理,纵横交错的图书馆网络。据统计,1992 年我国图书馆数量已达2565所,已基本奠定了形成完善的图书馆网络的基础。预计到2015年,经过二十年的积极努力,我国各类型图书馆将会获得更大发展,类型更趋于齐全,布局更趋于合理,服务方式更趋于灵活多样,建立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镇、家庭的图书馆网络体系。从数量和规模上,以中国文化部在《2000年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提出的每20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网点的目标为最低指标, 初步达到平均每 11.75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网点的目标,大大改观我国现有54 万人才有一个图书馆的状况。同时,要积极开展“一、二、三”工程,即每户家庭拥有一张书架;二份报纸;三百册图书,从而实现“书香社会”。从布局上,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区别考虑,四种经济不同类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图书馆网络布局指标(拥有一个图书馆的人口数)可定为3.5万人、9万人、14.5万人、20万人。以经济发达地区带动经济落后地区,缩小发展的差距,促使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知识工程得以圆满竣工。

3)建立完善有力的图书馆法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10 年多时间中,从宏观上讲,虽然仍没有制定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但从微观上来说仍有所加强。1982年文化部颁布《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同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所有这些逐步为建成我国图书馆法规体系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应尽早出台一部完备的图书馆法,制定一些具体法规、计划及报告,补充、完善基本法。为我国图书馆事业顺利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此外,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也应充分使各自的立法职能,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以基本法为依据在本地区实施的地方性图书馆法规。在世纪之交时,从总体上,形成一个完备的图书馆法体系,使我国图书馆事业走入法制轨道。

4)建立全国四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收集和保存文化遗产,向人们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提供科学情报,开发文献信息资源。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文献信息,它是图书馆存在的基本条件。故而,建立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则尤为重要。跨世纪文献资源建设的初步设想为:以北京图书馆文献保存中心为主体,辅以中科院科技情报中心,国家专利局、国家标准局、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协调收藏面向全国范围服务的中外文科技书刊、报纸、专利文献等文献资料。北京图书馆全面收藏并着重收藏综合性文献、社科和文化教育类文献;中科院科技情报中心应以收藏高新技术、应用技术、边缘学科等方面的文献为主,专利局与标准局应收藏专利文献与标准文献。这些单位密切合作、优势互补,构成第一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第二级为省级文献资源收藏服务中心,包括省级图书馆、科技情报所、省专利局以及省标准局等单位。第二级是第一级文献保障体系的延伸与补充。第三级文献保障体系应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及专业情报机构为主体,收集大量专业文献,并互通有无,协作协调,对一、二级文献保障体系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第四级为地市级文献资源收藏服务中心,它们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来确定收藏重点,从而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四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各级文献保障体系在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充分发挥出图书馆的各种潜能。

5)构筑培养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的教育规划。21 世纪是个崭新的时代,是新技术革命发展的高潮。面对21世纪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变化。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应该如何适应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硬件是完全可以达到变化的需要;关键是软件,即图书馆人才问题。在新世纪中,人们不再需要单纯的书刊保管人员与提供者,而是将其视为读者起顾问或导师作用的职业情报专家;人们需要的是多面手;需要的是有一定比例的复合型人才。希望他们能向读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查询、检索途径、帮助各类用户利用文献信息,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我们应及早着手考虑制订全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规划。首先,我国国情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培养目标应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业培养擅长专门领域信息(以经济信息为重点)开发利用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依据上文所述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和科研的良好基础,造就一批可堪担负起图书馆事业领头雁重任的高层次人才,并且扩大培养一大批目前经济发展亟需的中初级人才。相信他们定会为我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综上所述,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是一个庞大、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其发展战略目标及布置必须经过全面深入的调研,充分考证与反复研究后,才可拟定实施计划和具体方案。上述思路及目标仅仅作为有关部门制订方案的参考,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三、战略措施

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图书馆事业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需要变革目前现行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需要大力开展信息服务、强化信息功能;需要改革服务方式,服务方向及服务方式。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图书馆改革的宏观管理

所谓宏观管理就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图书馆事业整体进行布局、调节、控制的过程。提到宏观调控,不少人马上就会想到我们习以为常的那种集中计划体制下命令性的宏观管理方式。其实,宏观调控不是那种大包大揽的方式。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向、目标等进行宏观控制;推动图书馆立法的进程,推进图书馆建设的法制化;加强图书馆标准化、规范化的建设。在图书馆发展进程中起监督、检查作用,对偏离图书馆发展总目标的举动,及时予以调整与纠正。基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我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应是宏观上的把握。因此,我们应加强图书情报协调委员会的宏观调控功能,确保中国图书馆跨世纪发展总目标的实现。

2.改革图书馆管理体制,实行一馆两业

图书馆现有管理体制已不适应跨世纪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变一馆一业为一馆两业,即图书馆既办事业,又办企业,企事业并举、共存。以事业为主、企业为辅、以企业补事业,为图书馆跨世界发展提供经济实力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图书馆实行一馆两业,主体是事业。图书馆是非赢利性机构,是一种社会福利设施,它为国家保存文化遗产,向社会开展文化教育,传播科学文化信息,为教学、科研、生产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活跃人们文化生活。图书馆办企业,是为了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补充图书馆经费不足,是图书馆附属的辅助机构,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赚钱和盈利为目的。

3.逐步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程度,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产业机构

图书馆事业若想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程度,加强信息服务产业机构的功能。图书馆信息服务产业是以图书馆为主体,以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各种文献信息,并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为目的的一种产业。其主要包括:

1)基础信息服务业。指图书馆向社会提供原始文献服务和二次文 献、三次文献等一些初级情报服务。

2)参考咨询业。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信息咨询, 为科研和生产提供预测活动、科技论评、技术转让……

3)网络服务业、图书馆通过网络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开展联合编目、联机检索、馆际互借。

4)数据库服务业、教育培训业。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离我们近在咫尽。面对复杂艰巨的跨世纪发展工程,面对一个崭新纪元的到来,我们愈加感到“任重而道远”。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姿态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并努力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再铸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辉煌。为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腾飞而去拼搏奋斗吧!

标签:;  ;  ;  ;  

中国图书馆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构想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