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防护剂在放疗鼻咽癌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曹春美

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射线防护剂在放疗鼻咽癌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放疗鼻咽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需求,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于35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前提下进行射线防护剂,并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及发生时间。结果:经统计分析得出,在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时间的对比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10、11~20d时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而在>30d和21~30d这两个时间段的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经研究得出,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在其皮肤护理中联合应用射线防护剂,显然取得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射线防护剂;鼻咽癌;皮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82-01

鼻咽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且效果确切,但也存在着治疗时间长、照射面积大、射野复杂等情况,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放射性反应是放射性皮炎。结合相关研究,有93.8%的发生率,皮肤单次剂量受照射20~40Gy,会形成湿性反应,严重的会成为久治不愈的溃疡,受照射5Gy可形成红斑;所以,一旦发生严重的放射性皮炎,应立即停止放疗。放疗的生物效应会因为中断而减低,治疗效果降低,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改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情况,必须对放射性皮炎进行有效的预防,相应的护理措施必不可少[1-2]。本文研究中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放疗鼻咽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分组研究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放疗鼻咽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需求,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具有完整的颈部皮肤,排除了有感染病史的患者。其中对照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4±10.2)岁;观察组的35例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1.8±10.3)岁,且2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此组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并常规宣教,尤其避免患者颈部摩擦的重要性进行讲解,以确保穿无领的纯棉内衣,或宽大柔软的衣服,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同时应当有效预防冷、热、酒精等的刺激,禁止直接被紫外线灯照射,直接日晒等。针对患者中发生的Ⅱ度以上皮肤损伤者,嘱其禁止用手撕剥,碘伏涂抹局部皮肤,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对完成总疗程的患者,及时耐心的询问患者的感受,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对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地评价,促使其早日康康复[3]。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射线防护剂干预,具体实施:将0.1ml/cm2医用射线防护喷剂3次/d喷,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3次/d涂,2者交替使用,中间相隔半小时,用药与放疗同时开始,并确保在放疗完成后继续进行为期7~10d的用药。在夏天时,因为患者颈部皮肤汗液较多的缘故,可将每天的清洗次数增加1~2次,还应注意用柔软且有强吸水性的棉质毛巾进行清洗等[4-5]。

1.3 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分度方面,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分级标准来实施,评定为I度的标准是:患者随处可见红斑,皮肤沉着有色素;Ⅱ度的标准是:患者皮肤出现干性脱皮;Ⅲ度的标准是:皮肤发生湿性脱皮水泡出现,且表皮脱落、发生糜烂;Ⅳ度的标准是:患者的皮肤有溃疡发生[6]。

1.4 统计学分析 此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14.0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百分率表示,检验用x2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对比 经统计分析发现,在2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及对应的发生率的对比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3讨论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时放射线不具备选择性,其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引发患者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是射线,有研究得出,产生红斑的条件是,皮肤吸收射线总量>5Gy,对应产生溃疡的标准是射线总量>30Gy,对应溃疡的高发时期一般出现在放疗的1~2周内,若放疗时间大于6周,则极易形成难治性溃疡,继而会出现皮肤坏死的现象,后续影响基底层细胞分裂增殖及表层角化等[7]。鼻咽癌照射疗程一般需要2个月,易导致皮肤损伤的发生,其病理过程类似于热烧伤,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预防皮肤的损伤尤为重要。而射线防护剂可促进皮肤及黏膜辐射损伤耐受剂量提升,大幅减轻皮肤黏膜放射损伤严重程度,其主要成分中包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透过皮肤黏膜,能有效清除局部皮肤黏膜组织产生的自由基,能推迟皮肤黏膜放射损伤的发生时间,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中,经分组为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经后续统计分析得出,,在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时间的对比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在1~10、11~20d时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而在>30d和21~30d这两个时间段的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

综上研究得出,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在皮肤护理中联合应用射线防护剂,显然取得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甘泉, 蔡昌兰, 韩雪,等. 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1, 08(1):13-14.

[2]林刘文, 黄群峰, 陈国章,等. 医用射线防护剂对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J]. 广东医学, 2013, 34(22):3495-3497.

[3]刘佳琳. 橄榄油联合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52(z2):32-33.

[4]全春桃. 参与式护理在肿瘤放疗所致局部皮肤损伤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13, 24(12):1861-1863.

[5]Su F,Zhu X,Liang Z,et al.Analysis of serum proteomepofile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different radiosensitivity [J].Clin Transl Oncol ,2014,16(2):147-148.

[6]沈荣. 医用射线防护剂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防治及效果评估[J]. 四川医学, 2012, 33(12):2238-2239.

[7]郭建霞, 严布谷. 皮肤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疗引起皮肤损伤的疗效探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12):2065-2065.

[8]陈佩娟,苏艳,杜真真,等.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J].护理学报,2014,17(2):34-37.

论文作者:曹春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  ;  ;  ;  ;  ;  ;  ;  

射线防护剂在放疗鼻咽癌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曹春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