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伦营 刘洁 蒋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广西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急诊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为其开展急诊护理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住院时间,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急诊护理;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

主动脉夹层指的是主动脉受到外部因素或是内部因素作用下引发内膜破裂的一类现象,属于严重心血管危象,患者血液炎症撕裂部位达到动脉内膜,在中层产生血肿,造成主动脉壁剥离产生假腔。文献资料显示,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期患者,在24小时之内存在60%以上死亡风险,部分患者生存期高于1年,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抢救与护理措施非常关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为其争取抢救时间,利用急诊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情绪得到稳定[1]。本文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100例(2016.1-2017.1),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49.4±3.2岁,其中腹主动脉瘤患者15例,升主动脉瘤患者20例,降主动脉瘤患者15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49.3±3.7岁,其中腹主动脉瘤患者13例,升主动脉瘤患者21例,降主动脉瘤患者1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止痛与降压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当明确或是高度怀疑患者为主动脉夹层之后,需要马上送往ICU急救,准备好除颤仪以及气管插管等设备,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为其提供吸氧操作,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患者保持平卧位或是头高脚低位,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出现误吸。

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急诊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患者CT与心脏彩超检查,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情况,初期每间隔15分钟检测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当产生心率与血压下降,表明存在动脉瘤破裂风险,需要马上报告医生采取处理对策,同时完善输血和术前准备工作;疼痛程度变化可以提示患者主动脉夹层是否发生继续扩散的重要指标,疼痛突然加剧代表血肿存在破裂风险,疼痛缓解之后再次加剧代表主动脉夹层依旧扩展,疼痛快速缓解代表血肿破裂之后进入血管腔;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严密的观察,当患者疼痛剧烈期间需要为其应用强效镇痛药物,在有需要时给予患者吗啡肌肉注射以及氟哌啶醇针注射;由于主动脉夹层疾病的起病非常快速,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疼痛程度越剧烈,大部分患者存在十分严重的焦虑以及恐慌情绪,上述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治疗配合程度,对此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神态、语言以及动作等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为其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在主动脉夹层患者转运期间,需要完善运送前准备工作,转运期间确保操作动作轻柔,减少车床推动期间引发的震动,确保转运安全[2]。

1.3观察指标

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抢救效果、不良反应出现和住院时间,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SPSS15.0统计软件实施计算,其中所得P值决定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心率与血压水平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1。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2。

3讨论

主动脉夹层作为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严重心血管疾病,存在非常高的死亡率,临床诊治难度加大,在为患者开展积极抢救期间,需要完善急诊护理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改善预后效果[3]。在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开展急诊抢救期间,开展针对性急诊护理措施对于抢救效果以及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动脉夹层的起病速度快,病情非常严重和复杂,在开展护理操作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对患者疾病的观察,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同时及时汇报医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保证临床诊断和救治效果[4]。在开展护理操作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对于患者的想法耐心倾听,掌握患者疼痛程度,从而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疼痛属于影响到患者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开展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提高对患者的疼痛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感受,为其提供心理安慰,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从而保证心率与血压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5]。根据本文研究显示,回顾性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急诊护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开展急诊护理措施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占玲 .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的效果分析 [EB/OL].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8):1486-1487.

[2]贾莉,吕贝贝,姚红燕,等 . 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心包填塞 12 例急诊护理 [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76-77.

[3]宋春梅 .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15-216.

[4]王红玲 .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9):1106-1107.

[5]杜伟 . 急诊护理路径在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4):171-173,177.

论文作者:李伦营 刘洁 蒋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伦营 刘洁 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