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韩子阳论文_韩子阳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韩子阳论文_韩子阳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难度。为此,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加强对BIM技术的研究,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施工的环保、资源节约等问题更加重视。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案,在根本上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资源浪费,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可促进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因此,BIM技术融合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能够弥补传统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体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顶尖技术。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BIM技术应用重要性

现代装配技术质量管理过程中,为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注重将BIM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这是提高整个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技术之一。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施工对整个过程的施工管理水平要求较高,施工质量管理也很严格。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过程施工能够将信息表达进行优化,通过BIM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将整个建筑工程立体化地呈现在建设施工者面前,为存储和传递施工管理者的信息提供很大便利。在三维模型下能够将各种构配件的参数立体化展示出来,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将BIM技术应用于实际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对施工质量及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模拟,能够实时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有效跟踪,对出现的质量报警提示可快速定位,对于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2.1 建筑工期较短

装配式建筑的首要特点就是工程周期较短。具体表现为:(1)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和传统的技术相比较,工期可以缩短约70%,最快可以在一周之内建好一层楼;(2)目前,装配式技术主要被应用在建筑的外墙保温和抹灰环节,施工流程较为完善,因此,施工周期较短,可以有效节约施工成本,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

2.2 对环境污染较小

在实际的建筑建设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会涉及混凝土、沙子、水泥等施工材料的现场搅拌和堆砌工作,故而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污染也较大。例如,粉尘污染和施工垃圾污染。而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建筑相比较,在施工过程中是直接进行现场装配和连接的,因此,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

3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施工准备不完善

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起步比较晚,目前来看该建筑在施工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施工前的准备没有做好,或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都会影响施工效率。目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人员知识储备不足、现场设备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各种问题的发生都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需要格外注意这些问题。

3.2配件生产质量存在问题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和配件生产的质量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实际现状来看,配件的生产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施工企业没有注意控制配件的生产质量;缺乏完善的配件质量检测制度和在配件保养上不够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3 施工管理工作力度不高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较为复杂,所涉及项目也很多,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工作,方能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的力度还有待加强,没有注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使得工程施工存在管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策略

4.1 事前指导

为能够使整个装配建筑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项目正式开始前需对项目的事前各项工作有一个指导性的质量管理。在此阶段需现场施工人员利用BIM技术虚拟构件生产过程及做好现场相关构配件的准备工作,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和相关施工作业人员需了解施工过程中涉及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活动,这样可提升整个施工作业班组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效率,同时可提升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对每个项目在执行之前,需要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放线并进行施工组织管理,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满足事前控制的管控要求。

4.2清单式质量控制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由设计要求、企业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等组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所包含的流程很多,这就需要搜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施工工程进度、分包项目等。通过BIM技术的利用,能够对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各种构建进行编号,有利于在施工中随时能够查找到相关的信息,并有效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BIM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建筑工程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化发展,能够将每个构件的质量要求进行分解,可以实现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提高。

4.3施工中间的质量管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所包含的范围较广,除了施工前场景问题的解决及施工后的维护,在施工中间所发生的问题也需要重点关注。针对在建筑工程中面对发生的问题,需要及时地给予解决,但是在整个质量管理过程中,只是单一进行当下问题的解决,却忽视了该类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式的整体分析。通过BIM技术与建筑质量管理的结合,能够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快速、有效的解决,利用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4.4装配式建筑装配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构件从设计到工厂生产再到现场装配这一过程周期较长,现场装配是将三维模型转变成实体建筑,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利用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全过程,确定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根据设计方案制定吊装施工方案、从而确定构件吊装顺序,进而决定预制构件在工厂的生产顺序和构件的运输顺序以及构件到达施工现场的堆放场地等,从而实现施工的可视化模拟和可视化管理,为施工各参与方提供一个直观的协同工作平台。在信息共享和集成下将现场装配和虚拟装配进行有效结合,促进这一过程的全方位实施,保证该过程的精确、进度等,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构件这一过程的装配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装配式建筑构件管理水平。

4.5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可以对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施工方案的细节问题,充分发挥施工方案的作用;(2)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可以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从而合理分配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缩短工程周期;(3)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可以完善施工工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结论

将BIM技术应用于新兴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BIM的信息集成化模型保证了构配件生产和装配质量,也为项目各个参与方提供共享平台。通过开展将BIM技术应用于实际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研究,以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明辉,周志颖,王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6):107-108,114.

[2]李贝,袁齐,杨嘉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8,25(8):40-43.

[3]郭蓓,钱坤,相阳,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质量风险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J].城市住宅,2018,25(12):73-75.

论文作者:韩子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韩子阳论文_韩子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