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_共产党员论文

共产党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_共产党员论文

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员论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并通过了相应决议。

在迎接21世纪到来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一重大举措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坚定意志,反映了党心民心。这个决议,对全党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打开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必将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首先要带头贯彻落实决议的精神。共产党员要在全社会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要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要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考核、评价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要看领导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而且要看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和本领,这要作为对干部使用和奖惩的基本依据。越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越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要坚决遏制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进一步树立密切联系群众、勤政务实、廉洁奉献的党风政风。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在目前正在开展的学理论、学党章活动中,领导干部要围绕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认真学习和落实十四大以来党中央的一系列有关指示,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着重解决理想、宗旨和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

从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当前的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不仅对共产党员和群众提出不同的要求,强调共产党员必须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而且对全党同志、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体现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规律,也凝聚着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厚望。

恩格斯指出,经济发展具有最终的支配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在旧中国,我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经济上是落后的,但是曾经在哲学上以至精神文明的总体上演奏第一提琴,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从旧制度和战争废墟上崛起的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推行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各级党组织创造性工作,一代一代共产党员成长于人民之中,英勇奋斗,牺牲奉献——所有这些,不仅使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强大的、走向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中国,而且使它的曾被称为“东亚病夫”、“一盘散沙”的人民成为扬眉吐气、组织起来、以主人翁姿态创造自己的新生活的人民。正是我们伟大的党、广大共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把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崭新高度。共产党员在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中,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进行新的创造,为当代中国物质文明同时也为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共产党员生活和工作于群众之中,又以自己的先进性带领群众共同奋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现实。这种先进性,来自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主义信念。这些根本原则,从不同方面决定着党的政治性质。邓小平同志说,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党从诞生到消亡,始终是一个政治组织。党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面临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其变化确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但是党不会因为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而成为军事组织,不会因为主要任务是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而成为经济组织。同样,比如工业部门的党组织不应该成为工业组织,农业部门的党组织不应该成为农业组织。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通过政治把全体人民的根本的、整体的利益集中起来,是党领导的事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保持共产党员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先进性,是共产党员能够在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条件。

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作为奋斗的最终目标,必然要求以共产主义道德对待党的事业、对待自己和别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包括共产主义道德丰富内容而又显示出民族风格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独具特色的创造。这种共产主义道德,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集中体现为正确政治方向指导下的五种精神: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邓小平同志恰恰是在论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时候,提出这五种精神的。他说:“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今天,“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由这些精神构成的共产主义道德,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高风范。

在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党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奋斗,正在进一步解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努力做到“两手都要硬”,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这些蕴含着深刻历史真理和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论断,对于全体共产党员振奋精神、统一认识,全面贯彻六中全会决议,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负人民的厚望,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直接的、紧迫的重大意义。

坚持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同贯彻当前阶段党的社会经济政策相统一,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回答的课题和经常面临的考验。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而不顾那些共产主义敌人的无知的和卑劣的敌视、污蔑、谩骂和讥笑并坚决地给以排击。同时,任何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为党的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在写于1941年的《〈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他又分析当时抗日根据地实行的适当改善工人生活和不妨碍资本主义经济正当发展的两重性政策,明确指出:“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和保护社会经济中的有益的资本主义成分,并使其有一个适当的发展,是我们在抗日和建设民主共和国时期不可缺一的任务。”他说:“在这个时期内一部分共产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化,在党员中发生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可能的,我们必须和这种党内的腐化思想作斗争;但是不要把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错误地移到社会经济方面,去反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我们必须明确地分清这种界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心目中仍然悬着为现在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和为将来的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共产党员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坚决执行党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政策,坚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我们正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制。同样,它必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经济体制,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体制,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经济体制。它当然要求着共产党的领导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是我们过去未曾遇到过的全新课题。唯其全新,才加重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才提供了共产党员在群众实践中进行开拓创造的广阔天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决不应该也不允许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共产主义。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我们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直达到我们的最后目的,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共产主义信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共产党员的灵魂、政治生命和精神支柱。我们仍然要同共产党内的腐化现象和党员中发生的资本主义思想进行斗争,把实行正确的社会经济政策同反对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区分开来,严肃地坚决地保持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纯洁性。

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必然地要求胸怀远大理想而又脚踏实地地工作,必然地要求发扬革命英雄主义而又具有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党在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要防止和纠正错误倾向。无论哪种错误倾向,都是对于共产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是避免和纠正错误倾向的唯一正确途径。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易帜、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提供了活生生的教训。悲剧的基本原因在于共产党自身。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写道,他于80年代初漫游几个东欧国家,看出“东欧共产党人已完全丧失了信仰”,“共产党的意志和信心已经破灭”,因此断言“进行和平演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日本一家杂志1992年3月刊出《苏联解体之谜》, 把这种“谜”解释为:共产党员不是根据思想、信念而是为了取得在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谋取优惠待遇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入党,“党员的心理已经近似日本公务员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完全取消反对共产党员被资产阶级腐化和党内资本主义思想的斗争,而且实行社会经济政策也已经变成以权力谋取个人私利,以至发生戈尔巴乔夫宣布取消党而竟没有受到应有抵制的怪事,就可以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了。这个教训,对于世界各国共产党人来说,是异常痛切深刻的。

共产主义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私人的感情,也不是专靠闭门修炼可以确立起来的。它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来自革命的实践。要真正从思想上入党,成为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共产党员,就必须在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刻苦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只有这样牢固树立起来的信念,才能保证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们党的队伍不断扩大,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地方、各部门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履行共产主义道德、做出优异成绩,受到群众称赞的优秀人物。这是我们党的骄傲、我们民族的骄傲。中国共产党不仅以自己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仅以自己领导人民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以几千万共产党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不倦奋斗的表率行为,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

但是我们的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中,也的确存在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5周年座谈会讲话时指出的那种“思想政治素质不适应党的事业的要求”的情形。这种不适应有着各方面的表现,从根本上说,集中表现为共产主义信念的淡薄乃至动摇,表现为忽略乃至忘记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先进性。正如我们党的正确和坚定是实现领导、团结同盟者的前提一样,共产党员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才能够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取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就取消了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因此,正如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的,“要保证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深信,随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和全会决议的落实,到处有共产党员生龙活虎姿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由于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加协调和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到来。

标签:;  ;  ;  ;  ;  ;  ;  ;  ;  

共产党员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_共产党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