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罗桂进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罗桂进

身份证号码:45040419690905XXXX

摘要:在当下市政工程中,市政道路工程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上班、购物、外出旅游都会选择驾车出行,人们对道路交通的安全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多年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在本文将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为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面积的扩大,各地都大量配套建设新的市政道路或者改建旧的道路。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展示城市面貌、树立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市政道路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施工干扰大等多种因素,使工程在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因此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防治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势在必行。解决道路问题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满足人们出行需求,促进城市发展。

1.存在的问题

1.1路基与路面塌陷

路基即道路的基础,路基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市政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路基施工是市政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路基施工必须要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市政道路结构比普通的道路复杂,路基下面需要埋设各种给排水管道、燃气、供暖、强弱电管线等等。实际施工中,管道、线路的沟槽回填容易出现超厚回填、回填土含水量过高、质量不符合回填标准、回填方式不科学、碾压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问题,种种因素影响了路基的施工质量,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下沉、塌陷,为道路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各种管井一般都设置在行车道上,管井外围与路面的连接处因沉降不一致也会出现塌陷现象,导致井框与路面出现错台,车辆经过时容易发生跳车现象,影响驾驶安全和行车舒适性,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交通事故。因井身结构与路基不同,往往压路机无法碾压井边的回填土,而施工人员又不对这些回填土进行人工夯实,导致围绕井边一圈的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路基填土密实度的要求。施工管理方面,施工完成后检测人员进行质量检测时因为排水井宽度太小,一般都会敷衍了事,甚至不去检测,这样就容易造成井边回填的质量问题,从而影响路面的质量。

1.2路面开裂

在城市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新建成的市政道路,在使用不久后就会出现明显的路面开裂、损坏现象。特别是管井、管沟处,路面更容易出现裂缝。车辆流通数量的增加是造成路面开裂的一个原因,但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经车辆长期碾压就会在管沟处的路面出现下沉和裂缝。沥青道路施工时,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层强度不足、弯沉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将会导致沥青路面在使用后下沉、开裂。混凝土路面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例不合理,砂石、水泥搅拌不均匀,将会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路面压光不及时,也会导致路面容易磨损、起砂、表皮开裂。众所周知,混凝土道路施工完成必须时行一段时间的养护,如道路未经养护或养护时间不足就开放交通,将会导致道路没在使用寿命期内就提前开裂了、损坏。混凝土施工缝位置设置不合理、缩缝切割不及时,也会导致路面因热胀冷缩不均匀而出现开裂现象。

1.3道路公共设施问题

市政道路除了正常供人车通行的通道外,还包括无障碍通道、公交车专用通道、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牌、交通岗等附属公共设施。特别是无障碍通道,关系到残障人士的出行安全,我们更应该注重工程施工质量。无障碍通道口与人行横道的连接是通过坡道连接,施工时往往会出现坡道的坡度超出规范,坡道与人行横道存在较大级差,影响残障人士的或者器械的安全通过。另一方面,人行道上的盲道板安装不牢固,使用时间长后道板脱落,也会影响盲人的安全通行。在人行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牌的安装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设置高度,导致标志牌与地面的净高不足,使行人出现磕碰现象,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防治的措施

2.1防治路面塌陷

对于路基、路面塌陷这类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首先要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技术交底,明确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将路基填土厚度、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都落实为数据,以便施工人员更好的理解工程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为了更好地确保路基、沟槽回填质量,施工单位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强化施工质量意识。施工单位还应该考虑到特殊地形如坡道、环岛的工程建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差异解决,不能不管什么道路,都运用一样的施工方法一样的施工机械。施工人员还应注意回填土的质量,发现较大、坚硬的石块就要及时捡出,以免影响回填质量,造成路面开裂。对于管井周围路面的塌陷问题,应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根据井背宽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加强井边路基回填夯实工作。工程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对路基回填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考虑在新建道路或者原有道路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将所有地下埋设的管线安装到地下综合管廊里面,减少道路埋设管线以及道路建成后对道路的开挖,从而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等级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2防治路面开裂

对于路面开裂、起砂造成的路面损坏这类质量问题,要做好路基特别是管沟处的回填施工质量;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防止混凝土中砂石量过大,在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振实密度;施工人员也要科学选择浇筑时间,确保炎热天气不进行浇筑工作;在浇筑完成后要确保道路的保养期,不得提前开放交通;刚铺设好的路面严禁进行直接洒水操作,要在道路上覆盖草帘或者塑料布,及时洒水,加强养护,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对于经常出现连续降雨、降水量大的南方地区,施工人员还应该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排水问题,防止出现因排水不畅积水对路基长期浸泡造成路面质量隐患。

2.3防治道路公共设施问题

对于无障碍坡道路的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及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一下道工序施工。对于盲道板易脱落的问题,要在市政道路设计时就要求设计人员进行全面考虑,保证盲道道板的质量,施工严格控制安装程序,必要时将所用材料全都提高一个质量等级,使盲道真正能为盲人提供便利,确保盲人安全出行。交通标志牌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对设施进行加工制作,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加强检验验收工作,对于不合格的设施一律要求拆去重建,对于注重施工细节,不放过可能影响道路施工质量的任何可能因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注重对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和防治,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工作。在其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使市政道路发挥出真正的效用,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检验。施工人员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要按照标准要求规范施工,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道路施工目的,提升城市形象,满足城市的长期发展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文献:

[1]马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8,06:147

[2]刘秀丽,李江红,李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科技与企业,2018,05:44

[3]关 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2:269

[4]陈苏莲.分析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学之友,2018,21

论文作者:罗桂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罗桂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