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设计的节能环保理念论文_何金龙

公路勘测设计的节能环保理念论文_何金龙

青海嘉业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 810000

摘要:公路设计过程中贯彻执行勘察设计新理念,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工程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比选,科学确定技术指标,合理运用技术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新理念,贯彻“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在公路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把环保理念融入到设计当中去,既要保证工程能够按时完成,又要对施工管理有所约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节能环保;改善思路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公路建设的进程。节能环保理念于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本文从节能环保理念应用于公路勘测设计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公路勘测设计应用节能环保理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加强相关设计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完善公路工程防护措施以及提高勘测设计的合理性,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勘测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节能性、环保性,进而促进公路勘测设计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1生态公路设计概述

生态公路设计概念被提出之后,受到了社会相关领域的密切关注,尤其在现代人群对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的背景下,促使生态公路设计的受重视程度提高。目前,基于对生态公路设计概念的研究上,将生态公路设计概念分为了生态设计原理、再生设计原理、视觉生态原理等,而这些原理虽然研究方向不同,但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如何尽可能的避免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公路设计概念的核心就在于此。

2生态公路的特性

(1)生态公路的生态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条公路的生态性主要体现在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位置,其周边环境质量能否达标,且其是否具有景观功能等。首先,生态位置的确定可追溯至公路设计之前,如何判断地质条件、如何占用土地、如何保证自然环境不被破坏这些都是确定生态位置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分析,便可宏观的把控公路布置的最优位置;其次,公路的建设会不可避免的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例如破坏植被、水源截流、耕地占用等。而生态公路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措施将建设过程中的损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损坏也会最大限度的加以恢复并对其进行环境补偿;再次,生态公路不但要实现其实用价值更要上升至景观层面,例如美国的 1 号公路。作为景观其生态性是最易被感知的,它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混合体,而是蕴藏着人文关怀的美好体验;最后,生态公路的建设结构应该把绿化作为核心,一直以来绿色便是生命的象征,绿色植物对生态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动态的维持生态的平衡,更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2)生态公路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人类人工创造的一个新型生态系统,也被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地质形态等所制约,生态公路不仅体现了人工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结合,更从宏观的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如何达到平衡。

3以环保理念为基准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3.1 公路工程的路线设计

在公路工程实际设计阶段,涵盖着不同层面的细化要素,推动设计指标的不断优化,就需要以环境保护为核心,开展有规划性的路线设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预防是首要条件、预防与治理结合是必要手段、综合治理是优化策略,将以上三个要素统一在路线设计框架中,并选择与环境保护更加协调的路线线位,促使线形设计与周边环境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能促使环境保护能效贯穿于后续公路运营中,这同时也能优化公路布局,从根本上避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针对路线设计融入环保理念,能够促使其整体能效优于既定目标。实际上公路工程设计中应当考量的重点因素普遍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行车安全及节约资源等,坚持以细化要素为设计目标,也能有效提高设计实效性。

在实际布置路线的过程中,在原路线基础上应当尽可能的保持顺畅,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拓宽路面范围,在此种背景下就应当对原有的路基及构造物进行考察及研究,确定更加合理的公路线形标准。为了合理缩减施工成本,就需要对路基加宽方案进行综合对比,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针对平面及横断面设计等,应当以地形为基准,促使设计内容与地形更加符合,从而尽可能的避免深挖、高填等施工项目,促使土石方填挖更加均衡。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重点考量。

3.2 加大绿化设计力度

为了将环保理念充分融入到公路工程设计中,就需要在工程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大力开展绿化设计工作,促使公路路线与周边的自然环境更加协调,从而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开展设计工作的前期,应当对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而后以公路路线为基准,将当期气候及地貌特点与周边景观有机结合。在树种选择时,应当以当地气候及土壤特征等为切入点,不能过于盲目,或者一味追求美观,而应当坚持适宜原则,选择最为适合的树种,促使景观与环境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上公路绿化的益处较多,一方面能够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使得生态环境指标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优化设计线路,促使植物组成与整体布局更加契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而驾驶员处于这一环境下,身心压力能够得到纾解,视觉质量也能有所提高,这对于提高行车的安全指数来说意义重大。

3.3对表土进行保护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施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促使其稳定性指标不断提升,就需要对清除的表土进行保护,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优化。种植土本身就是较为珍贵的土壤资源,其用途也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复耕及绿化栽植环境下,应当以表土量为基准,设置与之对应的弃土场对其进行存放。由于公路工程规模大、施工阶段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为了保持种植土的质量,在施工阶段就需要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等对其进行保护,而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跟踪标记,并在入场时进行记录,为后续使用奠定基础。

3.4水环境保护

一般情况下,导致路面径流污染的因素普遍呈现多样化特点,无论是降雨量还是车流量等,都会带来相应污染。因此,为了实现对污染的控制,首先要注意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污染源的放置,不能堆放在民用水井和河流湖泊附近,同时要避免下雨时冲入水体。其次,施工驻地用水、生活垃圾等不得随意乱扔,要集中处理,且要经常开展路面的检查工作,促使其排水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从而防止水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将淤堵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5土地利用影响的减缓措施

路线纵断面设计时,在满足水文、地质的前提下,尽量合理填挖,少占耕地。在耕地路基段尽量减少路基占地。临时用地尽量少占耕地。与此同时,选择贫瘠土段集中取土,注意保护地表的植被和水资源,以及周边植物的生存环境,考虑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污染等,并提前规划设计补救措施,取土场能复耕的尽量采取相应的措施复耕还田、还林。

3.6大气环境保护

施工期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扬尘污染和沥青烟雾污染。扬尘污染主要是在运输建筑材料时产生的,因而各种临时设施和场地,如堆料场、材料加工厂等,均宜远离居民区,同时通过对运输砂土、石料的车辆加盖篷布以及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便道洒水便可大大降低扬尘污染。沥青烟雾污染主要是拌和场,可将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设在距离居民区300m以外的下风向处,沥青拌和设备应采用蒸汽加热,装有除尘设施全密闭的机型,严禁采用开敞式或半封闭式沥青熬化作业工艺。

4生态公路设计改善思路

4.1综合性专业人员不足改善思路

基于现代生态公路设计综合性专业人员不足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发展时间相关,基于现状层面,要尽可能的降低人员不足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组建综合性专业小组的方式来进行改善。综合性专业小组,即将工程专业人员、生态专业人员等进行组合,以小组的形式来商讨具体的生态公路设计方案。

4.2施工技术传统化改善思路

如果在生态公路设计当中依旧大面积采用传统技术,那么最终出来的结果与传统工程基本没有差别,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生态公路设计,首先需要对传统技术进行筛选,以此排出部分会对生态环境的造成巨大影响,且能够通过其他影响更小的先进技术代替的传统技术,从而可增强生态公路设计的先进程度,降低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3施工制度存在局限性的改善思路

目前许多工程为了实现生态公路设计,会对自身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此项工作往往会因为自身传统观念以及政府规程的因素而受到限制,所以需要加深对生态公路设计概念的了解,促进政府对生态公路设计概念的认知,从政策上支撑生态公路设计的落实。

结束语

本文以公路设计为出发点,从生态公路的环境问题着手,对生态公路从设计阶段至设计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补偿设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从而构架了生态公路设计体系的基本框架,生态公路设计是生态设计在公路设计领域的拓展,是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通过选取最科学、最合理的基于环境保护的优选方案,不仅可以实现对环境影响的减缓,而且对公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也能够对今后的公路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博强,李晨.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2016(11):00134- 00134.

[2]罗铮.基于环保理念的生态公路设计研究[J].低碳世界,2015(4):276- 277.

[3]陆吉平.生态公路基于环保理念的设计[J].工程技术,2017(2):161- 161.

论文作者:何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公路勘测设计的节能环保理念论文_何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